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频波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679阅读:1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扫频波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过接触电极施加连续的直流电刺激于治疗部位的电疗仪器。
目前,医疗上用频谱电流对人体的经络、穴位进行刺激、按摩达到对某些疾病引起的疼痛治疗的仪器不少,但这些治疗仪不论是低频、中频、单频均是产生一种脉冲波,所以是一种不稳定的时高时低的信号,信号高时可能使病人有一种刺激刺痛不舒适感,而过低时治疗无效,所以这种治疗仪有功耗大、效率低、稳定性差的缺点,且电路复杂、成本高、体积大。在CN1046287A介绍的一个电子仿生信息仪,尽管作了些改进,但仍是产生一种脉冲信号,是周期性地刺激于患者的治疗部位。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仪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子电路产生具有低频脉冲调制中频扫频电流幅度对人体病变部位进行物理治疗、康复、保健的仪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由一个电源电路部分和一片双时基集成电路和1个晶体管,5个以上的电阻,4个以上的电容组成的调制脉冲发生器及扫频脉冲发生器部分及功率输出放大电路部分组成的电子电路,使产生一种具有低频脉冲调制中频扫频连续波谱的仪器。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


图1,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2,双时基集成电路ICM7556的引脚图;
图3,ICM7556的线路图;
图4,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见图1,本发明的电源电路部分是由一个电源V,电源开关K3,电阻R11、电解电容C6、电容C7、发光二极管D2组成。也可以用一种如已有技术的双电源电路组成,但这种双电源需用一个9伏的电池,另一个为3伏的电池,故使用时不方便、功耗大,且无法使用交流电,而本发明的电源一般可以用直流电压为3±0.4伏的电池,使用方便,也可以通过使用整流器后通过插座J2接交流电,电压220伏作为电源。
本发明的调制脉冲发生器和扫频脉冲发生器是由一片双时基集成电路ICM7556和一个晶体管T1型号为9015,5个电阻R2-R6,4个电容C1-C4组成。双时基集成电路也可选用ICM556型,但其电阻、电容也需作相应的调整,且其需4.5伏以上的电源,功耗大些。由于ICM7556是CMOS电路中具有输入阻抗高、功耗小、功效好、电源适应范围宽等一系列优点,特别适用于低功耗等场合,故本发明选用ICM7556双时基集成电路。ICM的引脚见附图2,它含有两个相同的时基电路,每个时基电路的等效功能框图见附图3。晶体管的型号也可选用D965、9013、9014、9018、8050等。为了与ICM7556配套选用9015型为最佳。
本发明的电路连接按附图1。ICM7556的1-7脚为时基电路I与电阻R2-R4,电容C1-C3和晶体管T1组成脉冲发生器,在第5脚产生方形波,其频率为3HZ±10%的低频,(其频率的大小由选择的电阻R2,R3和电容C1决定),去控制ICM7556的8-13脚的时基电路Ⅱ的第10脚。并由晶体管T1将电容C1两端充放电信号隔离变换后输出一个与调制脉冲相应的三角波,调制电压去选择控制另一时基电路Ⅱ的第11脚。由时基电路Ⅱ(ICM7556的8-13脚)以及电阻R5、R6,电容C4组成扫频脉冲发生器。由于其强制复位端(见图3)受时基电路Ⅰ的输出方波脉冲控制,所以时基电路Ⅱ只有在时基电路Ⅰ的输出脉冲高电平时间内才可能工作,又由于其控制端Vc(见附图3)受T1输出的三角波控制,所以在时基电路Ⅱ作阶段其输出脉冲频率受T1输出三角波的控制,将在扫频波上界频率和扫频波下界频率之间作自动扫频变换。其扫频的中心频率由所选择的电阻R5、R6和电容C4决定。由于T1输出的三角波与时基电路Ⅰ的方波相对应,所以时基电路Ⅱ的输出脉冲在一个工作时间内将由低到高自动扫频一次。
如在电路中增加电阻R1和开关K则可作调速用。
本发明的功率输出放大电路部分是选由2个晶体管T2和T3,2个电阻R7、R8以及电位器W、电容C5和耦合变压器B组成的脉冲功率放大器,将时基电路Ⅱ第9脚产生的受调制的扫频脉冲进行功率放大,并由输出插孔J1输出给治疗电极。也可选用一个二极管代替晶体管,只要其电阻和电容作相应的调整即可。
另外,本电路中还设计由二极管D1、电阻R9、R10和电平表组成的电平指示电路,电阻R9作为负载以避免由于空载造成耦合变压器B的过高,反压影响晶体管T2、T3的正常工作。K2为扫频/单频转换开关,使本治疗仪也可作单频用。
由本发明所选的另件型号决定了本扫频波谱治疗仪所产生的是一种中频扫频波谱。其工作性能中频扫频范围为1.6~3.8KHZ±10%;低频脉冲调制频率为3HZ±10%;输出脉冲幅度在负载电阻1千欧姆下为0-14Vp-p±10%;在负载电阻1千欧姆下,输出脉冲电流为0-14mAp-p。
临床使用方法见图4。
(1)工作指示表,(2)输出插孔,(3)电源指示灯,(4)带开关强度旋钮,(5)外接直流电源插座。
1,使用前,应将治疗仪输出电平调至最小位置(开关断开位置)。
2,将电极插入输出插孔(2)。
3,将直流电源3V±0.4插入电源(5),建议使用1号电池组或甲电池组或经认证的AC/DC变换电源。整流器用插座插入(5)后接通电源。
4,按治疗要求将电极板固定在人体和适当部位,电极板上也可垫放药棉。
5,打开电源开关,此时治疗仪指示灯(3)亮,并缓缓调节旋钮(4),使输出达到治疗要求电平,即可进行治疗。
6,治疗结束,用旋钮(4)缓缓调至最小位置,切断开关(4),指示灯(3)灭。
7,断开电极,取出电源。
本发明的扫频波谱治疗仪是采用低频脉冲调制中频扫频治疗法,对人体病变部位进行物理治疗。实现了具有生物学作用的各种混合波形的输出进行治疗、康复的方法。它克服了单纯低频脉冲治疗时,治疗深度不够,疗效不显著以及频率过低,使人体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颤震及收缩过强,引起不舒适的缺点。由于采用了双时基集成电路ICM7556组成的低频脉冲调制中频扫频电路,而ICM7556是CMOS电路中具有输入阻抗高、功耗小、电源适应范围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低功耗仪器中,它具有低频脉冲治疗的作用,同时兼备中频脉冲电流的特性,与单纯低频脉冲治疗比较,具有减少人体电阻,作用深度强,适应范围广,减少脉冲电流对人体皮肤的刺激,疗效显著等优点。
本产品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椎综合症、肩周炎、周围神经痛、陈旧性挫伤、骨质增生、筋膜炎等病的痛症。本品医院临床使用一般治疗3-6次,每次10-30分钟,痛症减轻,有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例刘××,男56岁,患筋膜炎,膝关节下疼痛半年余,用本治疗仪,每天治疗一次,每次15分钟,经6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认为显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电源电部部分,功率输出放大电路部分组成的波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有一片双时基集成电路、1个晶体管、5个以上的电阻、4个以上的电容组成的调制脉冲发生器及扫频脉冲发生器产生中频扫频连续波谱。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谱治疗仪,其特征是电源电路部分由一个电源V、开关K3、发光二极管D2、电阻R11、电解电容C6、电容C7组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谱治疗仪,其特征是双时基集成电路为ICM7556,晶体管T1为9015。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谱治疗仪,其特征是功率输出放大电路部分由二个晶体管T2和T3,二个电阻R7、R8以及电容C5和耦合变压器B组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谱治疗夜,其特征是中频扫频范围为1.6~3.8KHZ±10%,低频脉冲调制频率为3HZ±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通过接触电极,施加连续的波谱电流刺激于治疗部位的电疗仪器,其电路是由电源电路部分,功率输出放大电路部分和一片双时基集成电路及晶体管、电阻、电容组成的调制脉冲发生器及扫频脉冲发生器,产生一种中频扫频波谱。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椎综合症、肩周炎、周围神经痛、陈旧性挫伤、骨质增生、筋膜炎等病的痛症。
文档编号A61N1/20GK1090779SQ9310094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6日
发明者陈杰锋 申请人:广州市越秀区英桥实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