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催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915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催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催眠仪器。
临床上经常遇到神经蓑弱,失眠等患者面极广的病症,历时长且治疗繁杂,患者长期靠安眠药入睡,治愈率低。同时,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促使人们寻求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的手段,以加快工作效率。保证充足睡眠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手段之一。
共所周知,人的睡眠经历由浅入深再到浅程度的三个阶段,深程度的睡眠中人的精力恢复最为明显。因此,利用一种仪器加快深程度睡眠的到来,并将其延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上述意向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光,电信号的适度刺激诱导使人体对大脑波层的活动自发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加快进入深层次的睡眠状态。
1.该机具有信号发生功能,定时功能,频率,强度适用调节功能。
2.具有频率调节装置,脉中频率在4HZ-100HZ范围内连续可调。输出电流调节范围在0-4MA。
3.定时控制部分,连续可调范围15-35分钟。
目前尚未发现有上述功能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机壳、机内、电源、开关,定时控制器和信号振荡发生器(含频率和强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有连续可调定时控制器,振荡信号发生器,(中含有频率及强度调节器)。
本仪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使用。为满足失眠者及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的要求提供了有效方便和手段。


图1 是装置整体方框图。
图2 是开关及定时可调控制器原理电路图。
图3 是频率、强度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原理电路图。
图1中1是开关2定时可调控制器3是频率、强度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原理电路图。
4是开关K的输出部。
5是定时可调控制器的输出端。
6、7是外接电极输出端。
图2中5与图3中的与相接是输出端门电路F1、F2、F3是CMOS集成电路中的反相器,用CD4069是380KΩ电阻。
R2是2KΩ的电阻。
W1是470KΩ电位器。
C1是2200μF1电解电容器。
D1是输出部二极管接图3中的5LED1是定时显示灯,用红色发光二极管。
I为双联开关(虚线框内)其中触点A接集成块CD4069的EC端,触点B接电源+6V、触点C接4,D为接地端。
本电路为R1、W1、C1组成的公知的RC延时电路,其延迟时间由W1、R1、C1值确定调节W1可使本电路延时间在15-35分钟内连续可调。
图3中与5接图2中的5是输入端。
R3是2KΩ电阻。
R4、R5是6.8KΩ电阻。
C2是4.7μF电容。
W2是47KΩ电位器。
W3是470KΩ电位器。
LED2、LED3为绿色发光二极管。
F4、F5、F6为CMOS集成电路反相管。用CD4069。
图4是方波振荡发生器,其振荡频率由C2、R2和W2值决定,工作截止与否由图3中D1的输出控制,当D1输出高电平,则F4、F5、F6的电平固定振荡器停止振荡,无信号输出。LED2、LED3的闪烁,频率与方波振荡率一致,W3控制输出电流强度。
外接电极由6、7两点引出,电极为二金属片其外应包有海绵、布等织物。
仪器使用方法在本装置所带2个电极上沾盐水后,固定于太阳穴上或印堂部位的天目穴上,打开开关,调节适合的输频率和电流强度,本仪器即可对使用者产生催眠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专用电子催眠仪器,它由机壳、开关,定时调节控制器、频率、强度可调方波发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连续可调定时控制器和频率,强度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催眠仪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定时控制器由RC调节延时电路构成,电阻上串有一电位器W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催眠仪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方法发生器是由集成反相器F4、F5和电容C2,电阻R3、W2组成1W2是电位器。
专利摘要一种专用电子催眠仪器,由机壳、开关,定时调节器和频率,强度可调方波发生器,外接电极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有连续调节的定时控制器和频率强度连续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它通过光电诱导使人大脑波层产生自我抑制,从而实现催眠并加深睡眠程度。本仪器可为失眠者解除痛苦。
文档编号A61N1/32GK2077308SQ9022599
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0日
发明者王东, 刘运昌 申请人:王东, 刘运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