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功能旋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10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功能旋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完成针剂药粉稀释、体温计归零和烧杯或试管内物质混合工作的旋振仪器,广泛应用于医院住院部各科室、注射室及化验分析室。
打针和量体温是医生及护士最常行使的两项日常事务,针剂药粉的稀释及体温计的归零工作目前一般是采用“手摔法”,对于日夜在病房护理的护士来说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摔掉体温计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护理人员急切盼望有一种仪器能替代“手摔法”,自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以减轻其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微旋振动和旋转离心的原理,设计一种多功能旋振仪器,它包括外壳、底座和在壳内装有由电机带动的一个旋转系统,来完成针剂药粉的稀释及体温计的归零,还可将烧杯或试管架置于其上完成各种混合,做到一机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列方式实现的它是由壳体、底座、设在壳体内部的旋转体、电动机及设在壳体上部的无盖上盒所构成,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外壳8、上外壳25;底座由配重底板19、橡胶吸盘12组合而成;旋转体是由旋转体上板1、旋转体座2、旋转体下板7组合后由电动机13带动旋转。
在旋振器外壳的前面设有定时器15、电源指示灯20、外壳的后面设有保险管21、电源插座22。在旋转体下板7的一侧设有偏心块17,其另一侧设有插放管子的管固定座6。
图1所示,通过电动机带动旋转体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体温计的指示归零;电动机带动旋转体上的偏心块旋转使壳体产生高频微旋振动,使置于上盒中的针剂药粉瓶或试管架产生振动以达到稀释和混合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上外壳时的外形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无盖上盒半剖面主视图。
图6为无盖上盒俯视图。
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旋转体、电机、底座及上盒主要部分组成。壳体分上壳体25和下壳体8,上盒23套接在壳体上部。旋转体及电机安装在壳体内部,其中上板1、旋转体座2及下板7通过螺钉螺母4连接固定为一体;下板7的一侧通过螺钉16固定一偏心块17,下板7的另一侧上装一插管座6,管5插入管座内;电机13通过螺钉螺母(9、10)固定在旋振器的底座上,电机轴与旋转体由螺钉3固定为一体;底座由配重底板19和由螺钉螺母11固定在底板19的橡胶吸盘12组合而成。定时器14安装在下壳内壁上,定时器旋扭15设置在外壁上,外壁还设置有指示灯20,保险管21,电源引线及插头22,经壳体8引出。上外壳由螺钉3固定在底座上。外壳上部加套一无盖上盒23,在上盒的内避四周及盒底面上粘接有摩擦皮24。
本实用新型在旋转体上加有偏心块17的目的是使得针剂药粉瓶、试管架或烧杯产生振动达到充分的稀释和混合,而使体温计的指示归零时旋转体平衡旋转,所以在设计中考虑到体温计的重量正好和偏心块17起到平衡作用,以使旋转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效能1.稀释针剂药粉将上盒23套在所述壳体上,药瓶放入上盒,接通电源,打开定时器15定时即可。青霉素定时1分钟,其它药粉一般不超过3分钟,每次可完成70瓶。2.体温计归零将体温计插入体温计管5中,打开定时器15随即关上即可,每次可完成15支。3.混合将所述上盒23套在壳体上,烧杯或试管架置于其中,打开定时器15定时即可。由于上盒内粘接有摩擦皮内衬所以在振动时加大了药剂瓶与盒的摩擦而带动药瓶振动,使得稀释速度加快,药粉稀释均匀。
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和解放劳动力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功能旋振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底座、设在壳体内部的旋转体、电动机及设在壳体上部的无盖上盒所构成,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外壳(8)、上外壳(25);底座由配重底板(19)和橡胶吸盘(12)组合而成;所述的旋转体是由旋转体上板(1)、旋转体座(2)、体温计管(5)、管固定座(6)及旋转体下板(7)组成,通过电动机(13)带动旋转;无盖上盒由盒体本身(23)及粘接在盒体内的磨擦皮内衬(24)所构成。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旋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振器外壳的前面设有定时器(15)、电源指示灯(20);外壳的后面设有保险管(21)、电源插座(22)。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旋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体下板(7)的一侧设有偏心块(17),旋转体下板(7)的另一侧设有插放管子的固定座(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能完成针剂药粉稀释、体温计归零和烧杯或试管内物质混合任务,减轻护理和化验分析人员工作量的旋振器。它由壳体、旋转体、电机、底座和上盒等部分组成。利用微旋振动和旋转离心的原理,集微旋混合仪与离心机功能于一体,一机多用。该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J3/00GK2164284SQ93220489
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5日
发明者黄长强, 刘占辰, 杜海文 申请人:黄长强, 刘占辰, 杜海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