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滚轮式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01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病床滚轮式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医院通常使用的输液架,尤其涉及到病床上的一种附加装置。
众从所周知,现在医院使用的输液架通常为落地式,此种落地式输液架笨重,体积大,不仅搬运困难,而且置於病房内也不整洁。
鉴於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的病床滚轮式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架是由固定板、轨道、托板、滚轮、顶丝、扣板、吊瓶架和转轴等零部件构成。带槽的滚轮通过有阶梯的轴和吊瓶架相连,滚轮的槽嵌在由固定板、角铁构成的上下轨道上,靠近下轨道的两端部加工有对称的方槽,下轨道的两底角焊有托板,上轨道的两端角固定有转轴,固定板通过转辆和轨道连接。滚轮槽的宽度大於轨道的厚度,两轨道间的距离大於滚轮槽的直径,而小於滚轮的外径。吊瓶架上装有顶丝和可以自由转动的扣板。工作时吊瓶架下的滚轮置於下轨道的槽内,整个输液架通过顶丝和扣板与病床的侧纵梁相连接。
应用本输液架,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无须护理人员往返搬动,同时不用时则可将吊瓶架放置在托板上,不占据病室的地面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中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意义如下1——固定板2——轨道3——托板4——方槽5——滚轮6——轴7——顶丝8——扣板9——吊瓶架10——床病侧纵梁11——转轴
图1、图2示出了病床滚轮式输液架。
两个固定板(1),上下轨道(2)和两个托板(3)连成了一个轨道架,两固定板(2)和病床侧纵梁(10)连接,上下轨道(2)间的间隙大於滚轮(5)槽的直径而小於滚轮(5)的直径,下轨道(2)上的两个方槽(4)是固定吊瓶架(9)在工作时的位置,轨道(2)为两个角铁,固定板(1)为角铁,两托板(3)为角铁焊在下轨道(2)的两端部,上轨道(2)两端角固定有转轴(11),固定板(1),套在转轴(11)上和轨道(2)连接,扣板(8)为不等边角铁,有长条形孔套在吊瓶架(9)上,短边正好扣在病床侧纵梁(10)的内侧以作固定,顶丝(7)固定在扣板(8)上,且顶丝(7),顶在吊瓶架(9)上,以作进一步固定吊瓶架(9)。通过阶梯轴(6)把滚轮(5)和吊瓶架(9)连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由固定板、轨道、托板、滚轮、轴、顶丝、扣板转轴和吊瓶架等零部件构成的病床滚轮式输液架,其特征在於固定板(1)、转轴(11)、上下轨道(2)和托板(3)连成了轨道架;下轨道(2)上有两个方槽(4),带槽的滚轮(5)嵌在上下轨道(2)间;扣板(8)套在吊瓶架(9)上,顶丝(7)固定在扣板(8)上;带阶梯的轴(6)把吊瓶架(9)和滚轮(5)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滚轮式输液架,其特征在於上下轨道(2)间的距离小於滚轮(5)的直径,而大於滚轮(5)槽的直径,轨道(2)的厚度小於滚轮(5)槽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滚轮式输液架。本输液架由固定板、轨道、托板、滚轮、轴、顶丝、扣板、转轴和吊瓶架等零部件组成。工作时,两固定板(1)固定在病床侧纵梁(10)的外侧,滚轮(5)置于轨道(2)上的槽(4)内,扣板(8)扣在病床侧纵梁(10)上,顶丝(7)顶在吊瓶架(9)上,使用本输液架,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无需护理人员往返搬动,同时不用时,可将吊瓶架(9)放在托板(3)上,不占病室地面位置。
文档编号A61G7/05GK2165858SQ93218859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4日
发明者漆向龙 申请人:漆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