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44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肢体骨折的固定器械,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
治疗肢体骨折通常采用单纯石膏外固定,但石膏外固定只能治疗无移位的基底横断骨折。而且,石膏外固定病人要2~3个月不能运动,会造成患部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后遗症。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肢体骨折。这样,固然可改善骨折复位,但安置、取出固定器械需进行二次手术,给病人增添痛苦,而且,极易发生感染,造成骨折愈合后肢体发生功能障碍。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可靠固定,又可矫形复位且无后遗症的外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骨折肢体外部采用二对上下夹块,分别夹紧打入骨折两端的钢针螺钉,然后,通过固定杆两端的换向节进行复位对合、固定,并进行矫形。最后,通过调节杆进行调节,起到使骨质延长,加压,矫正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可靠,体积小,病人可带支架活动,肌肉活动和血供正常,有利于促进骨折提早愈合,避免后遗症。不用进行切开手术,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设置的换向节装置,既能矫正骨折侧方移位,又能矫正前后、左右成角畸形。而且,使用部位广泛;采用调节杆微调,能适应骨质延长,加压等多种要求。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骨质固定示意
图1-夹紧螺钉 2-夹块 3-内套管4-定位固定螺钉 5-紧固螺钉 6-固定杆7-偏心套管 8-换向球座 9-关节套10-换向球 11-调节杆 12-活动销钉13-连动销钉 14-换向节 15-调节器16-钢针螺钉下面,结合
图1,图2,图3,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在X光屏下,从体外在骨折两端的肢体上各打进两根不锈钢钢针螺钉16,然后,用两对夹块2分别夹紧钢针螺钉16,并用内六角夹紧螺钉1紧固。关节套9内设置了换向球座8,位于球座中间的换向球10可调正夹块2与骨折部位的相对方位,并可用偏心套管7固定其所在方位,确保骨头复位。同时,还能矫正骨折侧方移位,避免前后、左右成角畸形。调正好方位后,用定位固定螺钉4固定。内套管3上标有刻度,通过连动销钉13和活动销钉12与调节杆11相连接。转动调节杆11,即可使内套管3在固定杆6中间伸长或缩短,内套管3上的刻度将显示伸长或缩短的距离。所调距离可根据骨折延长、加压及矫正的实际需要而定。一旦设定了调正距离,即可拧紧紧固螺钉5加以固定,使固定杆6保持定长。必要时,可在采用加装固定杆的方法来增加支架的长度,亦可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将换向节14装在夹块2的腹部,使夹块2与固定杆6成T字形。装有外固定支架的骨折病人可带支架活动,维持了肌肉的正常运动,且血供正常。经复查,愈合良好时,即可拆去支架,拨出钢针螺钉16。
权利要求1.一种由夹块2,固定杆6组成的单侧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侧外固定支架上设置了能矫形复位的换向节14和能适应骨质延长、加压的调节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外固定支架的换向节14,由换向球10,换向球座8,偏心套管7和关节套9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侧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外固定支架的调节器15由调节杆11,连动销钉13和活动销钉12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肢体骨折的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这种外固定支架结构简单,使用部位广泛,体积小,病人可带着支架活动。而且,由于这种外固定支架设置了换向节和调节杆,具有矫形复位,可靠固定的功能。采用这种外固定支架,既能矫正骨折侧方移位,又能矫正前后,左右成角畸形,而且还能适应愈合过程中的骨质延长,加压等需要,无并发症,可缩短治疗周期。
文档编号A61B17/60GK2091655SQ91215259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7日
发明者邹冰, 黄家贤, 张培德, 刘聪 申请人:上海手术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