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电激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8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瘫电激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由电子元器件组成能发出诊断所需电流脉冲的医用仪器。专用于眼耳鼻喉科和神经科作面部神经瘫痪的诊断和恢复功能的预测。
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是英国《Hilger》型面神经刺激仪。(根据1PC分类,在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没有检索到和本诊断仪相关的专利文献)。它的主要特征是(1)能输出二种不同的电流脉冲;(2)用指示灯的明、暗来表示诊断工作状态;(3)用改变多卷电位的位置来调节输出值,並由与其连动的刻度盘来指示输出值;(4)干电池供电。就其临床使用情况来看,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1)诊断工作状态的指示方式不妥且指示功能不全。其是利用指示灯光的明、暗来表示诊断工作状态。要求医生必须去观察病人的同时观察仪器。分散了医生的注意力。而对病人作诊断时,恰恰要求医生极仔细地观察病者患处的电激反应。因而给诊断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灯的指示状态只有二种,但按诊断的要求应分为三种(即正常、非正常和不良状态)。故指示功能也不全。(2)输出值设定的刻度不清晰而很难读得。又因读数者的视角不同产生读数误差。另外,此种输出值的调节方法不能满足快速调节的要求。可诊断时要求仪器能快速调节输出值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时间。(3)不能保证输出值设定和实际输出值相一致。不能反映实际输出值,从而会造成诊断误差。(4)仪器无自身故障检查功能。从而有可能把实际是仪器故障导致的错误数据强加于病人,得出不正确的诊断结果。(5)整机结构不合理。把众多的干电池和电路布置在一起。这样可能使电池的漏液腐蚀损坏电子元器件。最终影响诊断精度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眼耳鼻喉科和神经科提供一种更新颖合理的诊断仪器。其主要原理和任务是应用生扬电激效应。通过电流刺激的方法,在临床上使医生能够对周围性完全面瘫的患者就其神经组织及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作出诊断和预测。还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时对患者作面神经损害部位的定位和检查。通过本发明作临床试验达到如后意义(1)在早期就可以对面瘫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避免了诊断的失误和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使病情恶化。(2)使医生在手术时更及时、准确地找到损害的部位,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1)工作状态的指示用可调的声音来实现(见附图2(1))使医生能全神贯注地诊断或手术。具有诊断时所需的全部三种状态的指示。给诊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又使诊断正确明了。
(2)采用数字显示装置(见附图2(2))来指示输出值,使之方便、直观、准确。克服了人为读数误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3)输出值指示信号直接从输出端得到。保证了显示值和实际输出值始终保持一致,使诊断真实性、准确性更高。
(4)设置了仪器自身故障检查功能装置。可以随时对仪器本身工作状态正常与否进行检查。避免了因仪器本身故障而导致对病人错误诊断的可能性,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
(5)仪器的工作电源采用交流、直流二种,扩大了仪器的使用场合。另外,将干电池和电路分别安置在两个组合分箱内,从而避免了电池漏液对电子元器件的腐蚀,提高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6)输出值的设置采用粗、微二调的方法(见附图2(3)(5))加快了调节速度,缩短了诊断辅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7)设置了限流、过载保护装置,使仪器使用时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8)电路主要环节均由集成元件组成,使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明显提高。
附图1是仪器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2是仪器的外形结构图。
下面结合本诊断仪的工作原理由附图1中的R1-R4、D1-D3、C1、C2和①元件组成波形发生环节,改变开关K1-1的位置,可使元件①输出二种不同频率的方波脉冲。
由元件①得到的方波脉冲,一路经R9加入开关K1-2;另一路经R6加入由D4、G1、G2、C3、R7、R8组成的变换电路将方波脉冲变成三角波,经R9加入K1-2,改变开关K1-2(等于附图2中的(7))的位置可使输出得到二种不同的波形——方波和三角波。
从元件W1取得的电压信号经元件②、G2、R10、R12组成的电压电流转换环节变为电流信号。经B点和A点输出(等于附图2中的(6),开关K10作为输出值设定粗调(等于附图2中的(5)),元件W1(等于附图2中的(3))作为输出值设定微调,改变K10和W1的位置即可改变输出值的大小。
从R12上取出实际输出的电流信号,经元件④、R26、G16、C3、R27组成的幅值取样环节得到实际输出的电流幅值,由元件⑨显示(等于附图2中的(2)),直接从R12上取显示信号保证了实际输出值和显示值始终保持一致。
由元件R13、R15、R16、R17、③组成输出状态采样环节,使状态变成电压控制信号,经元件③输出来控制由元件⑥、⑦、GT、CU、CT、C7等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环节,从而控制发声元件R1的工作状态,实现了对工作状态的声音指示,改变元件W2(等于附图2中的(1))的位置可改变发声元件R1的输出值。
由元件C7、G8、C10、C11、B1-1、B1-2等组成自激振荡器,电B1-3得到的交流高压经D5、D6、C12、C13、G9、D7、R33元件整流、稳压使A点得到稳定的直流高压,供输出使用。
R34、R35、G10组成限流环节。
由D8~D10、R36~R42、⑤、G11、J、C15等组成过流截止保护环节。当UA的值因过流低于某一值时,继电器J动作,其触点J-1、J-2分别使UA=0,UC=0,实现了保护目的。
由B2-2得到的交流电压经D12~D15、C16整流、稳压得到一直流电压,开关K5用作交、直流电源切换、K6(等于附图2中的(8)用作启动、停止开关,经元件⑩(11),得到稳定的E1、、E2工作电压。
K2(即附图2中的(4))为仪器故障自检开关,按下K2並且改变开关K10的位置,根据发声元件R1的工作状态就可以实现仪器本身工作状态正常与否的检测。
K3是按装在输出电极上的微动开关,由它可方便地改变输出的通断状态。
开关K7(等于附图2中的(11))用作工作电源电压指示按钮,並由电压表(等于附图2中的(12))进行显示。
(说明元件①是时基电路5G1555。
元件②、③、④、⑤是运放5G14575。
元件⑥、⑦、⑧是与非门T065。)本诊断仪的临床试验是在上海医科大学所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下面的表格数据是对86位病人进行测试后得到的NET差值与面瘫恢复程度(按病因列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恢复程度与差值(mA)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诊断中可以按差价(mA)来对病人作恢复程度的预测。
本仪器体积小,使用方便,在任何没有耳鼻喉科和神经科的医院都适用。並且本诊断仪所采用的电器元件均为国产,一般的医疗仪器厂均可有能力生产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电子元器件组成,具有输出调节和显示、诊断工作状态指示、波形选择、电源和电平显示及诊断电极的能输出医疗诊断所需电流脉冲的医用诊断仪,其特征是诊断输出显示的采样设置在输出端,诊断工作状态的指示用响度调的声音指示,具有仪器自身故障检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诊断仪,其仪器自身故障检查装置是由K2(附图2中的(4))、K10、R11、R1(见附图1)等构成。
专利摘要
面瘫电激诊断仪是一种由电子元器件组成能发出诊断所需电流脉冲适用于跟耳鼻喉科和神经科作面瘫诊断和恢复功能预测的医用电子仪器。其临床意义是(1)在早期就可以对面瘫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避免了误诊和病情继续恶化。(2)使医生在手术时更及时、准确地找到神经损害的部位。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B5/05GK86206624SQ86206624
公开日1988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6年12月26日
发明者周桂贵, 卫文江 申请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