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痔炎消及其配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565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痔炎消及其配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血栓外痔、炎性外痔、混合痔及外科炎症的外敷型掺药及其配制工艺。
在本发明痔炎消做出之前,在医院或市场上常见供治的为“洗必泰”、“痔疮栓”、“马应龙痔膏”等外用药物,这些药物使用治疗时有一定的短时间效果,但该药物作用时间短,疗效不巩固,容易复发,而且药物使用时,用量不能根据病情自由控制,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毒付作用的外敷药品,也是患有痔疮病人常备的自我治疗用药。
本发明的中药原料精选为青黛、黄柏、冰片、石膏、苍术、枯矾、滑石、雄黄、樟脑及卜荷等。本发明的工艺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的比例为青黛(粉)为8-12%,黄柏为3-4%,冰片为3-4%;石膏粉30-36%;苍术为3-4%,枯矾为4-6%,滑石粉为18-22%,雄黄为1.5-2%;樟脑为18-22%;卜荷为0.15-0.25%。所说的配制工艺步骤为先将明矾加温去掉水分,杂质成枯矾,将黄柏、苍术、樟脑、卜荷及枯矾分别磨成粉,颗粒越细越好,然后将以上五种药及青黛(粉)、石膏(粉)按照配方称量,放入拌和机进行混和搅拌均匀,即成中药痔炎消粉制成品。
本发明中药痔炎消的优点效果如下一、工艺配方系纯中药组成,无毒、无副作用。二、使用安全,药性平和,使用时无刺激性。三、药品保存期,有效期长,药粉在不受潮条件下,长期保存,不变质、不影响药效。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市场上在卖的同类型药。


图1为本发明中药痔炎消的制造工艺流程图,图中1、加热明矾除去水分、杂质成枯矾;2、中药磨粉;3、各味药按重量百分比配方称量;4、混和搅拌均匀;5、成品包装。
本发明中药痔炎消的最佳实施例如下首先将收涩药明矾加热除去水分、杂质成枯矾,将黄柏、苍术、樟脑、枯矾及卜荷分别磨粉,越细越好。再将上述五味粉药与青黛粉、石膏粉按照配方称量,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的比例为青黛30克(10%);黄柏10克(3.3%);冰片10克(3.3%);石膏粉100克(33.3%);苍术10克(3.3%);枯矾15克(5%);滑石粉60克(20%);雄黄5克(1.70%),卜荷0.5克(0.2%);樟脑60克(19.9)%,按上述配方称量好后,各放入拌和容器中进行混和搅拌均匀,最后成品包装。
本发明中药痔炎消的使用方法。
用泡沫塑料一块,开水浸泡一下甩干,挤牙膏少许,将痔炎消调和成糊状,置塑料泡沫上如果痔疮未破溃,可直接涂于患处或病变部位;如果痔疮已破溃,直接用痔炎消药粉涂于患处(在用药前,应用温开水洗净患部)。本发明痔炎消是根据中药的药理性能,制方规律而配成的外敷型掺药,它能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患部或病变部位,具有较强的渗透和消散作用。对常见的血栓外痔、炎性外痔、混合痔及其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疗程短,无毒无副作用,病人在使用药时无任何痛苦,也是病人常备的自我治疗用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血栓外痔、炎性外痔及混合痔等病的外敷型痔炎消及其配制工艺,由青黛、黄柏、冰片、石膏、苍术、枯矾、滑石、雄黄、樟脑及卜荷组成,其特征在于工艺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的比例为青黛(粉)8-12%;黄柏3-4%;冰片3-4%;石膏(粉)20-36%;苍术3-4%;枯矾4-6%;滑石粉18-22%;雄黄1.5-2%;樟脑18-22%;卜荷0.15-0.25%。其最佳的工艺配比为青黛10%,黄柏3.3%;冰片3.3%;石膏粉33.3%;苍术3.3%;枯矾5%,滑石粉20%;雄黄1.70%;卜荷0.2%;樟脑19.9%。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型痔炎消的配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配制方法先将收涩药明矾加热除去水分、杂质成枯矾,将黄柏、苍术、樟脑、枯矾及卜荷分别磨粉,再将上述五味粉药与青黛(粉)、石膏(粉)严格按配比(重量百分比)称量,放在拌和机中搅拌混合而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血栓外痔、炎性外痔及混合痔等病的外敷型痔炎消及其配制工艺,先将明矾加热除去水分、杂质或枯矾,将黄柏、苍术、樟脑、薄荷及枯矾分别磨成细粉与青黛粉、石膏粉严格按配比(重量百分比)称量放在拌和机中搅拌均匀混合而成。本药品工艺配方系纯中药组成,无毒副作用,药性平和,使用安全,无刺激性,药品有效期、保存期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医院及市场上在卖的同类型药,也是患有痔疮常备的自我治疗用药。
文档编号A61P17/00GK1132084SQ9510298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宏初 申请人:陈宏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