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51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输入人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
通常给病人输液时常采用的输液器由双腔针座、输液管、马非氏滴管、调节器、终端过滤器及进气管构成。这种输液器功能单一。当配制输液药物时,需使用另外的注射器进行溶药、加药及加压。由于所用的注射器暴露在空气中,护理人员操作时繁琐,易造成污染。又由于终端过滤器中间部位膨大,使用中容易空气栓塞。难以避免气泡随药液进入人体血液内循环,给病人带来危害,很难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它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及药瓶瓶盖处的杂质,可防止气泡及微粒进入人体血液中循环,以保证使用安全。
其解决方案是气囊一端带有调节器的连接管与双腔针座连接。而气囊另一端连接管上依次装有调节器及注射针头,于连接管的注射针头处套装有与大气相通的保护套,在保护套内及靠近注射针头处的连接管内分别设置有过滤层。输液时,调节器处于开启状态,可作为输液进气管,并通过过滤层过滤空气。溶药、加药、加压时,通过交替开启,关闭气囊两端连接管上的调节器及对气囊施加压力,利用气囊内形成的正、付压及虹吸现象,来完成加压、进气、溶药及加药工作,并由连接管内的过滤层过滤药瓶瓶盖处的杂质。
由于气囊一端的连接管与双腔针座连接,其另一端连接管的顶端注射针头处套装有与大气相通的保护套,在该连接管及保护套内分别设置有过滤层。所以它能够使溶药、加药、加压及进气均在密封式的内环境中进行,可减少污染,节省配套使用的注射器,并能连续使用。同时,能有效地过滤杂质及空气,可防止气泡及微粒进入人体血液中循环,使用安全可靠,且操作方便,造价低、多功能。还可以通过气囊加压,加快输液速度,以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
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为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带有刻度的气囊(5)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可插入输液瓶(1)内的双腔针座(2)的一腔管连通,在连接管(4)上装有调节器(3)。气囊(5)另一端与连接管(6)连通,在连接管(6)上依次装有调节器(7)及注射针头(9),并在靠近注射针头(9)处的连接管(6)内腔设置有过滤层(8),过滤层(8)由微孔过滤膜制成,保护套(10)套装在连接管(6)的注射针头(9)处,且与大气相通。并在保护套(10)的顶端内腔装有由微孔过滤膜制成的过滤层(11),输液针头(16)通过带输液调节器(15)的输液管(14)、马非氏滴管(13)及输液管(12)与双腔针座的另一腔管相通。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包括双腔针座及与其连接的进气管,输液管、马非氏滴管、调节器、终端过滤器及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气囊(5)带有刻度,其一端的连接管(4)与双腔针座(2)的一腔管连接,连接管(4)上有调节器(3),而气囊(5)另一端的连接管(6)上有调节器(7)及注射针头(9),并于连接管(6)顶端套装有与大气相通的保护套(10),在保护套(10)内装有过滤层(11),而在连接管(6)内腔靠近注射针头(9)处装有过滤层(8)。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多功能输液器,由于它在与双腔针座连接的气囊两端连接管上各装有调节器,而在气囊一端连接管的顶端套装有保护套,并在该保护套及连接管内设置有过滤层,所以它能够使溶药、加药、加压及进气均在密封式的内环境中进行,可减少污染,节省配套使用的注射器,并能连续使用。同时,能有效地过滤杂质及空气,可防止气泡及微粒进入人体血液中循环,使用安全可靠。并且本装置操作方便,造价低,多功能。
文档编号A61M5/165GK2180272SQ9420345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3日
发明者程力利 申请人:程力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