医用可控式降温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57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可控式降温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
目前对患者头部降温都是采用冰袋敷于头部,这样降温不易均匀,温差变化大,又不能控制降温的温度,还需不断的更换冰袋,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不适于野战及抢救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均匀,温差变化平缓,又能控制降温的温度,适于野战及抢救的医用可控式降温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医用可控式降温帽的中、上部是仿头颅形,下部是半圆形,并分三层,内层是蒸发器,外层是外壳,在蒸发器与外壳之间是夹一层绝热层,在降温帽的顶处或其它处,装有制冷器。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与外壳是良导热材料制成的,制冷器的制冷面与蒸发器紧固在一起,制冷器的另一面上装有散热器,散热器与外壳连接在一起,制冷器的正负端与直流控流器的正负端相接;在蒸发器形成的制冷腔内,装有可调衬垫。在降温帽的边缘镶嵌一层厚软而绝热材料制成的边,降温帽的一侧或其它部位开有从外壳通向制冷腔内的小孔。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控流器示意图。

图1所示的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它的中、上部是仿头颅形,下部是呈半圆形,与人的后颈相配合,降温帽分三层,内层是蒸发器(1),外层是外壳(2),蒸发器(1)与外壳(2)是由导热导冷材料制成的,如铜、铅,或其它合金材料等。在蒸发器(1)和外壳(2)之间夹有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层(3),并将三层粘合在一起。在蒸发器(1)形成的制冷腔(6)内,装有可调衬垫(7),松紧衬垫(7)中间圆穿带,可使衬垫(7)升高或降低,使降温帽戴到头上舒服合适。衬垫(7)用不导热螺栓穿过蒸发器(1)、绝热层(3)、外壳(2)固定在蒸发器(1)的壁上,同时螺栓也将降温帽的三层进一步的牢固在一起。在帽的边缘镶嵌一层厚软而绝热材料制成的边(8),可起密封保冷、保暖的作用。
如图2所示外壳(2)和绝热层(3)的帽顶上开有一孔,使制冷器(4)恰能装入,制冷器(4)的制冷面用导冷胶或其它方法固定在蒸发器(1)的上面,在制冷器(4)的另一面上装有散热器(5),散热器(5)与外壳(2)连接在一起,更能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制冷器(4)的正负端与直流控流器的正负端相接,随直流控流器的电流大小变化,制冷器(6)的温度而变化;如果将制冷器(4)的正负端反接,制冷腔(6)就会慢慢升温,并可以调整电流的大小控制升温的温度。在降帽温的一侧或其它部位开有一从外壳(2)通向制冷腔(6)的小孔(9),可插入温度计观察制冷腔(6)内的温度;不测量温度时,用塞盖插入,防止冷热对流。
图3是直流控流器结构示意图,该控流器的电源是交直流两用,(10)是交流电压调整装置,(11)是变压整流装置,(12)是电流指示,(13)是直流调整装置,其正负端接制冷器(4)的正负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降温均匀,温差变化平缓,又能控制降温的温度,适于野战及抢救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其特征在于内层是蒸发器(1),外层是外壳(2),在蒸发器(1)与外壳(2)之间是一层绝热层(3),制冷器(4)安装在降温帽的外壳(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其特征在于蒸发器(1)与外壳(2)是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其特征在于制冷器(4)的制冷面与蒸发器(1)紧固在一起,制冷器(4)的另一面上装有散热器(5),散热器(5)与外壳(2)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其特征在于制冷器(4)的正负端与直流控流器的正负端相接;在蒸发器(1)形成的制冷腔(6)内,装有可调衬垫(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其特征在于在降温帽的边缘,镶嵌有一层厚软而绝缘材料制成的边(8);降温帽上还设置有一从外壳(2)通向制冷腔(6)的小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医用可控式降温帽,它的中、上部是仿头颅形,下部是呈半圆形,并分三层,内层是蒸发器,外层是外壳,外壳与蒸发器之间是绝热层,在帽的顶处装有制冷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均匀,温差变化平缓,又能控制降温的温度,适用于野战及抢救等。
文档编号A61F7/00GK2067142SQ90203520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4日
发明者赵腾德, 李文彬, 李予, 卢民, 康福贵, 刘永昌, 母干卿, 贾相军, 叶民 申请人:赵腾德, 李文彬, 李予, 卢民, 康福贵, 刘永昌, 母干卿, 贾相军, 叶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