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31391阅读:2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风化煤(乌金石)生产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
在《本草根目》石部第九卷中对中药乌金石的描述其味甘、辛,性温。按中医理论,辛能走散,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甘能入脾,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温能散寒,可用于因寒邪所致气血淤滞、脾胃虚寒疼痛等症,也可用于溃疡出血及腹泻等症。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尚没有人设计过用风化煤(乌金石)生产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设计一种使用风化煤(乌金石)生产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将风化煤用酸、碱提取、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的方法生产出药用口服黄腐酸。
本发明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详述如下(1).将风化煤、水、盐酸按1∶10∶0.4混合;
(2).沸煮50~70分钟,取出溶液;
(3).沉淀物中加入(1)中所加水量一半的水,再沸煮50~70分钟,取出溶液;
(4).将(2)和(3)中取出的溶液分别过滤,滤去其中的杂质后合在一起;
(5).向过滤后合并在一起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调PH值达高于7,静置沉淀;
(6).过滤,将沉淀物滤出来后用水洗,至沉淀物的PH值达6~7;
(7).将水洗后的沉淀物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进行阳离子交换20~24小时;
(8).用水分离出阳离子交换树脂;
(9).将分离出阳离子交换树脂后的溶液浓缩后烘干,再粉碎。
本发明生产出的药用口服黄腐酸为深棕色粉末,无臭,味酸。
用上述方法生产出的药用口服黄腐酸含量过高不宜直接服用,而需制成含量较低的片剂或饮剂服用。
下面是用本发明生产出的药用口服黄腐酸生产黄腐酸钠口服液的方法(1).取药用口服黄腐酸粉末20克;
(2).加蒸馏水约400ml,加热使粉末溶解;
(3).用氢氧化钠调PH值至5~6;
(4).加入乙醇约600ml,充分搅拌;
(5).静置,待稳定后取上层的溶液,回收溶液中的乙醇;
(6).向回收过乙醇的溶液中加入尼泊金乙脂0.5克;
(7).加水调整溶液中药用口服黄腐酸的含量至约0.1%;
(8).加入氢氧化钠调PH值到6~8;
(9).沸煮25~35分钟,过滤掉杂质,灌装。
用此方法生产出的黄腐酸钠口服液可以直接口服,每次10~20ml,一日三次。用此生产方法,调整药用口服黄腐酸的含量为0.5~1%即成黄腐酸钠溶液。
本发明所用风化煤以河南省巩义市西村圣水的风化煤为最佳。
用本发明生产出的药用口服黄腐酸经中科院化学所和河南化学所做了全面的结构表征,结果认为这种黄腐酸是以多元芳香酸为主要结构的化合物,没有发现其中含有已知毒物的化学组份。
用本发明生产出的药用口服黄腐酸为原料生产出的黄腐酸钠口服液,经北京同仁医院和河南医科所等单位协助作了药理和毒性试验及临床试验,确认对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高血压等症效果显著,此外还具有降压、止血等效果。
权利要求
1.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风化煤、水、盐酸按1∶10∶0.4混合;(2).沸煮50~70分钟,取出溶液;(3).沉淀物中加入(1)中所加水量一半的水,再沸煮50~70分钟,取出溶液;(4).将(2)和(3)中取出的溶液分别过滤,滤去其中的杂质后合在一起;(5).向过滤后合并在一起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调PH值达高于7,静置沉淀;(6).过滤,将沉淀物滤出来后用水洗,至沉淀物的PH值达6~7;(7).将水洗后的沉淀物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进行阳离子交换20~24小时;(8).用水分离出阳离子交换树脂;(9).将分离出阳离子交换树脂后的溶液浓缩后烘干,再粉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风化煤(中药乌金石)生产药用口服黄腐酸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将风化煤用酸、碱提取、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的方法生产出药用口服黄腐酸。用本发明生产出来的药用口服黄腐酸是以多元芳香酸为主要结构的化合物,其中不含有已知毒物的化学组分。用本发明生产出的药用口服黄腐酸为原料生产出的黄腐酸钠口服液,黄腐酸钠溶液,对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高血压等症效果显著,此外还具有降压、止血等效果。
文档编号A61K31/225GK1070568SQ92112369
公开日1993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8日
发明者黄研明 申请人:巩义市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