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64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
注射针是一切医疗单位的注射时广泛采用的器具之一,由于它是与人体皮下和血液直接接触的器具,因而也是传染各种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甲肝、乙肝,爱滋病等。虽然一些大中医院采用了抽血用一次性针头,但在广大农村和小医院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注射或打点滴时用的针头并非一次性针头,而采用的是消毒后重复使用的方法,但有时因消毒不彻底,仍难免不带菌。所以,人们采用了一种防护方式,参见图9,即在针头50外部扣套一个硬质防护套40,用时拔掉,用后套上,以防止针头与人体或周围其它器物的接触,以降低对使用者和医护人员的因刺伤而导致的传染疾病的发生率。但由于针头是一个细长杆体,在套装护套时仍要小心谨慎,否则也会将手刺伤,另外,不易快速准确地进行套合。此外,因护套与针管前端为活动套插的可分离式,故套合后仍易碰脱或应保护不慎而丢失,再加上使用效果不理想,故不能全面推广使用。所以,因针头而感染的事故仍频频发生。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不易丢失的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针管前段与后护座套卡连接,后护座的前部与前护罩活动套装,在后护座与前护罩之间套兜有一伸缩式橡胶套,针头通过后护套和前护罩中心的针孔呈外探状,在前护罩前段套有护套,通过推拉前护罩,则可使套围在前护罩和后护座之间的橡胶套沿轴向拉伸或自动缩回,使与橡胶套连接的前护罩沿针头轴向进行伸缩,以使外露针头可被包复或收藏在前护罩之内。以保证操作过程及使用完毕后的安全性。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1.具有遮护针头和按需脱露针头的作用,可达到确保安全防护的目的。
2.因前护罩和后护座之间套有可伸缩的弹性橡胶套,故活动的前护罩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遮护针头时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遮护针头时动作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6组合后的结构剖面图。
图8是图7中遮护针头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现有针头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
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有一硬质防护套40,其特征在于与硬质防护套40活动套插的是一前护罩10,在前护罩10与针筒60前部61相插连的后护座30之间套兜有弹性套20,弹性套20的两端分别卡嵌在前护套10下部的沟槽16和后护座30的沟槽35内,前护罩10中心开设有与针头活动插放的针孔11,后护座30中部开设有与针头插装的穿孔31。参见
图1和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与针筒60的前部61相插连的后护座30下段为一下敞口的中空段32,中空段32上部有一沿径向外凸且向下翻卷的翻边34,翻边34下侧面开设有与弹性套20相兜卡的沟槽35,翻边34上段为一中心开有穿孔31的套护段,与后护座30的套护段相吻扣套装的是一带有中空内腔12的阶梯形锥状前护罩10,前护罩10的下部为敞口状并设有沿径向外凸且向上翻卷的翻边15,翻边15上侧面开设有与弹性套20另一端兜卡的沟槽16,前护罩10的顶面中心开有与针头50活动插放的针孔11,前护罩10的顶部内侧有一下凸凸柱13,凸柱13与前护罩10的内周壁之间有一卡放针尖51的环形上凹环槽14。参见
图1、图5和图6套兜于前护罩10下部沟槽16和后护座30中部沟槽35之间的弹性套20为一环筒状弹性套膜,环筒状弹性套膜的上下环沿处均有一套兜加强环棱21,加强环棱21与前护套10下部和后护座30中部的环形翻边15和34上的环状沟槽16和35相兜嵌。参见
图1至图5前护罩10下部沟槽16和后护座30中部沟槽35是由对称状的间断形翻边15和36形成的对称状间断形沟槽构成,套兜于间断形沟槽16和35之间的弹性套20为两个或四个相对应的独立的弹性套环构成。参见图6至图8后护座30的中空段32下环沿设有沿径向外凸的并与针筒60的上段61的环腔63内螺纹631相拧卡的凸牙33,后护座30的中空段32为与针筒上段61的环腔63中心的插合段62形状相吻合的锥柱形内腔。参见
图1至图4前护罩10下部和后护座30的间断性沟槽16和35的两侧面设有与套环20相套卡的V形内凹卡沟161和351。参见图6图5所示结构中的后护座30是针对另一种无环腔63的针筒而设计的,因此它的中空段32下环沿有凸牙33,而其它部位结构均与图4所示的后护座形状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参见图2至图4,当欲进行注射时,医护人员可先将硬质防护套40取下,使注射针50外露供注射,待注射完毕后则将前护罩10由下向上推拉,使弹性套20上伸展开,直至拉至如图4所示状态,即使针头50及针尖51完全被遮护起来,故不会发生刺伤人手的问题,而且可通过后护座30的旋拧或抽拔,达到与针筒60分离的目的。
权利要求1.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有一硬质防护套(40),其特征在于与硬质防护套(40)活动套插的是一前护罩(10),在前护罩(10)与针筒(60)前部(61)相插连的后护座(30)之间套兜有弹性套(20),弹性套(20)的两端分别卡嵌在前护套(10)下部的沟槽(16)和后护座(30)的沟槽(35)内,前护罩(10)中心开设有与针头活动插放的针孔(11),后护座(30)中部开设有与针头插装的穿孔(3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针筒(60)的前部(61)相插连的后护座(30)下段为一下敞口的中空段(32),中空段(32)上部有一沿径向外凸且向下翻卷的翻边(34),翻边(34)下侧面开设有与弹性套(20)相兜卡的沟槽(35),翻边(34)上段为一中心开有穿孔(31)的套护段,与后护座(30)的套护段相吻扣套装的是一带有中空内腔(12)的阶梯形锥状前护罩(10),前护罩(10)的下部为敞口状并设有沿径向外凸且向上翻卷的翻边(15),翻边(15)上侧面开设有与弹性套(20)另一端兜卡的沟槽(16),前护罩(10)的顶面中心开有针头(50)活动插放的针孔(11),前护罩(10)的顶部内侧有一下凸凸柱(13),凸柱(13)与前护罩(10)的内周壁之间有一卡放针尖(51)的环形上凹环槽(14)。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套兜于前护罩(10)下部沟槽(16)和后护座(30)中部沟槽(35)之间的弹性套(20)为一环筒状弹性套膜,环筒状弹性套膜的上下环沿处均有一套兜加强环棱(21),加强环棱(21)与前护套(10)下部和后护座(30)中部的环形翻边(15)和(34)上的环状沟槽(16)和(35)相兜嵌。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护罩(10)下部沟槽(16)和后护座(30)中部沟槽(35)是由对称状的间断形翻边(15)和(36)形成的对称状间断形沟槽构成,套兜于间断形沟槽(16)和(35)之间的弹性套(20)为两个或四个相对应的独立的弹性套环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护座(30)的中空段(32)下环沿设有沿径向外凸的并与针筒(60)的上段(61)的环腔(63)内螺纹(631)相拧卡的凸牙(33),后护座(30)的中空段(32)为与针筒上段(61)的环腔(63)中心的插合段(62)形状相吻合的锥柱形内腔。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护罩(10)下部和后护座(30)的间断性沟槽(16)和(35)的两侧面设有与套环(20)相套卡的V形内凹卡沟(161)和(3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针用安全防护装置,针管前段与后护座套卡连接,后护座的前部与前护罩活动套装,在后护座与前护罩之间套兜有一伸缩式橡胶套,针头通过后护套和前护罩中心的针孔呈外探状,在前护罩前段套有护套,通过推拉前护罩,则可使套围在前护罩和后护座之间的橡胶套沿轴向拉伸或自动缩回,使与橡胶套连接的前护罩沿针头轴向进行伸缩,以使外露针头可被包覆或收藏在前护罩之内,以保证操作过程及使用完毕后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M5/32GK2187469SQ9420516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4日
发明者苏展和, 苏益贤, 苏谊晏 申请人:苏展和, 苏益贤, 苏谊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