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55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膜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膜活检针。
胸膜穿刺活检术最初系采用Vim-Silverman针,后来Abams、Cope等进行了改制,故而形成了现在使用的由胸膜穿刺针及针管内装的夹子构成的胸膜活检针。由于操作时须先在胸壁上扎进穿刺针,始可经穿刺针的针管放进夹子,因而操作复杂,成功率低,尤其是夹子不易顺利取出,往往增加病人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病人易于接受的简易胸膜活检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了一种包括一枚由针管和针座组成的胸膜穿刺针和两枚与之相配的针检的胸膜活检针,胸膜穿刺针的针管前端有一倒钩形斜槽,一枚针栓为普通针栓,另一枚为较普通针栓稍短的针栓,该针栓顶端为平头。
本实用新型胸膜活检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在同一操作过程中,可随意取数块胸膜组织,成功率高,病人易于接受。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胸膜活检针的主体部分胸膜穿刺针示意图。
图2为胸膜活检针中与胸膜穿刺针相配的长针栓示意图。
图3为胸膜活检针中与胸膜穿刺针相配的平头针栓示意图。
图4为胸膜穿刺针与长针栓配装示意图。
图5为胸膜穿刺针与平头针检配装示意图。
作为实施例,如
图1所示,可取18号硬膜外麻醉针一枚,在硬膜外麻醉针的外针管1的尖端,距针管1前端斜面3—7mm处用小号锉刀锉一钩形斜槽2,槽深为硬膜外麻醉针直径之3/5,斜槽2使针管1形成一倒钩,且倒钩与现有硬膜外麻醉针针尖斜面取一致方向。如图2所示,硬膜外麻醉针的内针管为针栓3。图3所示为平头针栓4,该针栓4插入胸膜穿刺针针管1时平头刚好能达到斜槽2缺口的远端,使针管1的最前端还留有3mm左右的空隙。
操作时如图4、图5所示术前准备及体位同胸腔穿刺术,常规消毒皮肤和局麻。将配上长针栓3的活检针沿肋骨上缘刺入胸膜腔,令病人暂停呼吸缓慢拔出长针栓3,见有胸水流出立即插入平头针栓4长之2/3,将活检针之倒钩朝向下方或侧方,慢慢向外退活检针。退针时向倒钩方向稍用力,使倒钩勾住壁层胸膜组织后,可稍用力外拉,然后把平头针栓4全部插入,此时凭感觉可知有一小块组织被切割下来。如欲再取一块胸膜,可将活检针再次推进,使倒钩到这胸膜腔,将平头针栓4拔出1/3,如前法再切割一次胸膜,即将平头针检4全部插入,以便封闭好倒钩处之缺口,最后将活检针拔出。所取之胸膜组织位于活检针外针管1之尖端空隙处,可用长针栓3将其推出。
权利要求1.一种胸膜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胸膜活检针包括一枚由针管和针座组成的胸膜穿刺针和两枚与之相配的针栓,胸膜穿刺针的针管前端有一倒钩形斜槽,一枚针栓为普通针栓,另一枚为较普通针栓稍短的针栓,该针栓顶端为平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膜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胸膜穿刺针针管前端的倒钩形斜槽与胸膜穿刺针针尖斜面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膜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胸膜穿刺针针管前端的倒钩形斜槽位于距针尖斜面3—7mm处,槽深为针管直径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膜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平头针栓的长度为插入胸膜穿刺针时刚好能达到斜槽缺口的远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膜活检针,由一枚针管前端有一倒钩形斜槽的胸膜穿刺针及与之相配的一枚普通针栓和一枚稍短的平头针栓构成。该胸膜活检针制作和操作均简易,在同一操作过程中,可随意取数块胸膜组织,成功率高,病人易于接受。
文档编号A61B10/00GK2228328SQ9520464
公开日1996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日
发明者郑德和, 孙敏英 申请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北省总队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