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27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带,特别是一种与视力恢复治疗器配套的头箍扣带。
现有的日用扣带有多种式样,一般为两端固定,中间由扣环随扣带平移,移至合适位置扣紧。此种扣带适应性广,可用于各种服装背包,但在特殊场合不适用。如用视力恢复治疗器的扣带,除需要扣紧外,还得使治疗药物固定于特定部位,且能按使用者头型大小,准确对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用的扣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与视力恢复治疗器配套的扣带,使治疗药物能准确对位,达到治疗效果,并能适应不同视力恢复治疗者的配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它由箍带、劲托和箍带调节器所组成,其特征是箍带(1)穿过箍带调节器(7)的轴套(9)和转轴(10)组成的空隙,半椭圆形劲托(2)的沿弧侧边有安放药物的以短直径为对称线的孔穴(6),劲托(2)以长直径为边套于箍带(1)中间,箍带(1)通过箍带调节器(7)上的搭勾(8)与视力恢复治疗器扣接。
上述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箍带调节器实现无级调节,以调节最佳松紧状态,特别适合于专用视力恢复治疗器,可通过调节至劲托上的二只孔穴对准使用者头部相应穴位,便于在相应穴位上嵌上各种治疗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视图。
图4为孔穴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箍带调节器结构分解图。
上述图中,1为箍带,2为劲托,3为海绵体,4为松紧带,5为扣带,6为孔穴,7为箍带调节器,8为挂勾,9为轴套,10为转轴,11为转柄,12为棘齿。
现结合
图1-5描述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本实用新型由箍带(1)、劲托(2)和箍带调节器(7)所组成,劲托(2)为半椭圆形,中间夹海绵体(3),其中间沿短直径断开,沿弧侧边有安放药物的以短直径为对称线的孔穴(6),孔穴底部以劲托(2)为底呈圆盘形容器,其中嵌放治疗物,劲托(1)沿弧线一侧由松紧带(4)连接固紧,长直径边套在箍带(1)上,松紧带的作用是适应不同使用者调节合适的位置。箍带(1)中间断开,分成一端带扣环(5)的箍带Ⅰ和一端有扣孔的箍带Ⅱ,松紧带(4)和扣环(5)相互配合,以适应定位孔穴位置的需要。
箍带调节器(7)由轴柄(11)、转轴(10)和轴套(9)所组成。转轴(10)上有若干行平行且间隔分布的棘齿(12)。转轴(10)和轴套(9)之间的间隙供箍带穿过,当移动轴柄(11)时,转轴(10)上的棘齿(12)就带动箍带(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调节扣带的松紧状态。轴套(9)上有搭勾(8)用于与头箍扣接。
权利要求1.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它由箍带(1)、劲托(2)和箍带调节器(7)组成,其特征是箍带(1)穿过箍带调节器(7)的轴套(9)和转轴(10)组成的空隙,半椭圆形劲托(2)的沿弧侧边有安放药物的以短直径为对称线的孔穴(6),劲托(2)以长直径为边套于箍带(1)中间,箍带(1)通过箍带调节器(7)上的搭勾(8)与视力恢复治疗器扣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其特征是劲托(2)分割二部分,圆弧侧边由松紧带(4)固接,长直径一边穿过箍带中间由带扣环(5)扣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治疗扣带,其特征是箍带(1)中部断开分成一端带扣环(5)的箍带Ⅰ和一端有扣孔的箍带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其特征是箍带调节器(7)的转轴(10)上有若干行平行且间隔分布的棘齿(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其特征是孔穴(6)为带底部(2)的圆柱容器。
专利摘要视力恢复治疗器扣带,它由箍带、颈托和箍带调节器所组成。半椭圆形颈托(2)以长直径边套于箍带(1)中间,箍带(1)穿过箍带调节器(7)的轴套(9)和转轴(10)组成的空隙,箍带(1)通过箍带调节器(7)上的搭钩(8)与头箍扣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视力恢复治疗器配套头箍扣带,也适用其他需要扣紧头箍的器件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A61F9/00GK2127305SQ9222765
公开日1993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2日
发明者邱柏康 申请人:宁波市北仑丰华机电实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