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健身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07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脉健身药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药带以往的药带因设计和加工制作方面的欠缺,未能和人体生理、解剖、生活、运动等习性相联系,故在扎裹时容易翻卷移位,造成贴肤不紧、接触部位实际变小等,从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另外有的药带没有重视中医“脾肾同源”(“神阙、命门同源”)这一理论,并未将其应用于治病,因此,也就忽视了“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应同时兼顾的最佳养身治病原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通脉络、升降阴阳、健脾益肾、补养真元、调和脏腑的带脉健身药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药带分对称的两鼓部和两狭部,它由带套和带芯所组成。带套中间狭部距上边25mm处装设有一条暗装拉链,带芯由此口装入或取除,带套两头狭部分别装设尼绒胶,经供扎裹和微调腰围。带芯内装加工成品的药末,药末的组成成分及比例为(重量,比)当归4.98%、川芎4.98%、丹参4.98%、红花4.98%、黄芪4.98%、白芍4.98%、元胡4.98%、熟地4.98%、沉香4.98%、细辛4.98%、香附4.98%、泽兰4.98%、益母草4.98%、丹皮4.98%、月季花4.98%、小茴香4.98%、吴茱萸4.98%、肉桂4.98%、人参4.98%、三七2.48%、鹿茸2.48%、麝香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药带分对称的两鼓部和两狭部,它由带套(1)和带芯(2)所组成。两狭部宽度90mm,扎裹时分别在腰腹两侧;两鼓部呈椭圆形,最宽处145mm,扎裹时分别相对在以神阙、命门为中点的前后腹腰部。带套(1)是药带的外罩部分,带套(1)中间狭部距上边25mm处装设有一条暗装拉链(3),带芯(2)由此口装入或取除,带套(1)两头狭部分别装设尼绒胶(4),以供扎裹和微调腰围。带芯(2)内装加工成品的药末,药末的配制如下取当归100g、川芎100g、丹参100g、红花100g、黄芪100g、白芍100g、元胡100g、熟地100g、沉香100g、细辛100g、香附100g、泽兰100g、益母草100g、丹皮100g、月季花100g、小茴香100g、吴茱萸100g、肉桂100g、人参100g、三七50g、鹿茸50g、麝香10g,研为细末(麝香另研),混合均匀。每条药带的带芯装入100g药末,即制成带脉健身药带。
本发明的优点为(一)药带对腹腰部、带脉及所经各穴位、经脉有温护作用,调节脏腑百脉,使人体气血调畅,阴阳平衡;(二)药带里的药末产生的药气(药物微粒子)对腹腰部神经末梢不断地刺激,使神经系统进入活动状态,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三)对使用者能产生心理诱导作用,使其不但能意守丹田、瞑想脐中,而且意移命门,促成气功小调天循环的开通,使机体从无序化进入有序化,而激发人体抗病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脉健身药带,其特征在于药带对称的两鼓部和两狭部,它由带套(1)和带芯(2)所组成;带套(1)中间狭部距上边25mm处装设有一条暗装拉链(3),带芯(2)由此口装入或取除,带套(1)两头狭部分别装设尼绒胶(4),以供扎裹和微调腰围;带芯(2)内装加工成品的药末,药末的组成成分及比例为(重量比)当归4.98%、川芎4.98%、丹参4.98%、红花4.98%、黄芪4.98%、白芍4.98%、元胡4.98%、熟地4.98%、沉香4.98%、细辛4.98%、香附4.98%、泽兰4.98%、益母草4.98%、丹皮4.98%、月季花4.98%、小茴香4.98%、吴茱萸4.98%、肉桂4.98%、人参4.98%、三七2.48%、鹿茸2.48%、麝香0.4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药带。它的特征为药带之带套(1)中间狭部装设有一条暗装拉链(3),带芯(2)由此口装入或取除,带套(1)两头狭部分别设尼绒胶(4);带芯(2)内装药末,药末的组成成分为当归、川芎、丹参、红花、黄芪、白芍、元胡、熟地、沉香、细辛、香附、泽兰、益母草、丹皮、月季花、小茴香、吴茱萸、肉桂、人参、三七、鹿茸、麝香。该产品对腹腰部、带脉及所经各穴位、经脉有温护作用,调节脏腑百脉,使人体气血调畅,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延年之目的。
文档编号A61M37/00GK1092687SQ9410040
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9日
发明者胡军 申请人:胡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