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自动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17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注射自动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静脉注射是所有医疗部门必不可少的工作,每日的工作量大,人数多,时间长,人所皆知。现在的注射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每次至少需要3分钟时间才能给一位患者注射完毕。在本实用新型以前的现有技术中,也有个别医院采用土办法,用皮筋套住注射器,凭借皮筋的收缩力进行自动推注,这种方式弊病较多,进针动作先快后慢,速度不均匀,患者难以承受。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注射自动助推器,使静脉注射在本助推器的帮助下,可以省去人工助推,使进针速度均匀一致,患者感觉良好,且可节约人力及操作上的麻烦。
现将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由自动助推器座(1)、推进板(2)、微型电机(3)、传动轮(4)、(5)、(6)、(7)、齿轮(8)、(9)(10)、(11)、缠带轮轴(12)、发条(13)、定滑轮(14)、(15)、动滑轮(16)、(17)传动带(20)构成。自动助推器座(1)内的半圆型凹槽(18)与注射器形状相同,凹槽(18)分为两段,其半径不同,形成凸台(19)、依靠凸台(19)、推进板(2),以及两边由微型电机带动的齿轮系(8)、(9)、(10)、(11)、定滑轮(14)、(15)和动滑轮(16)、(17),在齿轮系及滑轮传动时,由传动带拉着推进板,再由推进板推动装在自动助推器座(1)内的静脉注射器的活塞手柄缓缓地、速度均匀地进行注射。在这种转速下,可控制进针的速度在患者可以接受的程度上。上述微电机、齿轮系、定滑轮、动滑轮、发条等,均设置在自动助推器半圆型凹槽下方的两侧面(见图2、3),以使整个机械传动过程不干扰凹槽(18)内针管的进针动作。当注射器的活塞手柄与注射器活塞套接近齐平时,注射完毕,患者可自行关断开关,由医护人员拨下针头。
现将

如下图1、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侧向视图1。
图3、图1的侧向视图2。
其中(1)自动助推器座(2)推进板、(3)微型电机(4)、(5)(6)、(7)传动轮(8)、(9)、(10)、(11)齿轮、(12)缠带轮轴、(13)发条、(14)、(15)定滑轮、(16)、(17)动滑轮(18)、凹槽(19)凸台、(20)传动带、(21)推进板轴头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可按下述设计进行微型电机(3)的转速选择在2600~2800转/分,由微型电机主轴上的传动轮(4)、带动齿轮(8),其直径比为15;齿轮(8)与传动轮(5)同轴,传动轮(5)带动齿轮(9),其直径比为14;齿轮(9)与传动轮(6)同轴,传动轮(6)带动齿轮(10),其直径比为14;齿轮(10)与传动轮(7)同轴,传动轮(7)带动齿轮(11),其直径比为16;齿轮(11)与缠线轮轴(12)同轴,通过齿轮系的变速,可使缠线轮轴(12)的转速降到4~6转/分,再由定滑轮,动滑轮及传动带的带动推进板(2),可使注射器的前进速度控制在1~2厘米/分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广大患者接受,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
权利要求一种静脉注射自动助推器,其特征在于由自动助推器座、推进板、微型电机、传动轮、齿轮、缠带轮轴、发条、定滑轮、传动带构成;自动助推器座上有与注射器形状相同的半圆形凹槽;凹槽分为两段,其半径不同,形成一凸台;微型电机、齿轮系、动滑轮、定滑轮均设置在自动助推器上凹槽的下方两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注射自动助推器,具有自动助推器座、推进板,微型电机、传动轮、齿轮、缠带轮轴、发条、定滑轮、传动带构成。该助推器的使用,可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可为广大患者接受,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
文档编号A61M5/31GK2169433SQ9320758
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日
发明者刘鸿鹄 申请人:刘鸿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