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917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防治人流术后腹痛流血促进机体恢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目前避孕措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人工流产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救措施,在我国各地开展较为普遍。人工流产术虽然简便易行,但对人体并非没有损害,因此绝大多数妇女术后身体都比较虚弱,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例如阴道流血、腹痛、腰背酸痛、周身乏力、发热、组织残留(器官损伤不在此列)等等。有些受术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不能康复,尤其是多次施行人流手术,或人流手术间距较短,素来体弱者,表现更为显著。这将直接危及到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关于人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目前西医对短期内腰背酸痛,腹痛,周身乏力等症只是听其自然恢复,对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有组织残留,或发热者,分别给以对症治疗,对组织残留者行二次刮宫。近年来中医也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报导,有些治疗泛围较局限,如福州台江医科所的“去痛饮”用于人流术后腹痛(陕西中医杂志,1984年);杭州第一医院的“完胞饮”用于人流术后淋漓十余日血未止者(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等。通常都是以治疗阴道流血者为多。对人流术后全身状态涉及较少,因此研制发明既照顾局部,又立足于全身状态,促进人流术后机体尽快恢复,系统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既可防治人流术后阴道流血、腹痛等局部症状,又可立足人流术后全身状态,促进机体恢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中药,并提供制造该药的方法,致使该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其特征是由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刺五加浸膏14~16、当归18~21、川芎11.5~13.5、桃仁8~11、干姜(炮)5.5~7.5、甘草5.5~7.5。(其中刺五加浸膏制造方法是将刺五加洗净烘干并粉碎成粗粉,加其重量7倍的75%乙醇,加热连续回流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将药液浓缩成浸膏,收膏率为5%)。
本发明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的制造方法,是经过下列步骤完成A、将刺五加浸膏加热至温热;B、将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C、将川芎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D、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
本发明从中医学角度对人流术后并发症进行了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人流术后常见的症状及体征,通过辩证分析认为,其机理是术后胞脉损伤,气血亏虚、虚中夹瘀。这主要是因手术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这种失调状态虽然有些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自然恢复,但人的体质不同,机体康复程度及时间也就不同,特别是多次人流或人流间距较短者更难如期恢复,甚至有时伴发其它疾病。为此本发明选择刺五加为君药,它既能对受术者机体起到补益作用,又能使机体内环境的失调尽快得以恢复;同时配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以祛瘀生新,既能使子宫创面迅速得以修复,又能使子宫加快复旧,诸药相合,既针对全身机能状态进行调补,又立足于局部积极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用上述方法制成胶囊,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制成粒丸、大丸片剂、冲剂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并且均为中国药典收载的无毒无副作用的药材,用药安全可靠。
2、药物剂量与成分恒定。
3、本中药三个临床单位进行了450例临床观察,其中观察组300例,对照组150例(空白对照100例,已知药对照50例),疗程3天,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有效率达97.67%,显效率达67.33%,各症状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症状有效率分别为阴道流血97.29%、腹痛99.19%、腰背酸痛97.14%、周身乏力及一般症状92.05%,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本中药确有补虚祛瘀、益气复元的作用,对人流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术后机体尽快康复。见表13~24。
4、此外,本中药还具有预防的作用。即本着中药“治未病”的原则,为预防和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进行了939例临床观察,其中观察组456例,对照组483例,观察术后腹痛、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机体恢复较快,其结果表明,本中药对预防和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见表9~12。
实施例11、取刺五加浸膏14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21克、桃仁10.5克、干姜(炮)5.5克、甘草5.5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3、取川芎13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
实施例21、取刺五加浸膏13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19克、桃仁11克、干姜(炮)7.5克、甘草7.5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
3、取川芎11.5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
实施例31、取刺五加浸膏16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18克、桃仁8克、干姜(炮)7克、甘草7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3、取川芎13.5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
实施例41、取刺五加浸膏15克加热至温热;2、取当归20克、桃仁10克、干姜(炮)6克、甘草6克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
3、取川芎12.5克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4、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
本中药的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本中药的混悬液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无论对大白鼠离体子宫或家兔原位子宫正常收缩曲线,均可出现张力上升,收缩振幅加大,此外,本药混悬液还有较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这些实验结果为本药防止或治疗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子宫复旧不佳及术后腰背酸痛、周身乏力等提供了药效依据。
毒理试验结果,未能找出小鼠全数死亡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因给药浓度和给药体积已至最大,因而未能测出小鼠口服本药混悬液LD50;小鼠口服本药混悬液的最大耐受量相当成人一次治疗量的520.8倍,相当于临床成人日治疗量的260.4倍。说明本药是安全的。
本药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对处方中川芎、当归、刺五加进行了定性鉴别,根据《中国药典1985年版》进行了胶囊项下的各项质量检查,均符合《药典》胶囊项下的有关规定,说明本中药(又称坤流康、人流康或复元胶囊工艺质量检查,均符合《药典》胶囊项下的有关规定,说明本药工艺规格、质量可控。
稳定性试验方法按新药(中药)胶囊剂稳定性试验要求,考核项目为“性状、鉴别、水份、崩解时限、卫生学检查”、室温放置考察二年,结果本品质量稳定,贮藏期可暂定二年。
在三批样品经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审核认为申报生产用药品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试验资料符合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经检验三批样品均符合新药申报资料所附“生产用药品质量标准”及“卫生部药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下面是各项具体的实验的报告结果一、主要药效学试验1、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本药由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妇科研究室提供,批号901120。装于胶囊中的六味药物,其中刺五加为浸膏,当归、桃仁、炮姜与甘草为群煎后的水煎膏;川芎为生药细粉。规格0.4g/粒,即每粒胶囊中含有0.4g药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六粒,一日2次。成人(50kg)一次治疗量为2.4g,日治疗量为4.8g。
(2)药品催产素注射液(10单位/ml),广州明兴制药厂生产;已烯雌酚注射液1mg/ml,北京向阳制药厂;醋酸,哈尔滨化工试剂厂生产;阿斯匹林,肠溶片,650mg/片,中美天津制药厂生产。
(3)试验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装于本药胶囊中的药粉,放入乳钵中,加适量吐温-80研匀后,边加水边研磨,制成一定浓度的本药药粉混悬液供试验用。经予试,25%本药药粉混悬液为其最大浓度。
(4)给药剂量按动物每公斤体重本药药粉重量计算。
(5)实验动物小白鼠昆明种系,大白鼠Wistar种,家兔日本大耳白,均由哈尔滨市工农动物养殖场供给。
2、方法与结果(1)“增做两项镇痛试验”A热板法选体重18-22g雌性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实验前将小鼠放在事先加热到55±0.5℃GJ-8401热板测痛仪的金属板上,以添后足作为痛反应的指标,记录自小鼠放日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潜伏期)作为痛阈的指标,筛选时,将过敏、迟钝或喜跳者剔除不用;选择潜伏期不超过30S小鼠供作实验用。
取经筛选可供实验用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药组按0.2d/kg剂量,每日给小鼠灌服阿斯匹林混悬液0.4ml(1ml-10mg)一次;实验组按1、2与4g/kg剂量每日给小鼠灌服5、10与20%本药药粉混悬液0.4ml/20g一次;空白对照组口服同体积水、连续四天,于第四天给药0.5、1、2、3与4h后,分别测定痛反应的潜伏期(痛阈值)。潜伏期延长超过60S不出现舔后足者表示有镇痛作用,按60S计。(并立即取出小鼠,防止烫伤足部而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进行t测验,结果见表1。
表1可见,一定剂量本药同阿斯匹林组,连续口服给药四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呈现量效关系。与阿斯匹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作用强度及持续作用时间上,阿斯匹林好于本药。
表1本药对小白鼠痛阈的影响(热板法)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1与阿斯匹林组比较△>0.05另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本药中剂量组(2g/kg);本药大剂量组(4g/kg),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一次,于给药0.5、1、2、3h后,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结果表明,两个剂量组口服灌胃一次给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
B、醋酸扭体法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5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按0.2g/kg剂量每日给小鼠服阿斯匹林混悬液0.4ml(1ml=10mg)作为阳性对照药组,按1、2与4g/kg剂量每日给小鼠灌服5、10与20%本药药粉混悬液0.4ml/20g一次,作为低、中、高三个剂量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口服同体积水,连续四天。第四天给药后30min,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20g,以后肢伸展,腹部收缩和躯体扭曲为疼痛指标,记录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后15min内小鼠因疼痛而产生的扭体次数。t测验比较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列入2。
表2本药对小鼠疼痛作用的影响(醋酸扭体法) 从表2结果可知,腹腔注射醋酸后可引起小鼠腹腔疼痛,出现扭体反应。一定剂量的本药有显著抑小鼠出现的疼痛反应,其中中、高剂量组及阿斯匹林组有明显镇痛作用,但小剂量组作用不明显。
(2)“采用肠胃给药重做在体子宫试验”用原位子宫悬垂法实验。选用体重2-2.5kg未孕健康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作为低中高三个剂量实验组。家兔用戌巴比妥钠25mg/kg静脉麻醉,仰位固定,剪去手术部毛。在下腹部切4-5cm长切口,打开腹腔,找出一侧子宫角,轻轻剥离周围组织,并用温乐氏液冲洗干净,在其中点用连有棉线的蛙心夹轻轻夹住,棉线穿过特制的玻璃筒与肌力换能器相连。将子宫套管下端与腹壁切口扎牢,使子宫浸泡于加温到38℃的低钙乐氏液中(1/4正常钙量)。静止负荷3-5g,稳定20-30min,待所描记的子宫活动恒定时,开始实验。1、按0.3、0.6、1。2g/kg剂量给家兔口服灌胃6.25、12.5与25%本药药粉混悬液1.2ml/kg。于给药1h后,记录30min子宫收缩情况,进行给药前后自身对比,结果表明,未明显观察到在体子宫收缩情况,进行给药前后自身对比,结果表明,未明显观察到在体子宫收缩频率加快,振幅加大及子宫活动力(频率和幅度的乘积)增强等兴奋作用。但仅见大剂量组在增强原位子宫活动力之作用趋势。2、采用局部给药,即先将套管内的液体吸出,再加入3mg/ml的本药,观察记录30min。4例动物,首次给药后,换液冲洗数次,再重复给药1次。结果表明,给药后1-4min内,未孕家兔在体子宫可出现兴奋作用,表现为宫缩张力增加,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一般持续15min左右逐渐减弱。
(3)对正常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实验前24小时,取雌性未孕大鼠30只,体重180-220g,按0.2mg/100g体重皮下注射已烯雌酚,人工地促使动物处在动情前期或动情期,以提高子宫对药物的敏感性,实验时将大鼠击毙,迅速剪开腹腔,轻轻剥离子宫周围脂肪组织,剪取子宫约长2cm,立即置于盛有洛氏液的玻璃器皿中,小心清除残留的结缔组织和脂肪,阴道结轧并固定于盛有洛氏液小小槽的L形通气管小钩上,另一端与肌力换能器相连,恒温水浴保持工作温度在37±0.5℃,并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O2,60-80个气泡/分。记录一段正常收缩曲线后,加入不同药物,观察给药前后子宫收缩的频率、幅度和子宫活动力(频度和幅度的乘积),并进行给药前后自身对比,结果列入表3与

图1。
表3本药对正常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X±SD) 注与给药前比较*P<0.05**P<0.01
从表3可知,本药中、高剂量(2与4mg/ml)与催产素(10mu/ml)作用10分钟对正常子宫平滑肌收缩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与给药前比较,收缩的频率和活动力显著增加,而加生理盐水对收缩无明显影响。
3、结论本试验结果得知给小鼠连续口服灌胃人流康和阿斯匹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显著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呈现量效关系,但一次口服灌胃给药,未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
本药和催产素显著增加正常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和子宫活动力;局部给药可使未孕在体子宫收缩张力增加,振幅加大,频率加快,但一次口服灌胃给药,未见家兔在体子宫收缩频率,张力增加等作用,但仅见大剂量组本药有增强原位子宫活动力之作用趋势。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口服本药有镇痛及对正常动物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有兴奋作用,为临床应用本药提供了一定药效实验依据。
(1)药品与仪器本药(坤流康、人流康或复元胶囊)延寿制药厂(批号881001、881011、881108),为报生产时作稳定性试验的留样。
川芎、当归、刺五加对照药材、阿魏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异秦皮定对照品自制,m·p148-149℃色谱纯,紫外光谱λmax342nm,红外光谱(KBr压片)与文献报道一致。
CS-91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LB-28型崩解时限测定仪上海黄海制药厂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试剂均为分析纯(2)试验按本药(胶囊)质量标准检验(修改鉴别项并增加含量测定)同时做卫生学检查,从1992年11月21日至1993年4月5日,对原稳定性实验研究的三批样品,又补充了四个月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见表4。
(3)结论本品在检验期质量稳定,贮藏期维持原定二年。
根据药审办的意见,“在质量标准中补充含量测定后,稳定性研究九应增加含量测定的考核。”为此我们从1992年11月21日-1993年4月5日,对原稳定性试验研究的样品,又补充了四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现将稳定性试验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三、本药药品质量标准(鉴别、含量测定等)(1)鉴别A、取本品内容物约2g,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ml,作为供试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约1ml的对照药材溶液,并取异秦皮定对照品用氯仿制成每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氯仿-醋酸乙酯-甲醇(10∶1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B取本品内容物约2g,加乙醚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川芎、当归对照药材各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并取阿魏酸对照品制成每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冰醋酸(6∶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新制的1%FeCL3和1%铁氰化钾(1∶1)的混合水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6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异秦皮定对照品5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氯仿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异秦皮定0.5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2g,(同时另取本品内容物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为止,将提取液(必要时适当浓缩)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氯仿少量多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提取液中,并加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供试品溶液4μl,交叉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氯仿-醋酸乙酯-甲醇(10∶1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于365nm紫外灯下定位,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用薄层扫描仪进行荧光线形扫描,扫描条件激发波长374nm,发射波长500nm;狭缝8.0×0.4mm;扫描速度40mm/min;纸速20mm/min,散射参数SX=3;扫描方式反射速度40mm/min;纸速20mm/min,散射参数SX=3;扫描方式反射式线形扫描。根据对照品与供试品积分值,用外标二点法计算含量。
本品内容物按干燥品计算,含刺五加按异秦皮定计,不得少于0.3mg。
(3)鉴别与含量测定的起草说明A、鉴别异秦皮定为刺五加中的特有成分,故本鉴别实验检查有无异秦皮定做为确认刺五加的存一与否。薄层色谱试验结果供试品有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斑点位置和颜色一致的荧光斑点,而不含刺五加的阴性液则无此斑点,证明供试品中含有刺五加,而该鉴别为专属性的鉴别。
薄层色谱证明供试品中含有阿魏酸,而当归、川芎中均含有此成分,经查阅文献及多次试验,两者的其它成分2类似,不易区别,故阴性液均去掉两者。本鉴别可做为鉴别阿魏酸的专属性鉴别。
B、含量测定本品为复方制剂,由六味药组成,其中刺五加为君药,有健脾益气,补肾安神的功效。药理试验及临床观察都证实刺五加有显著提升白细胞的作用,祖国医学称之为扶正固本药。异秦皮定为刺五加中有效成分之一,且为刺五加中的特有成分,故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异秦皮定含量来控制本药(胶囊)的质量,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灵敏,精密度较高。
C、仪器药品CS-91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
异秦皮定对照品自制m·p148-149℃色谱纯,紫外光谱λmax342nm,红外光谱(KBr)压片与文献报道致。
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粒度10-40μ)。
试液均为分析纯。
D、薄层扫描(A)分离取硅胶G用0.3%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制成厚度为0.30mm的20×20cm薄层板,阴干后,100℃活化半小时,用微量注射器点样2-4μl,以环已烷-氯仿-醋酸乙酯乙酯-甲醇(10∶10∶5∶2)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取出,晾干,于365nm紫外灯下定位。
(B)薄层扫描条件按文献方法选定发射波长500nm,绘制荧光激发光谱,λ388nm峰强而尖,λ375nm较钝,λ330nm弱尖。为了提高重现性,故选择λ375nm为激发波长。尝试法选择发射波长(复合滤光片),λ450nm,λ500nm最佳,因检测灵敏度足够,故选择截止波长大的λ500nm滤光片,以最大限度的截止反射光和杂散光的通过。扫描条件为激发波长375nm,发射波长500nm,狭缝8.0×0.4nm,扫描方式为单波长反射式线形扫描,扫描速度为40mm/min,纸速为20mm/min。散射参数SX=3。
(C)标准曲线的绘制取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异秦皮定对照品约5mg,精密称定,用氯仿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1.00,2.00,3.00,4.00,5.00μl,间隔2cm依次点于同一薄层板上,按分离项下方法操作,按扫描条件进行荧光扫描,得出异秦皮定的量在0.05μg-0.25μg之间与积分值成线性,回归方程为Y=3.8004X+0.0563,相关系数Υ=0.9970,由于直线不经过原点,故采用外标二点法测定含量。
(D)稳定性试验于硅胶G薄层板上,点异秦皮定对照品溶液2μl,展开,取出,晾干(约20’)按扫描条件,每隔5’扫描1次,特续1hr,结果基本不变,稳定性良好,见表5。
表5 (E)样品提取时间的确定取样品约20g置索氏提取器,加适量氯仿连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约6hr),弃去提取液,剩余样品再加适量氯仿连续回流后,提取液浓缩,与异秦皮定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展开,取出,晾干,于365nm紫外灯下检视,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无斑点,且进行荧光扫描,结果此处无吸收,证明已提净。
(F)加样回收实验取本品内容物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异秦皮定对照品溶液(0.05mg/ml)12.5ml,挥去氯仿,同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适量连续回流至无色,提取液适当回收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作为加样混合液,另取同批样品2g,精密称定,同法制成样品液。按上法制备加异秦皮定对照品溶液10.0ml和7.5ml的两组供试液,各做2份。在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相距2cm分别点混合液4μl,样品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4μl,展开,取出,晾干,按扫描条件进行扫描,用外标二点法计算,3组加样回归率如表。
表6 注加样方法按“中药新药质量标准技术要求指南(讨论稿)”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2.11。
7)精度测定取同批(901103)供试品,按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试验,取硅胶G板6块,每块板交叉点供试品液4μl,对照品液2μl、4μl,各3份,重复薄层荧光扫描6次,用外标二点法计算,供试品含量及精密度见表7。
表7 8)供试品中异秦皮定的测定取本品内容物2g,精密称定,(同时取样测水份)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适量连续回流至无色(约6hr),提取液适当回收氯仿并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共制备10批样品液,每批2份。
在硅胶G板上分别点供试品液4μl,对照品液2μl、4μl,各3份,展开,晾干,同2)项方法操作,进行荧光扫描,用外标二点法求出每克内容物中异秦皮定的含量,结果见表8。
表8 据上述测定结果,按干燥品计算每克内容物中含刺五加按异秦皮定计,不得少于0.30mg。
药理作用本品经动物抗疲劳试验,结果见其可延长游泳时间有抗疲劳的作用,另外对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和家兔在体子宫具有增强收缩频率和幅度的效应。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血、活血祛瘀。适用于人流术后气虚血瘀所致阴道流血,血色紫暗或有血块,小腹疼痛按之不减,腰背酸痛、自汗、心悸气短、舌淡、兼见瘀点,脉沉弱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六粒,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疗程三天,或遵医嘱。
规格每粒装0.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使用期限暂定一年半。
四、939例临床观察实验我们通过术后随访进行临床观察,于1985年分别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和哈市妇产医院共观察939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服药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6例,对照组483例,均为妊娠70天之内,要求中止妊娠的健康育令妇女或无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对照组中165例为空白对照,318例为已知药对照(术后应用益母丸加土霉素)。
服药方法、用量术后当晚开始服用刺五加生化汤制剂(本药),每次六粒,连服三天。
疗效判定(1)、分别进行两组术后腹痛、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的统计分析,观察组应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为有效。
(2)、以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做总体疗效判定,观察组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有效。
临床随访观察结果(1)、术后2周内随访观察,阴道流血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9表9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2)、术后2周内随访,观察组腹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见表10
表10术后腹痛情况 注术后腹痛均较轻,为隐隐作痛,无一例腹痛较重者。
(3)、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对351例观察组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其中97例既往有人流史,通过观察组内自家对照结果,观察组人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既往有人流史者。见表11表11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观察组与既往人流自家对照
注人流术后并发症指(1)、阴道流血三天以上且超过月经量;或阴道流血量不多但时间超过2周者;(2)、有组织残留行2次刮宫者;(3)、术后三天内有发热者;(4)、腹痛超过一周,或腰背酸痛超过2周,或周身乏力等半月未能恢复。前三项中有一项或第四项中有2种症状者,即诊为人流术后并发症。
(4)、术后2周全身状态恢复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腰背酸痛及周身乏力等症的出现率可以看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2表12省中医研究院术后全身状态随访情况 注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指一周以上尚未恢复者。
(5)、对两组中出现术后并发症者,均用本方药治疗,一般连服3~6天多可治愈。
根据以上临床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用中药确实起到了良好的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可以做为术后常规予防及治疗手段。
五、450例人流术后临床观察实验450例人流术后并发症患者均为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后发生本病到门诊就诊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46岁,按症状统计,其中阴道流血387例、腹痛354例、腰背酸痛216例、周身乏力及一般症状477症次,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观察组(复为胶囊组)100例,B组为已知药对照组(益母膏组)50例(只按排在两单位),C组为空白对照组(安慰剂组)100例。其它为复元胶囊扩大观察组200例(A+组)故复元胶囊实际共观察300例。
给药方法及剂量A组、A+组口服1号药(复元胶囊),每次6粒,每日服2次;B组口服2号药(益母膏),每次10克、每日服2次;C组口服3号药(安慰剂胶囊),每次6粒,每日服2次。
A组、A+组、C组采用双盲法;B组采用单盲法。
疗程三天。
临床观察(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总体疗效对比及症状疗效对比,结果各项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详见表13~19)总体疗效(1)病情与疗效见表13表13 (2)总体疗效对比见表14表14
A、B两组间比※t=3.61P<0.01A、C两组间比t=12.35P<0.01※B组50例为两个单位观察总数,故计算P值时,取这两个单位A组观察总数(60例)与B组进行组间比。
症状疗效见表15~18(1)阴道流血疗效对比A、B、C三组中有阴道流血症状者分别为80、45、84例,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1。(见表15)表15
A、B两组间比※t=2.79P<0.01A、C两组间比t=10.64P<0.01(2)腹痛疗效对比A、B、C三组中有小腹痛症状者分别为89、37、69例,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1。(见表16)表16 A、B两组间比※t=3.01P<0.01A、B两组间比t=10.87P<0.01
(3)腰背酸痛疗效对比A、B、C三组中有腰背酸痛症状者分别为50、20、56例,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1。(见表17)。
表17 A、B两组间比※t=4.93P<0.01A、C两组间比t=8.98P<0.01(4)周身乏力及一般症状疗效对比A、B、C组中出现周身乏力及一般症状分别为112、53、122症次,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1。(见表18)。
表18
A、B两组间比※t=5.59P<0.01A、C两组间比t=11.71P<0.01※B组为两个单位所观察50例中出现相应症状的例数或症次,故计算P值时,取这两个单位A组所观察60例中相应数据进行组间比。
(二)本药治疗300例疗效统计总体疗效统计(1)病情轻重分布见表19。
表19 (2)总体疗效见表20。
表20
表20说明本药对不同病情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愈率则提示病情轻度者明显高于病情中度、重度者(P<0.05)。
2、症状疗效统计见表21~24表21阴道流血疗效统计 表22腹痛疗效统计
表23腰背酸痛疗效统计 表24周身乏力及一般症状疗效统计 A组与A+组间比,各症状疗效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语(1)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人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病机主要是因手术损伤胞脉、受术者机体内环境突然改变,导致气血亏虚、虚中夹瘀的结果。因此,补虚祛瘀、益气复元是治疗的关键。通过300例临床观察表明,本中药确有补虚祛瘀、益气复元之作用,治疗人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其有效率为97.67%,显效率为67.33%。
(2)对450例人流术后常见并发症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临床观察,其中观察组100例(此外还扩大观察200例),空白对照组100例,已知药对照组50例。通过各组间总体疗效、症状疗效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本着中医“治未病”的原则,我们临床用“本中药”做为人工流产术后常规用药,以预防人流术后常见并发症,曾进行939例临床观察(见附件1~2)。疗程三天,半月后随访,观察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人流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作为治疗药,我们也规定了与预防用药相同的三天为一疗程,因此对病情较重者,因疗程较短而治愈率较低。适当延长疗程,可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4)应用本中药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本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六、本药急性毒性试验本药系我院妇科研究室科研人员研制。本品由刺五加、当归、川芎等六味中药组成,为了保证用药安全,进行了本药急性毒性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实验材料1、装于空胶囊中的六味药物,其中刺五加为浸膏,当归、桃仁、炮姜、甘草为群煎后浓缩的绸膏,川芎为细粉。由本院妇科研究室提供。
2、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二次,每次六粒、每粒胶囊含0.4g药粉,成人一次治疗量为2.4g,日治疗量为4.8g。
3、试验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装于本药胶囊人的药粉,放入乳钵中,加适量吐温-80研匀后,边加水边研磨,制成一定浓度胶囊药粉混悬液。给药剂量按每公斤体重药细粉计算。
4、实验动物小鼠昆明种,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动物室供给。
方法与结果1、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1)预备试验通过予试验初步找出0%和1005死亡的剂量范围。每次试验分三组,每组3只动物,各组剂量按等比级数安排,其予试结果未找出100%死亡的剂量或最大耐受量。
(2)正式试验选18-22g健康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一次口服灌胃给药,剂量按等比级数安排,最高剂量组给予动物能够接受的最大浓度下的最大体积的剂量,给药后观察七日内总死亡率并注意记录毒性反应情况,其结果列入表25。
表25 从表25可见,按-25g/kg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50%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七日内无一只小鼠死亡,给药前后亦未观察到小鼠任何毒性反应,其饮食活动均正常,因给药浓度和给药体积已至最大,无法再增加,因而未能测出小鼠口服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LD50。
2、按《新药审批办法》有关“新药中药药理毒理研究技术要求补充说明”要求,中药制剂如因药物浓度或给药体积过大,无法测出LD50时,可给予动物能构接受的最大浓度下的最大体积进行急性毒性测定,并可在24小时内口服多次(2-4次)以观察短期内(七日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选取1g-22g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在24小时内给小鼠口服50%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3次,间隔6小时,每次1.0ml/只,24小时3次药物累计量为75g/kg,连续观察七天,无一只小鼠死亡,亦未观察到小鼠有毒性反应。
3、限度试验已知成人一次治疗量为2.4g,我们把给小鼠口服最大浓度下的最大体积的剂量25g/kg作为小鼠的最大耐受量,由此算出小鼠口服本药胶囊中药粉混悬液的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成人一次治疗量倍数= (25g/kg)/(2.4g/50kg) =520.8(倍)的其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日治疗量的倍数= (25g/kg)/(4.8g/50kg) =260.4(倍)
小结讨论1、本试验结果表明,由本院妇科研究室提供的复元胶囊,其药粉混悬液,经口服给药途径急性毒性未测出。试验结果未能找出100%死亡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因给药浓度和给药体积已至最大,因而未能测出小鼠口服复元胶囊药粉混悬液的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成人一次治疗量的520.8倍,相当于临床成人日治疗量的260.4倍,说明口服给药途径是安全的。
2、《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急性毒性试验“要用两种以上给药途径,溶于水的药物应当测定静脉注射的LD50”。《新药(中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补充说明》还规定“有的制剂无法通过注射途径(皮下、腹腔或静脉注射)给药时,可考虑只用胃肠道给药”。本药“复元胶囊”的其药粉混悬液(因含川芎生药细粉),因而,急性毒性试验仅采用了口服灌胃的给药途径。
七、本药长期毒性试验对本药胶囊进行了长期毒性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实验材料1、样品来源装于空胶囊中的六味药物,其中刺五加为浸膏;当归、桃仁、炮姜、甘草为群煎后浓缩的绸膏;川芎为细粉。本品由延寿制药厂制备、提供。选试批号920304。规格;每粒胶囊含0.4g药粉。
2、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2次,每次6粒。成人一次治疗量为2.4g,日治疗量为4.8g。
3、试验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装于本药胶囊中的药粉,放入乳钵中,加适量吐温-80研匀后,边加水边研磨,制成一定浓度的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给药剂量按每公斤体重药粉计算。经预试25%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为其最大浓度。
4、实验动物Wistar纯种大白鼠,由哈尔滨动物养殖中心供给。
实验方法1、实验周期参考推荐临床试验的用药持续时间考虑,本试验周期为30天。
2、动物、分组选取90~110g健康大白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雌雄各10只。第一组为空白对照组;第二、三、四组分别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给药组。
3、剂量、给药途径低剂量组按0.58g/kg剂量(成人日治愈疗量×6倍)每日给大鼠口服灌胃6.25%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0.92ml/100g一次,连续30日。
中剂量组按1.15g/kg剂量(成人日治疗量×12倍)每日给大鼠口服灌胃12.5%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0.92ml/100g一次,连续30日。
低剂量组按2.30g/kg剂量(成人日治疗量×24倍)每日给大鼠口服灌胃25%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0.92ml/100g一次,连续30日。
空白对照组灌服同体积水。
4、观察指标一般体征、体重、进食量、外观、形为,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重要器官的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各组动物均喂饲统一制备的基础饲料。试验进行30日。在试验前和试验后(30日)称一次大鼠体重,并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数、白细胞(WBC)总数、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与血清尿素氮(BUN)。之后断头处死一半动物。首先,对各组织器官进行较全面的肉眼尸检,其次,按常规处理方法,取动物肝、心、脾、肺、肾、胃肠、卵巢、睾丸、肾上腺第,用10%福尔马林固定,进行光镜病理组织学检查。
实验结果1、一般状态及生长发育低、中、高三种剂量的本药胶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动物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各组间饲料利用相比也无显著差异。
2、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其试验结果见表26。
表26说明,试验前与试验30天后,各组动物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给药各组之间,尤其低、中、高三种剂量本药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给药各组之间,尤其低、中、高三种剂量本药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与白细胞总数均无显著差异。
3、血液生化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试验,结果列入表2。
表27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本药胶囊组,给药前后,其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
表26复元胶囊给药前后大鼠体重测定及血液学检查结果
表27本药胶囊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4、病理组织学检查试验30天后,剖取一半动物心、肝、脾、肺、肾、小肠、胃、脑、卵巢、睾丸、肾上腺等,用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浸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脏器在显微镜下的毒性病理改变,其结果各脏器未见毒性病理改变。
小结讨论1、本试验将本药胶囊中药粉加水制成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经口服途径给药,以灌服常水作为空白对照,按《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等规定,对延寿制药厂制备,提供本药胶囊(送试批号920304)做了长期毒性试验,其结果如下30天大白鼠长期毒性试验说明,动物一般状态、生长厂育。血液学检查、低、中、高三种剂量本药胶囊组与空白对高三个剂量组对动物心、肝、脾、肺、肾、小肠、胃、脑、卵巢、睾丸等未见毒性病理改变。
2、“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指出“在试验过程中,高剂量组应有部分动物出现毒性反应死亡(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为了达到此方面要求,我们曾试图提高本药胶囊药粉混悬液浓度,但经试验未能达到此目的,为此,本试验高剂量组为成人日治疗量×24倍。
3、“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动物试验连续给药期必须为临床试验给药期的三至四倍”。本药胶囊临床试验的用药期为1-3天,那么毒性试药给验期应为二周,为了用药安全,本长期毒性试验周期为30天。因本试验连续用药30天未产生毒性反应,所以未进行狗的长期毒性试验。
本药胶囊长期毒性试验病理检查结果一、实验材料1、供试品本药胶囊由延寿制药厂制备、提供。(收试)批号920304。
2、实验动物Wistar纯种大白鼠,由哈尔滨动物养殖中心提供,共88只,每组20只,雌雄各10只。
3、分组、剂量低剂量组0.58g/kg(成人日治疗量×6倍)。
中剂量组1.15g/kg(成人日治疗量×12倍)。
高剂量组2.30g/kg(成人日治疗量×24倍)。
空白对照等容量生理盐水。
按上述剂量每日给大鼠口服灌药一次,连续30日。
二、病理结果于末次给药后24h,以断头法处死各组一半动物,解剖每只动物,检查各脏器,进行肉眼尸检未发现有病变组织。按常规法取出动物心、肝、脾、肺、肾、胃肠(包括空、回肠)、脑、卵巢、睾丸、肾上腺,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浸蜡,切片,HE染色,观察本药对各脏器的毒性病理改变。通过光镜观察,复元胶囊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心、肝、脾、肺、肾胃肠、脑、卵巢、睾丸、肾上腺各脏器未见毒性病理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其特征是由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刺五加浸膏14~16、当归18~21、川芎11.5~13.5、桃仁8~11、干姜5.5~7.5、甘草5.5~7.5。
2.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完成A、将刺五加浸膏加热至温热;B、将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洗净烘干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30(70℃时测)的浸膏;C、将川芎洗净烘干,粉碎成最细粉;D、将上述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的滤液浓缩相对密度为1.24~1.30(70℃测)的浸膏与温热的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均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100粒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药主要由刺五加浸膏、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炮)、甘草六味药组成,将当归、桃仁、干姜(炮)、甘草酌予碎断,然后与刺五加浸膏及川芎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分装成胶囊。本药对人流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450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7.67%。
文档编号A61K9/48GK1101565SQ9410242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孝莹 申请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