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式静脉滴注恒温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17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式静脉滴注恒温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特别涉及一种与医用输液器配用的恒温加热器。
为消除寒冷季节静脉滴注药液人体温差而造成人体诸多不良反应,已有多种输液加热装置问世,如91年9月4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申请号“91200499.1”的“静脉输液加温装置”。该装置设有多道加热槽,给输液带来了新问题即原有的输液管长度不够;多次弯折易使药液流通不畅;装置不能固定,给操作者带来不便;PTC电热元件与市电直接连接,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式静脉滴注恒温加热器,它能固定于患者的手、足及头部,热效率达最佳值且不会因弯折而影响药液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外壳、绝缘垫、PTC发热体,设有一道曲线凹槽的加热板、保温盖及电源线组成的表式静脉滴注恒温加热器;加热器外壳下有一根表带;电源与加热器之间接有电容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由外壳(5)、绝缘垫(6)、PTC发热体(4)、加热板(2)、保温盖(10)、电源线(8)组成表式恒温加热器,加热板上设有一道曲线凹槽(3),槽宽1.8mm、深2mm;保温盖(10)为塑料件;外壳下有表带(1),这里是一种尼龙搭扣带,可固定于患者的手、足、头部;电源与PTC发热体之间接有电容器,使加热器经电容隔离后,从电源处得到<36伏的安全电压;PTC发热体的居里点为200℃,功耗<10W;外壳的一侧有一电源指示灯(9)。
使用时用表带将加热器固定于患者手背处,将输液管末端的头皮针塑料管沿凹槽置放,使热源与针头之距离达最小值,充分发挥其热效率。再将保温盖盖上,插上电源即可加温。保温盖兼有固定头皮针塑管的双重作用,无需操作者另用胶布固定。由于加热器紧贴患者手背,可给患者手臂取暖,免除使用热水袋的麻烦。经临床试验,在室温5℃-10℃、液温6℃-8℃时,加热15分钟后可使药液温度恒定在36℃,连续工作6小时其温差为±2℃,且对药液无任何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输液器不受影响,不易因弯折使药液流通不畅;2、可直接固于患者的肢体上,方便操作,兼可给患者取暖;3、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
权利要求1.一种表式静脉滴注恒温加热器,由外壳[5]、绝缘垫[6]、PTC发热体[4]、加热板[2]、保温盖[10]以及电源线[8]组成,其特征在于(1)加热板上设有一道曲线凹槽[3];(2)外壳下有一根表带[1],用以在患者的肢体上进行固定;(3)电源与PTC发热体之间接有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示静脉滴注恒温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一侧安装有一个电源指示灯〔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式静脉滴注恒温器。它由外壳(5)、绝缘垫(6)、PTC发热体(4)、加热板(2)、保温盖(10)以及电源线(8)组成。
它的加热板上设有一道曲线凹槽,通过PTC发热体对输液管内的药液加温。由于热源与针头的距离达最小值,故可充分发挥其热效率。外壳下有一根表带,可直接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进行静脉滴注,操作很方便。由于电源与PTC发热体之间接有电容器,加热器使用36伏以下电压工作,故安全可靠,有效地消除了冬季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由于畏寒和血管痉挛而引起的疼痛感。
文档编号A61M5/44GK2158724SQ9320760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6日
发明者丁纯波, 崔恒武, 陈太平 申请人:丁纯波, 崔恒武, 陈太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