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摆式自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61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摆式自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牙刷。
刷牙是人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最佳的刷牙方式是顺牙缝上下竖刷,但上下竖刷在习惯上,用力上很难掌握,不如平行推拉方便省力。现有的电动牙刷多为旋转式如(CN88210165)及曲轴式(CN86201907),虽然它们能够完成上下竖刷的功能,但存在着牙刷受口腔、牙齿的阻力而闷车现象,且在机械曲轴传动过程中,有用功损失过大,废电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振摆式自动牙刷,破除了常规复杂的齿轮、曲轴、槓杆等传动结构,从而减少了机械传动阻力,避免了牙刷受口腔、牙齿的阻力而闷车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为用微型电机带动偏心重块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机体连同牙刷产生共振,由于刷面接触牙面,刷面刷背两方面的振动,在刷柄的弹性作用中消失转移成两侧振摆,使两侧振摆更为强烈,其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寿命长。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实用新型A面剖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牙刷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由牙刷(1)、机壳前端盖(2)、机壳(5)、电动机(10)、电池(12)、按钮开关(7)、后盖(15)、偏心重块(3)、橡胶防水罩(6)等组成,其中牙刷(1)为长方楔形,插装在机壳前盖(2)的长方孔内,靠两侧斜面配合插紧,其斜度为120,机壳前盖(2)内侧为细牙螺纹与机壳(5)拧紧以两端面靠牢而密封。按钮开关(7)是在机壳(5)的注塑时由模具完成凸出部分的,天然橡胶防水罩(6)严密的包住按钮开关(7)。按下橡胶防水罩(6),按钮(7)克服弹簧(8)的弹力,使触片(9)与电机(10)接触,构通电源回路。触片(9)延伸至机壳(5)的尾部,靠弹性与后盖(15)的内环(14)接触,弹簧(13)固定在内环(14)的内端面上,当后盖(15)以细牙螺纹与机壳(5)的尾部旋靠密封后,弹簧(1)压缩在电池(12)的负极上,形成电导通回路,电池(12)通过后盖更换。电机(10)由机壳前端盖(2)装入,靠橡胶衬套(11)衬垫在机壳(5)内,靠机壳(5)内的凸点与橡胶衬套(11)的扁定位使电机无转动。电机(10)的轴向定位是以止动环(4)受前端盖(2)拧紧后压住电机壳前端面,使电机(10)轴向无串动。电机(10)的轴上装铅锌合金制成的偏心重块(3)。使用时手握机尾按下按钮,电机带动偏心重块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机壳和牙刷随之产生共振,在共振中刷面和刷背两个方向也有同样的振动,由于刷面接触牙面和手握机柄的少许握力下,通过刷柄的弹性作用消失转移到牙刷的两侧,进而使两侧的振摆更为强烈。
本实用新型彻底地改变了手动平行推拉的错误刷牙方式和手动上下竖刷的不习惯性,破除了常规复杂的齿轮、曲轴、槓杆等传动方式,从而减少了因机械传动而造成的有用功损失,避免了牙刷受口腔、牙齿的阻力而发生闷车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由牙刷(1)、机壳前端盖(2)、机壳(5)、电机(10)、电池(12)、按钮开关(7)、后盖(15)等组成的振摆式自动牙刷,其特征在于电机(10)的轴上装有金属偏心重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摆式自动牙刷,其特征在于牙刷(1)为长形楔形插装在机壳前端盖(2)的长方孔内斜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摆式自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机壳前端盖(2)内侧为细螺纹与机壳(5)拧紧以两端面靠牢而密封,橡胶防水罩(6)严密的包住按钮开关(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牙刷、破除了常规复杂的齿轮、曲轴、杠杆等传动结构,从而减少了机械传动阻力,避免了牙刷受口腔、牙齿的阻力而闷车,仅用微型电机带动偏心重块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机体连同牙刷产生共振,由于刷面接触牙面,刷面刷背两方向的振动,在刷柄的弹性作用下消失转移成两侧振摆,使两侧振摆更为强烈,其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寿命长。
文档编号A61C17/34GK2087500SQ9120214
公开日1991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5日
发明者毕日恒 申请人:毕日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