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穴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71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穴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子穴位医疗器械。
现有的大部分晶体管脉冲式电子穴位治疗仪,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单向输出易腐蚀针体而会出现断针之虞,两电极针感不一;(2)功能单一,仅能提供电针治疗,故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时有痛针、惧针而产生晕针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电子穴位治疗仪。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电源、振荡器、推挽式输出和电极组成。电源可以用交流电,亦可明用直流电,电源作用于振荡电路和推挽式输出电路。振荡器采用有两个输出端的自激多谐振荡电路,输出端发出的脉冲信号经过推挽输出电路,输出变压器的次级就不断产生一正一负交替变化的脉冲波。
为了使本发明能一人多处或多人一次同时治疗,在推挽输出电路中的输出变压器的次级上设置若干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上连接电位器,调整电位器可产生高低不同的电压,在电压较高的范围内,输出端连接片状电极或锥形电极即可进行经皮神经刺激法或锥形电极穴位刺激法治疗,在电压较低的范围内,输出端连接电针电极,即可进行电针穴位法治疗。
为了使本发明能进行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法(注射透入法),在推挽输出电路中的部分输出端设置开关和二极管并联,当开关断开时,输出电压经二极管整流变成直流电,故可以进行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法;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电压依然是双向脉冲矩形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参照附图,虚线框A为电源供电电路,可以用交流电,亦可以用直流电。直流电供电时,可选择12-15伏电源。交流电供电时,供电电压为220伏左右,电经过变压器变压后进行全波整流,B3为20瓦以上的电源变压器,D4、D5为整流二极管,C7是滤波电容,D6为交直流隔离二极管。为了保证输出频率稳定,电路最好采用12伏集成电路稳压后直接作用于振荡器和输出电路。
虚线框B为振荡器的振荡电路,它由T1、T2、C1、C2、R1、R2、W1等组成自激多谐振荡电路,LED1、LED2为频率兼电源指示。若T1先导通、则LED1亮,此时集电极电压低,T2截止,使T4、T5导通,电流经过输出变压器B1、B2,在次级产生感应电压,此时T3也截止、LED2不亮,使T6导通,则T7、T8截止,电流不能通过T8,另一方面电源对C1充电,当上升到一定数值时,T2导通,LED2亮,T6截止而T7、T8导通,电流从另一边经过B1、B2,在次级产生方向相反的感应电压,此时T1截止,LED1熄灭,T4、T5也截止,电流又对C2充电,当C2充电到一定数值后,电路又翻转,T1导通,T2截止,这样不断重复,使B1、B2次级的电流交替变化,实现了双向矩形脉冲输出。电路的振荡频率由W1、R1、R2、C1、C2决定,改变W1(频率旋扭)可以方便地使振荡频率在10-200HZ之间变化,LED1和LED2的闪动也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调节W2(强度旋钮)可以改变加在T3、T6基极的电压,从而改变输出功率。
虚线框C是推挽输出电路,由T3、T4、T5组成第一路放大器,T6、T7、T8组成第二路放大器,R5、R6、R7、R8是集电极电阻,两路放大器的输入端分别由W2和C3、C4连接到振荡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交替变化的脉冲波便由两路放大器分别放大,再通过输出变压器藕合到次级产生输出信号,附图中例举了输出变压器用两个小功率变压器B1、B2并联的形式。为了使本发明能一人多处或多人一次同时治疗,在输出变压器的次级上设置若干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都连接电位器,附图中例举了设置CZ1、CZ2、CZ3和CZ4四个输出端的形式,分别调整电位器W3、W4、W5、W6、W7、W8,每个输出端可产生高低不同的电压。为了使本发明能进行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法治疗,部分输出端设置开关和二极管并联,附图中例举了CZ3和CZ4设置了K2和D3并联。当K2断开时,输出电压经D3整流变成直流电,这样CZ3、CZ4端连接电极后,即可进行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法治疗。当K2闭合时,输出电压依然是双向脉冲矩形波。为了便于观察电流强度,电路中设置输出强度表Vμ,用W1、W2承调整电流强度。
为了使本发明的振荡频率有几种选择的余地,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和增强治疗效果,在电源(虚线框A)与振荡器(虚线框B)之间用一个三刀三掷开关K连接一个间歇波控制电路。附图中虚线框D为间歇波控制电路,它由T11、T12、C5、C6、R9、R10、R11、R13组成的振荡电路和D1、T9、T10、R12组成的开关电路组成。当K1拔在1位置时,振荡器不受间歇波控制电路的控制,仍旧产生疏密波,当K1拔在2位置时,振荡器虽然不受间歇波控制电路的控制,但电流不通过W1,从而输出频率固定在某一个频率而产生连续波。当K1拔在3位置时,振荡器受间歇波控制电路的控制、这时,T1、T2的电压由T9、T10组成的开关电路控制,T11、T12的振荡周期受C5、C6、R9、R10的控制,如振荡周期固定为10秒,即输出电流5秒后,停止5秒,这样电路作间歇工作而产生间歇波。
使用本发明进行电针疗法时,先将调节旋扭均旋至“0”位置,电针电极与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接通电源见频率指示亮,选择波形,然后缓缓调节相应线路的输出强度(即W3或W4),至出现一定针感,此时如觉频率太慢,则再缓缓调节频率(即W1)至所需频率,如两电极针感不一,可试对调电极或微调强度(即W5或W6、W7、W8,)通电时间同常规电针疗法一样。
使用本发明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或锥形电极穴位电刺激疗法时,先将片状电极或锥形电极与输出端连接,然后在所选穴位的皮肤表面涂上漆盐水或导电膏,将电极用绑带或胶布固定在所选穴位上,接通电源,选择波形,将W5或W6、W7、W8调到最大,再调节相应线路的强度(即W3和W4),如刺激感太弱,接着调节强度W2和频率W1,至合适“得气感”。通电时间可灵活掌握。
使用本发明进行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疗法时,准备工作同电针疗法。接通电源,断开K2。正极或者负极用导电橡胶置远端所选穴位,穴位皮肤表面可涂淡盐水或导电膏以加强导电,主穴用注射器接6.5号针头按穴位注射常规刺入其穴位内,捻转得气,这时将另一极(用电针电夹)夹于所露针体上,调节强度和频率至主穴“得气”,即可缓缓将导入液推入穴位内。
本发明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既适用于医院也适用于家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穴位治疗仪,由电源、振荡器、输出电路和电极组成,电源(虚线框A)作用于振荡器和输出电路,振荡器采用有两输出端的自激多谐振荡电路(虚线框B),振荡器的两个输出端接入输出电路,电极与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是输出电路采用推挽输出电路(虚线框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穴位治疗仪,其特征是推挽输出电路中的输出变压器的次级上设置若干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上连接电位器,其中部分输出端设置开关K2和二极管D3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穴位治疗仪,其特征是在电源(虚线框A)和振荡器(虚线框B)之间用一个三刀三掷开关K1连接一个间歇波控制电路(虚线框D)。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穴位治疗仪,由电源、有两个输出端的自激多谐振荡器、推挽输出电路和电极组成。仪器设置若干个输出端,其中部分输出端既可产生双向矩形波,又可产生直流电。此外还设置了间歇波控制电路。这样,本仪器可产生疏密波、连续波和间歇波;可进行电针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锥形电极穴位刺激疗法,穴位药物电子透入疗法等;可以一人多处或多人一次同时治疗。
文档编号A61N1/30GK1144702SQ9510938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8日
发明者杨华 申请人:杨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