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掌指压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217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脚掌指压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医疗器具领域的按摩器,尤指一种功能多样且轻巧、便于携带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
目前按摩器大为盛行,其原因在于现代人生活型态缺乏适当的运动,以致于血液循环不良,甚至内分泌失调等,而按摩器的使用除可松弛肌肉的紧张外,按摩产生的疗效更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失调的现象,确实对身体的机能有很大帮助,但是习有的按摩器设计大多配合人体穴道的集中处,如手掌、脚底等处进行设计,并大多采用电动方式,将其置于地面以脚踏于其上按摩,然而习有的按摩器却仍具有下列缺陷。
一、整体的体积过大,只能采用被动方式使用,机动性不足,携带不便。
二、需有充足的电源供应,实用性受到限制。
三、因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应用范围有限,仅能用于局部按摩。
四、必须配合马达、传动装置等,构造复杂,故障率及成本较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习有按摩器的缺陷,提供一种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将其配合中医穴道的指压原理而设计完成,使其具有便于随身携带使用及多种使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按摩架,其后端设有一活动转座,外平面上设有一施压软垫,另在其前端两侧各延伸出一夹座,内平面处设有一卡槽;一下按摩架,其后端设有一活动转座,外平面上设有一施压软垫,另在其前端两侧各延伸出一夹座,内平面处设有一卡槽;一弹簧,结合于上、下按摩架之间,使上、下按摩架正常处于开启状态;一按摩轮,内部呈一中心轮,两端凸设有一短轴,中心轮外套设有一按摩橡皮套;一揉压板,主体为一片板块,其平面上设有数目不等的螺孔,该螺孔可与一指压块下方的螺栓相锁固,其两端各设有一滑块;藉由各元件的组合,构成一种方便使用及携带的构造装置,并可由使用者自我控制施力的大小及对准穴道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中所述上按摩架的活动转座两端上各设有一贯穿孔,与下按摩架活动转座两端的凸轴呈相互卡掣状,而完成简易的组合结构。
前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中所述上、下按摩架外平面上所设的施压软垫,表面平均分布有可供施力的手指做同时按摩的按摩凸点。
前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中所述的夹座内缘凹设有一夹掣槽,并在夹掣槽的中段位置设有一轴孔,以将按摩滚轮、揉压板及指压板卡掣套入其内。
前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中所述的上按摩架两侧设有供揉压按摩的半圆球粒。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与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及容后所述实施例可知,请参阅


图1至图7结构图及同时参阅图8使用状态图所示,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以按摩时,将可展现下列优点一、整体设计精致小巧,易于携带使用,不但制造成本较低且实用性价值较高。
二、上、下按摩架各设有凸点软垫,可对施力的手指同时按摩。
三、以手施压控制其开闭及按摩的压力,可随使用者的意愿精确地对准所施压的穴道位置及调整施压大小,无一般固定式按摩器的困扰。
四、设有夹座可简易拆装的结构设计,可随使用者的需要而选择所需的按摩方式,可提供更大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手、脚掌指压按摩器确可达到预期的发明目的,并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使用性及可随身携带的实用价值,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构造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构造剖视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构造剖视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构造剖视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构造剖视图(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实施例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
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上按摩架1、下按摩架2、弹簧3、按摩滚轮4、揉压板5及一指压板6等主要元件所组成,其中本按摩器是由二个上、下按摩架所组合而成,上按摩架1为一呈扁平架体,其后端设有一活动转座11,转座11两端内侧各设有一贯穿孔111,转座11两端外侧设有半圆球粒82、84,转座11的弧形内壁另设有一限制块112(如图3所示),用以限制本按摩器的开口角度;另在上按摩架1的外平面处设有一施压软垫12,该软垫12藉卡槽与上按摩架1相结合,软垫12上并平均分布有凸点121;又在上按摩架1的前端自两侧各延伸出一夹座13,该夹座13的内缘凹设有一夹掣槽131,该夹掣槽131的中段部位并设有一轴孔132。
下按摩架2,其在与上按摩架1相对称的位置设有相同的元件,只是位于架体后端所设的活动转座21,其两端向外设有一凸轴211,用以与上活动转座11的贯穿孔111呈相卡挚状,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组合结构;而相同与上按摩架1的外平面处设有一施压软垫22,该软垫22上并平均分布有凸点221(如图3所示);又在下按摩架2的前端自两端各延伸出一夹座23,该夹23的内缘凹设有一夹掣槽231,该夹掣槽231的中段部位并设有一轴孔232。上按摩架1与下按摩架2后端均设有弹簧结合部14、24(如图3所示),以供弹簧3结合,而使上、下按摩架2正常处于开启状。
按摩滚轮4,其内部设有一中心轮41,该中心轮41的两端凸设有一短轴411,可供由夹座13、23内缘的夹掣槽131、231推入,并卡掣于其轴孔132、232上呈一旋转固定结构;另在中心轮41的外表包设有一按摩橡皮套42,该橡皮套42的外表面则平均分布有按摩凸粒421,藉由按摩滚轮4可轻易与按摩架相组设,使按摩滚轮4在夹掣使用时,可提供一种按摩力平均施压于皮肤表层的效果(如图4所示)。
请结合参阅图5所示,揉压板5,其主体是由一片上、下夹片51、52的中央夹掣一球形滚珠53所构成,夹片51的两端凸设有一滑块511,可供推入夹座13、23的夹掣槽131、231内呈固定状,同时亦填满夹座13、23间的空间,使按摩器的外型呈完整状;又该滚珠53可提供对手掌、手背或脚掌、脚背的穴道搓揉的效果。
请参阅
图1、图6、图7所示,指压板6,其相同于揉压板5的构造,只是其仅为一片板,在指压板6的内平面上设有数目不等的螺孔61,可供一指压块62下方的螺栓621呈相互锁固,另在指压板6的两侧各设有一滑块63,可推入夹座13、23的夹掣槽131、231内呈固定状,藉由该数目不等的指压块62可提供对手、脚掌等穴道的指压效果(如图6所示)或多点式的抓压效果(如图7所示)。
上述按摩滚轮4、揉压板5及指压板6,可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置换地置入于上、下按摩架1、2的转座11、21之间,以提供所需的按摩结构,而且上按摩架1两侧的半圆球粒82、84亦可提供揉压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按摩架,其后端设有一活动转座,外平面上设有一施压软垫,另在其前端两侧各延伸出一夹座,内平面处设有一卡槽;一下按摩架,其后端设有一活动转座,外平面上设有一施压软垫,另在其前端两侧各延伸出一夹座,内平面处设有一卡槽;一弹簧,结合于上、下按摩架之间,使上、下按摩架正常处于开启状态;一按摩轮,内部呈一中心轮,两端凸设有一短轴,中心轮外套设有一按摩橡皮套;一揉压板,主体为一片板块,其平面上设有数目不等的螺孔,该螺孔可与一指压块下方的螺栓相锁固,其两端各设有一滑块;藉由各元件的组合,构成一种方便使用及携带的构造装置,并可由使用者自我控制施力的大小及对准穴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按摩架的活动转座两端上各设有一贯穿孔,与下按摩架活动转座两端的凸轴呈相互卡掣状,而完成简易的组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下按摩架外平面上所设的施压软垫,表面平均分布有可供施力的手指做同时按摩的按摩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夹座内缘凹设有一夹掣槽,并在夹掣槽的中段位置设有一轴孔,以将按摩滚轮、揉压板及指压板卡掣套入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脚掌指压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按摩架两侧设有供揉压按摩的半圆球粒。
专利摘要一种手、脚掌指压按摩器,主要是由一上按摩架、下按摩架、弹簧、按摩滚轮、揉压板及一指压板等主要元件所组成。藉由上按摩架与下按摩架的结合可提供一稳固的架体,并可藉使用者的需要自由抽换适用的指压板或按摩滚轮,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为呈掌上型,可配合施力手掌的施力大小以控制按摩力。再者该整体构造精简,适于随身携带使用,对于传统式、固定式或电动按摩机等而言,本实用新型更加具有实用性,而可达到一种更方便使用,且适于随身携带的多功能按摩器。
文档编号A61H39/04GK2185124SQ9323559
公开日1994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吴介源 申请人:吴介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