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20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指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现有的各种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种类较多。单臂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它是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等构成,其结构比较简单,轴向作用力较差。双边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克氏针穿过组织,对皮肤损伤大。而半环式外固定器,对机体固定牢固,稳定性好,但体积较大,笨重不利于病人休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各种位置和角度,带负荷对骨折进行机械调整,有利于病人休息和早期活动,从而达到复位与固定同步的组合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构成。持针变位装置为针座上套有斜套经摩擦垫由螺帽装固在弧形支架板上,上、下各一套,斜套间装克氏针,弧形支架板中部经摩擦变角滑块、摩擦定位垫由锁紧螺栓固定在连杆组件上。
连杆组件结构为旋转调整幅内装有一端有限位销的导向杆,并由位置限位销限位,旋转调整幅套在调整本体上,由锁紧定位螺钉定位,持针变位装置分别固定在调整本体和导向杆的滑动槽上。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连杆组件中的调整本体采用三种形式。
第一种调整本体为一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另一头有滑动槽。
第二种调整本体为两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中部具有滑动槽。
第三种调整本体改成由两个转角体、转角节、销轴、球形螺杆和旋钮各件组成的连接体,转角体是一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中部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孔,另一端部有安装头部呈球形的球形螺杆与转角体配合的缺口,球形螺杆球部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孔中转动,球形螺杆使转角节定位方向成角,两个互相垂直的转角体和转角节之间分别经销轴连接,球形螺杆上装有旋钮。
该外固定器,结合行架力学、材料力学、及人体解剖学、机械设计原理和创伤中生物力学及临床表现和疗法为基础而进行设计的。持针变位装置的弧形支架板具有360°变角变位功能,针座可以自由转动360°,成60°斜面的斜套也可以自由转动,整套配合可转动到理想的持针位置,从而使克氏针的夹角可任意选择决定,锁紧后实现三角形立体交叉的打针方法,使骨折部位连接起来,大大地降低了对打针的技术要求。连杆组件能自由调整长短,控制接骨长度。采用第一种调整本体,适用于一般骨折复位固定。采用第二种调整本体,适用于多段骨折复位固定。采用第三种调整本体,能多方位成角,有利于控制接骨方向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集伸缩、平移、旋转、变位和方向成角多功能于一体。机械性能好,准确、牢靠、稳定。固定性能好,实现立体交叉多向固定,牢固可靠。穿针平面任意选择,利于医生工作。体积小,重量轻,患者可早期活动,促进愈合。便于护理和处理伤口,使复位与固定同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
图1-调整本体 2-旋转调整幅 3-导向杆 4-锁紧螺帽 5-位置限位销 6-锁紧定位螺钉 7-弧形支架板 8-针座 9-螺帽 10-摩擦垫 11-斜套 12-限位销 13-锁紧螺栓 14-摩擦定位垫 15-摩擦变角滑块该外固定器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构成,持针变位器装置为针座(8)上套有斜套(11)经摩擦垫(10)由螺帽(9)装固在具有滑动槽的弧形支架板(7)上,上、下各一套,斜套(11)间装克氏针,弧形支架板(7)中部经摩擦变角滑块(15),摩擦定位垫(14)由锁紧螺栓(13)固定在连杆组件上。摩擦变角滑块(15)上具有齿形摩擦面,与摩擦变角滑块(15)相接触的连杆组件上,也具有相应齿形摩擦面,增加摩擦,防止滑动。连杆组件结构为旋转调整幅(2)内装有一端有限位销(12)的导向杆(3)上,并由位置限位销(5)限位,旋转调整幅(2)套装在具有锁紧螺帽(4)的调整本体(1)上,由锁紧定位螺钉(6)定位,调整本体(1)为一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杆槽,另一头有滑动槽的结构,持针装置分别固定在调整本体(1)和导向杆(3)的滑动槽上。适用于一般骨折。
实施例2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段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结构示意
图16-调整本体该外固定器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构成。除连杆组件中调整本体(16)和实施例1不同,其余各件都和实施例1相同。调整本体(16)是两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中部具有滑动槽的结构,调整本体(16)上具有锁紧螺帽(4),在中部滑动槽上装有持针变位装置。具有三套持针变位装置,适用于多段骨折复位与固定。
实施例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万能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万能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中的转角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万能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中的转角节结构示意
图17-转角体 18-球形螺杆 19-转角节 20-销轴 21-旋钮该外固定器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构成。除连杆组件中调整本体改为两个转角体(17)、转角节(19)、销轴(20)、球形螺杆(18)和旋钮(21)各件组成的连接体,去掉锁紧螺帽,其余各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转角体(17)是一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中部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孔,另一端部有安装头部呈球形的球形螺杆(18)与转角体(17)配合的缺口,使球形螺杆(18)球部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孔中转动,球形螺杆(18)使转角节(19)定位成角。转角节(19)为左右两侧垂直的万向连轴器,两个互相垂直的转角体(17)和转角节(19)之间分别经销轴(20)连接,球形螺杆(18)上装旋钮(21)。适用于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小腿骨折中的斜面螺旋骨折,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权利要求1.组合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持针变位装置为针座(8)上套有斜套(11)经摩擦垫(10)由螺帽(9)装固在弧形支架板(7)上,上、下各一套,斜套(11)间装有克氏针,弧形支架板(7)中部经摩擦变角滑块(15)、摩擦定位垫(14)由锁紧螺栓(13)固定在连杆组件上,连杆组件结构为旋转调整幅(2)内装有一端有限位销(12)的导向杆(3),并由位置限位销(5)限位,旋转调整幅(2)套装在调整本体(1)上,由锁紧定位螺钉(6)定位,持针变位装置分别固定在调整本体(1)和导向杆(3)的滑动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本体(1)为一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另一头有滑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本体(16)为两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中部具有滑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本体改成由两个转角体(17)、转角节(19)、销轴(20)、球形螺杆(18)和旋钮(21)各件组成的连接体,转角体(17)是一头具有外螺纹和锁紧定位螺钉孔,内有导向杆槽,中部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孔,另一端部有安装头部呈球形的球形螺杆(18)与转角体(17)配合的缺口,球形螺杆(18)球部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孔中转动,球形螺杆(18)使转角节(19)定位方向成角,两个互相垂直的转角体(17)和转角节(19)之间分别经销轴(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摩擦变角滑块(15)上具有齿形摩擦面与摩擦变角滑块(15)相接触的连杆组件上也具有相应齿形摩擦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本体(1)上有锁紧螺帽(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本体(16)上有锁紧螺帽(4)。
专利摘要组合式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属医疗器械。由持针变位装置和连杆组件构成。针座上套有斜套固定在弧形支架板上,弧形支架板经摩擦变角滑块、摩擦定位垫固定在连杆组件调整本体和导向杆的滑动槽上。旋转调整幅内装有导向杆,套装在调整本体上,由锁紧定位螺钉定位。采用三种调整本体适应一般骨折、多段骨折及斜面螺旋骨折的复位固定。机械性能好,固定牢靠,实现立体交叉多向固定,使复位与固定同步,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骨折。
文档编号A61F5/04GK2207159SQ9422876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31日
发明者赵生普, 周晓明 申请人:赵生普, 周晓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