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插接式轻便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65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节插接式轻便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搬运病人,特别是骨折病人的担架床,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节插接式担架床。
目前医院搬运病人所使用的担架床是由两根铁质的床杠,支撑架和帆布床面构成。这种担架床所存在的缺点是重量较大,床面不平整,床面软,搬运病人不方便。当病人躺在担架床上后,像在兜子里面,很不舒服,特别是对骨折病人更不适用。使用时,需将病人全身抬起来,才能放在担架床上,比较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搬运病人担架床的上述缺点而设计的。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重量轻,病人感到比较舒适的双节插接式轻便担架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两根床杠由铝合金制作。每根床杠分上下两节,其下节床杠插入杆插入上节床杠的插入孔中,并用插销锁定。两上节和两下节床杠之间为床面,床面自下而上由帆布、五合板,海绵及人造革钉在一起构成。帆布两边伸出适当长度反折过床杠固定。并且有固定螺丝及衬垫将床杠和帆布反折边固定在一起,以防床杠滑动或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使用方便。将病人移上担架床时不必将病人全身抬起,而是先扶病人坐起将上节床放置在病人背后,再扶病人平躺在上节床上,然后将病人下肢抬起将下节床置双下肢之下,并将下节床杠上端的插入杆插入上节床杠下端的插入孔中,用插销锁定。把病人下肢放在下节床的床面上,这样就很容易地把病人移动到担架上。
二、重量轻。因为床杠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床面为五合板和海绵及人造革制成,所以重量比较轻。
三、病人舒适。因为床面加了五合板和簿层海绵,使病人躺上去如在普通床的床面上,所以病人感到比较舒服,尤其是骨折病人。
四、贮存方便。不用时可折开为两截,使用较短的地方即可存放。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附图2A-A剖视示意图附图3插接示意图附图中1——上节床2——下节床3——上节床杠
4——下节床杠5——上节床面6——下节床面7——插入杆8——插入孔9——系带10——锁定插销11——锁定孔12——帆布13——五合板14——海绵15——人造革16——帆布反折边17——床杠固定螺丝及衬垫18——床面固定螺丝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由上节床1和下节床2两大部份组成。上节床1由两根长920mm的铝质上节杠3和上节床面5构成。上节床杠3的下端为插入孔8并有锁定孔11。下节床2由两根长为920mm的铝质下节床杠4和下节床面6组成。下节床杠4的上端为实心的插入杆7,插入杆7上也有锁定孔11。上节床面5和下节床面6是由帆布12,五合板13(其长900mm宽500mm),海绵14(其长900mm宽500mm厚10mm)及人造革15,再用24个床面固定螺丝18固定在一起而制成的。每块帆布的两边的帆布反折边16反折绕过上节床杠3和下节床杠4后缝合固定,并用床杠固定螺丝及衬垫17将帆布反折边16与上节床杠3及下节床杠4固定。
上节床1和下节床2的接合,是将下节床杠4上端的插入杆7(其长100mm,直径23mm)插入上节床杠3的插入孔8(直径为26mm)后,并使上节床杠3下端的锁定孔11和下节床杠4上端的插入杆7上的锁定孔11相对齐,再用系带9上的锁定插销10插入锁定孔11中即可实现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双节插接式轻便单架床,其特征是由铝合金制作的床杠3.4和由帆布、五合板等制作的床面5.6组成上、下节床1.2,再把床杠4上的插入杆7插入床杠3上的插入孔8,用锁定插销10锁定,从而构成双节插接式轻便单架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节插接式轻便担架床,其特征在于上节床1的上节床杠3下端有插入孔8,下节床2的下节床杠4上端有插入杆7,插入杆7插到插入孔8中并将锁定插销10插入锁定孔11以实现上节床1和下节床2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节插接式轻便担架床,其特征是其上节床面5和下节床面6均由帆布12、五合板13、海绵14、人造革15,并由床面固定螺丝18钉在一起构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节插接式轻便担架床,它由上节和下节床,中间通过插接锁定而组成整体。上、下节床的床面均由帆布、五合板、海绵、人造革钉在一起制成。床面不仅平整且表面柔软。床杠为铝合金制成,故床体轻便。特别是将病人移上或移下担架床时不必将病人全身抬起,而仅将病人上半身扶起及稍抬高双下肢即可完成,因而大大减轻了病人尤其是骨折的病人,在抬上或抬下担架床时所带来的痛苦,是一种新型的实用的构思巧妙的担架床。
文档编号A61G1/00GK2192314SQ9424021
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0日
发明者朱鸿业 申请人:朱鸿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