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波红光弱视治疗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82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波红光弱视治疗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视力矫正范畴,是一种特别适宜视力不良的儿童治疗使用的眼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4%的儿童约1000万个孩子患有弱视,假性近视等视力不良症,这给他(她)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矫治视力,他(她)们有的接受按摩治疗,有的接受手术治疗,有的接受戴镜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大多数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也有的是利用治疗者的心理,存有欺骗性。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治疗弱视和假性近视的器械主要有长春产的同视机,其原理是利用红色滤光片闪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但在治疗时,患儿必须强迫体位,一些少儿患者就不宜应用,再说该机因附有其它功能,因而体积大、重量重,且价格昂贵,每台价值万余元,仅适合医院就诊者使用。另外,重庆、上海等地产的袖珍弱视治疗仪,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它在价格低(100元左右),重量轻方面均优于同视机,很适合家庭治疗使用。但该机需患者用手持,儿童很难长时间配合,如家人协助又易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影响疗效。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治疗仪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纳波红光弱视治疗镜,目的在于在获得同样确切疗效情况下,该镜可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价格更低、操作更简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如图所示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发光装置的电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镜面框形变为生肖或其它脸谱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镜架、2为镜面框、3为发光装置、4为治疗杆、5为透光圈、6为墨镜片、7为插槽、8为系带孔、R1-R4为电阻、D1为发光二极管、C1-C2为电容、K为开关、BG1-BG2为三极管、3V为电源。
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眼镜一样均包含有镜架1、镜面框2、而不同之处在于它还由发光装置3、治疗杆4以及含有透光圈5的墨镜片6组成。墨镜片6插装于镜面框2内,治疗杆4一端活动式固定联结在镜面框2上方的中心部位内侧,发光装置3安装在镜架1的一侧(见
图1)。发光装置3由电源B、开关K、电阻R1、R2、R3、R4、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D(红光)以及NPN型三极管BG1、BG2组成,且电阻R1、R2、R3、R4并联,BG1的基极同时接R3、C2的一端,BG2的基极同时接R2、C1的一端,二极管D的反向同时接C2及BG2的集电极,而BG1、BG2的发射极同时接电源的负极(见图2)。墨镜片6所包含的透光圈5有两个,分布于对准戴镜者瞳孔的相应位置。发光装置3的发光二极管D装于治疗杆4的另一端,以治疗杆4活动式固定联结点为中心左右旋转分别到达左右透光圈5。镜架1的两侧末端各开有系带孔8。另外镜面框可形变成生肖或脸谱式外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设计原理是因为人体眼睛的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有对红光敏感的感光视细胞--园锥细胞,故或用波长为600--640nm的红光闪烁刺激园锥细胞,促进发育或解除抑制,以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元件参数BG1、BG2的β值为100--120,R2、R3为4.7K-10K、R1、R4为100Ω-1K,C1、C2为10uF,D为发红光二极管,电源为3V,整机工作的发光频率为90-110次/分制成发光装置,并按照上述的结构要求做成本实用新型(除发光装置和镜片外,其它可取塑料注塑成形)给患弱视和假性近视的儿童戴上矫治,具体操作是戴上治疗镜后如左眼弱视即将治疗杆拨向左方向对准透光圈闪烁5--10分钟,若患者右眼也为弱视则将治疗杆拨向右眼同样闪烁5--10分钟,一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一般单纯性弱视或假性近视者二个疗程即可达到标准视力。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变镜面框的形状,如做成生肖和其它脸谱状提高患儿的趣味性,有助于治疗。
本实用新型除达到预期设计目的的优点外,还有生产加工容易、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适用在家庭对患儿进行早期治疗和巩固治疗,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有镜架1、镜面框2的纳波红光弱视治疗镜,其特征在于a、它由发光装置3、治疗杆4以及包含有透光圈5的墨镜片6组成;b、墨镜片6沿插槽7插装于镜面框2内、治疗杆4一端活动式固定联结在镜面框2上方的中心部位内侧,发光装置3安装在镜面架1的一侧;c、发光装置3由电源B、开关K、电阻R1、R2、R3、R4、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D(红光)以及NPN型三极管BG1、BG2组成且电阻R1、R2、R3、R4并联,BG1的基极同时接R3、C2的一端,BG2的基极同时接R2、C1的一端,二极管D1的反向同时接C2及BG2的集电极,而BG1、BG2的发射极同时接电源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波红光弱视治疗镜,其特征在于a、它的墨镜片6所包含的透光圈5有两个,分布于对准戴镜者瞳孔的相应位置;b、它的发光装置3的发光二极管D装于治疗杆4的另一端,可以治疗杆4活动式固定联结点为中心左右旋转分别到达左、右透光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波红光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的镜架1两侧末端各开有系带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波红光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的镜面框可形变成生肖或脸谱式外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根据人体眼睛的视网膜上黄斑中心凹有对红光敏感的感光视细胞——圆锥细胞,故制成可发出波长为600——640nm的红光闪烁的发光装置,并将发光管配制在可左右拨动的杆端,红光在墨镜片所包含的透光圈处闪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实用新型疗效确切、体积小、价格低、使用方便,适用于患弱视或假性近视的儿童在医生指导下作家庭治疗。
文档编号A61N5/06GK2194711SQ9424230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4日
发明者姜铭大 申请人:姜铭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