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工手法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965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人工手法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人工按摩理论而设计的按摩器,属于日常保健用品的改进。
现有的手持滚轮式按摩器一般由按摩轮、支承架、手把组成,按摩轮大致有二种结构形式,其中一种是按摩轮表面布满突触,通过突触按压刺激身体的穴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这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而设计的,主要起“按”的作用,而“摩”的作用不大。另外一种结构形式是按摩轮表面光滑而轮的宽度较窄,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大单位面积压力,加大对经络穴位的刺激力;它也起一定的按摩作用,但存在挤压时间过长、复原放松次数过少的现象,因此不能象人工按摩那样在按摩疏通经络的同时达到加强微血管循环的效果。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仿人工按摩手法的、在按摩疏通经络的同时也能加强微血管循环,使二者结合以发挥较好的理疗效果的按摩器。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近似地模拟人工按摩手法,具有柔合、深透、有力等优点的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如


图1所示,包括有按摩轮(1)、支承轴(2)、手把(3),其中按摩轮(1)轮面较宽,其外表面做出有一条条保持有间距的凸条(103)。当按摩轮在人体上反复滚动按摩时,间隔的凸条对人体产生有节律的挤压、放松作用,就象人的手按压、放松动作一样,这使人体表层的经络系统受到按压作用的同时,微血管系统也受到一从外部施加的、正负交替的压力作用,从而在疏通经络的同时,促进了微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
人的手为肉里含骨的构造,故人工按摩手法具有柔中带刚的特点既有一定力度,有深透感,又不失柔和,有舒适感。本实用新型为模拟这一特点,按摩轮(1)可做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其由外筒(101)和轮芯(102)组成,外筒(101)采用较柔软材料而轮芯(102)用较硬质材料做成,外筒(101)套在轮芯(102)上,其外表面做出有一条条的凸条,按摩轮的这种结构很近似于人手,由于有较柔软的外筒做缓冲层,当用较大的按摩力时,按摩有力度,有深透感而又不失柔和,从而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的要求。为了加强按摩轮(1)的柔和性,外筒(101)与轮芯(102)之间可留有一定空间的空隙,这样更适合较瘦人士或需深度按摩等场合的使用,上述的间隙一般取值为0~5mm。
人体的经络系统和微血管系统在人体表层呈网状分布,众多的经络和微血管大多与人体躯干有一定角度,为此,按摩轮(1)上的凸条(103)一般做成与滚轮轴向保持一适当的角度,以使按摩轮沿着人体躯干方向滚动时,凸条(103)的作用力方向与较多的经络和微血管走向吻合,起到较好的按摩效果。凸条(103)与滚轮轴向之间角度一般取0°~45°,以15°~45°为较佳。另外,凸条(103)除做成横直纹、斜纹形状外,还可做成带折点的“∧”形等各种形状。
按摩轮(1)的轮芯(102)中间位置还可嵌置磁性环(104),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磁性环(104)产生的径向磁场以磁力线作用经络穴位,刺激穴位以达到通调气血的作用。此外磁场对微血管循环也起作用,它可使微细血管扩张,从而加快微血管系统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做成单轮、两轮、四轮等各种形式,其中两轮、四轮式的按摩器其前后轮可取不同的设计参数(如轮宽、凸条数、外筒与轮芯的间隙等参数不同),以便前后轮配合起较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经试用效果证明,它能较好地模拟人工按摩手法,具有柔合、深透、有节律、有力度等优点;它在疏通经络的同时,还具有加强人体微血管循环的效果,以上二者结合所产生的作用,对中、老年人健身抗病及年老体衰者恢复体力、精力,延缓衰老,有显著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轮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轮式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轮式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轮式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四轮式结构底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四轮式结构侧视图;实施例1本例如图2所示,为单轮式结构,其组成包括一个由外筒(101)、轮芯(102)组成的按摩轮(1)、支承轴(2)、手把(3),支承轴(2)穿过轮芯(102)的中心孔,顶端由挡圈(4)定位,下端以紧配合、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手把(3)的连接座(301)中心孔内,连接座(301)与轮芯(102)之间有一压缩弹簧(6),它使按摩轮(1)向上压紧,不会产生串动现象。挡圈(4)、弹簧(6)与压紧面之间都设有垫圈(5)。本例中的按摩轮(1)宽度可取25mm~50mm,其外筒(101)用橡胶材料做成,轮芯用硬质塑料制成,外筒与轮芯之间有空隙,空隙为2mm。外筒(101)外表面有两种不同宽度的凸条(103),其中9个宽凸条,10个窄凸条,宽、窄凸条相间排列,所有凸条(103)与滚轮轴向呈45°角。本例滚轮每转动一周起19次挤压、放松作用,挤压、放松时间比适中,节律也较为适中。本例单轮式按摩器适合用于按摩手、腿、头部、颈部等较窄的部位。
实施例2本例如图3、4所示,其为双轮式结构,组成包括前、后二个由外筒(101)、轮芯(102)组成的按摩轮(1)、二个支承轴(2)、手把(3),其中手把(3)为“
”形结构,两头下端各固定连接有一支承座(302),二支承轴(2)各支承一按摩轮(1)分别安装在手把(3)的支承座(302)上,支承轴(2)两端由挡圈(4)和垫圈(5)固定。本例中的按摩轮(1)前、后轮相同,其参数与实施例1的按摩轮相同。本例按摩作用比实施例1较强,适合手、腿、身体等稍宽部位的按摩。
实施例3本例如图5、6所示,其为四轮式结构,组成包括四个由外筒(101)、轮芯(102)组成的按摩轮(1)、二个支承轴(2)、手把(3),其中手把(3)为“
”形结构,其下端连接有一支承板(303),支承轴(2)较长,其两端各安装一按摩轮(1),二支承轴(2)架置在支承板(303)的前后两头。为防止按摩轮(1)串动,按摩轮(1)与支承板(30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本例中的按摩轮(1)制作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前一对按摩轮参数与后一对的不同,前一对按摩轮宽度为35mm,外筒与轮芯之间间隙为4mm,外筒(101)表面上有凸条24个,凸条与滚轮轴向呈45°角;后一对按摩轮宽度为50mm,外筒与轮芯之间间隙为1mm,外筒表面有两种不同宽度的凸条,其中有9条宽凸条,10个窄凸条,凸条与滚轮轴向呈45°角。本例前轮每转一周形成24次挤压、放松作用,节奏较快,主要起初步的较柔和的轻按摩作用,而后轮每转一周形成19次挤压、放松作用,节奏较慢,按摩时间相对增加,放松时间减小,硬度增大。它是在前轮按摩的基础上,增强按摩效果,在保持一定柔合性的前提下,加强按摩力度,以加强按摩的深透性,使按摩效果达到人体肌肤的深处。本例中后轮轮芯(102)中间装置有磁性环(104),此时轮芯(102)由两块构件相嵌而成。本例适合用于按摩人体的背、胸、腿等面较宽的部位。
权利要求1.仿人工手法按摩器,包括有按摩轮(1)、支承轴(2)、把手(3),其特征在于按摩轮(1)宽度较宽,其外表面做出一条条保持有间距的凸条(10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轮(1)宽度为25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1)外表面凸条(103)与滚轮轴向有一角度,其范围从0°~45°角,以15°~45°角为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轮(1)由外筒(101)和轮芯(102)组成,外筒用较柔软材料而轮芯用较硬质材料做成,外筒套在轮芯(102)上,其外表面做出一条条的凸条(103)。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外筒(101)与轮芯(102)之间有间隙,其范围从1~5mm。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轮(1)的轮芯(102)中间位置有磁性环(104)。
7.根据权利要求4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为单轮式结构,组成包括一个由外筒(101)、轮芯(102)组成的按摩轮(1)、支承轴(2)、手把(3),支承轴(2)穿过轮芯(102)的中心孔,其顶端由挡圈(4)定位,下端以紧配合、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手把(3)的连接座(301)中心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4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为双轮式结构,组成包括前、后二个由外筒(101)、轮芯(102)组成的按摩轮(1)、二个支承轴(2)、手把(3),其中手把(3)为“
”形结构,其两头下端各固定连接有一支承座(302),二支承轴(2)各支承一按摩轮(1)分别安装在二支承座(302)上,支承轴(2)两端由挡圈(4)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4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为四轮式结构,组成包括四个由外筒(101)、轮芯(102)组成的按摩轮(1)、二个支承轴(2)、手把(3),其中手把(3)为“
”形结构,其下端连接有一支承板(303),支承轴(2)较长,其两端各安装一按摩轮(1),二支承轴(2)安装在支承板(303)的前后两头。
专利摘要仿人工手法按摩器。本实用新型由按摩轮、支承轴、把手组成,其按摩轮包括外筒和轮芯,外筒采用较柔软材料做成,其套在轮芯外,外表面做出有一条条斜凸条。本实用新型在疏通经络的同时,还具有加强人体微血管循环的作用,它具有人工按摩手法所特有的柔合、深透、有节律、有力度的优点,对中、老年人健身抗病、恢复体力、延缓衰老,有显著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90256SQ91206500
公开日1991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7日
发明者吕钟瑜 申请人:吕钟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