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31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奶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奶瓶。具体说是一种能在35℃左右温度下保持恒温的奶瓶。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奶瓶可分为不保温型和保温型两种。不保温型奶瓶不能保温,喂奶时,特别是冬天喂奶时,瓶中的奶液温度很快下降,仍造婴儿吐奶、腹泻等症状;保温型奶瓶实际上是暖水瓶前面加了一个奶瓶嘴,用这种奶瓶冲奶,奶液温度很久才能降至适宜的温度,不易掌握婴儿喂奶的时间,且持久的高温会使奶液中的营养物质遭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利用热介质溶解吸热,能使刚冲入的奶液温度迅速下降;当奶液温度降至低于适于喂奶温度(35℃)时,热介质开始析出晶体,并放出热量,这时奶液温度上升。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瓶中奶液温度始终保持在35℃左右。另外,由于奶瓶瓶体有温度计,在什么时候喂奶一目了然,从而解决了上述奶瓶的不足,达到利于婴儿健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瓶嘴盖(1)、瓶嘴(2)、瓶口盖(3)和瓶体(4)四部分组成。瓶体(4)有内壳(5)和外壳(6)两层,两层之间有空隙(7),内充化学热介质(如高浓度的硫酸钠、碳酸钠水溶液等)后封闭;外壳(6)上有一刻有35-40℃刻度但能承受-20-100℃温度变化而不破裂的温度计(8)。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使用卫生、方便,调温迅速、保温恒定,有利于婴儿健康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的实施例。瓶嘴盖(1),由无毒、耐温(105℃)的塑料构成。瓶嘴(2),由乳胶构成。瓶口盖(3),由无毒,耐温(105℃)的塑料构成。瓶体(4)由无色透明、无毒、耐温(105℃)的塑料构成,有内壳(5)和外壳(6)两层。瓶体外壳(6)上窄下宽,呈圆台形(横切面呈梯形。下同);内壳(5)与外壳相反,上宽下窄,呈例圆台形。内壳(5)和外壳(6)之间有一空隙(7),瓶体上部两壳距离为1CM左右,下部的距离为1.5CM左右。空隙(7)通过瓶体底部的注入孔(9)注入化学热介质(如高浓度的硫酸钠、碳酸钠水溶液等),完毕,将注入孔(9)封闭。在瓶体(4)外壳(6)下端有一刻有35-40℃刻度但能承受-20-100℃温度变化而不破裂的温度计(8)。当旋开瓶口盖(3)冲奶时,瓶体(4)空隙(7)中的热介质溶解、吸收热量,冲好的奶液温度迅速下降;当温度降至适于喂奶时,可以通过瓶体(4)上的温度计(8)得知,这时可以喂奶;当奶液的温度继续下降,降至35℃以下时,瓶体(4)空隙(7)中的热介质开始析出晶体,并故出热量,使奶液的温度升高,仍维持在35℃左右,直至中奶液全部喂完。如果是夏天,可先将奶瓶置于冰箱中预冷,同样可使冲入的奶液度迅速下降后并保持恒温。
权利要求一种能保持奶液恒温的奶瓶由瓶盖、瓶嘴、瓶口盖和瓶体四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瓶体有内壳和外壳两层,两层之间有一空隙,内充化学热介质后封闭;外壳上有一刻有35——40℃的刻度但能承受-20——100℃温度变化而不破裂的温度计。
专利摘要一种能保持奶液恒温的奶瓶由瓶嘴盖、瓶嘴、瓶口盖和瓶体四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瓶体有内壳和外壳两层,两层之间有一空隙,内充化学热介质后封闭,外壳上有一温度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使用卫生、方便、调温迅速、保温恒定,有利于婴儿健康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J9/02GK2234273SQ9423085
公开日1996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富荣 申请人:刘富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