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配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73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配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的将介质输入体内的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配液器。
在临床护理中,配液是一项比重很大的无菌技术操作,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注射器配液,其虽具有方便可行的优点,但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操作繁琐,其容量小需往返拉推注射器,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大;二是不利于保持无菌操作,容易污染药液。近年来虽有关于配液器的专利申请,但因其设计欠合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及操作不便等缺点,未能应用于临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量大,成本低廉,制造容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药液污染的一次性配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取如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是利用真空吸引的原理,将其设计成空腔的圆柱形器体(3),在其一端设有圆筒形的乳头(1)及圆锥形的颈部(2)与其器体(3)连成一体,另一端的底部(4)为半球形;在其器体(3)的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刻度线(5),乳头(1)与针栓相衔接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是将塑接针梗(6)直接与乳头部(1)连在一起,与其颈部(2)、器体(3)、底部(4)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所以其制造容易,操作简便,减轻了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2、由于其采用无毒的热塑性塑料制造,所以其生产成本低廉且无毒,无热源反应,透明度高,计量准确,且能确保无菌操作的保持,避免药液的污染;便于运输及携带,其应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各级医院、医疗单位配液、还适用于外出急救、出诊野战配液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的结构主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中绘出的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参考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乳头(1)、颈部(2)、器体(3)、底部(4)及乳头(1)上的乳头帽(7)组成。本实施例中,乳头(1)做成能与针栓相衔接,并能牢固地连接一起。其乳头(1)、颈部(2)、器体(3)、底部(4)在其模具中用聚乙烯塑料一次吹塑成型,乳头帽(7)用聚乙烯吹塑成型。器体(3)上两侧的刻度线(5),可根据其容量的大小、10-100毫升,分别标出相应的读数,本实例是30毫升。
参考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其结构与
图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是将其乳头部(1)与塑接针梗(6)连为一体,本实施例中,塑接针梗(6)直接与乳头(1)吹塑在一起,省去针栓结构,可与生产一次性输液器的厂家配套销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性能可靠,是护理工作的理想配液工具,适于各级医院及卫生室等部门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临床输液的一次性配液器,其特征在于空腔的圆柱形器体(3)的一端设有圆筒形的乳头(1)与圆锥形的颈部(2)及器体(3)连成一体,另一端的底部(4)为半球形;在器体(3)的两侧分别设有刻度线(5),乳头(1)上设有乳头帽(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配液器,其特征在于乳头(1)的一端设有塑接针梗(6),与其连接,另一端与颈部(2)、器体(3)、底部(4)连成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配液器,其特征在于乳头(1)与普通的针栓相配连接为一体。
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次性配液器,其特征在于乳头(1),颈部(2),器体(3),底部(4),塑接针梗(6),乳头帽(7)用无毒的热塑性塑料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配液器,应用于临床输液。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空腔的圆柱体(3)的一端设有圆筒形的乳头(1),与圆锥形的颈部(2),器体(3)连成一体,另一端的底部(4)为半球形;在器体(3)的两侧分别设有刻度线(5),乳头(1)上设有乳头帽(7)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是护士配液工作的理想工具,适于各级医院和医疗单位推广普及。
文档编号A61J1/00GK2159223SQ93214389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4日
发明者郭庆珠 申请人:郭庆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