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抽液活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09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膜腔抽液活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关于胸腔抽液及胸膜组织活检器械。
现有的胸膜腔的抽液活检器,例如,SA型胸膜活检针,主要是由针外管、针芯、勾头针所构成,针外管的前端是22°的倾斜角,使用时,将针外管刺入胸膜腔后,拔出针芯、由注射器通过针外管内孔抽取胸水、定位后,再换勾头针勾取胸膜组织,由于针外管前端角度的限制,勾取胸膜组织的成功率不高,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目的;再是,是用注射器或勾头针直接与针外管套接后,抽液或勾取胸膜组织的,此时,患者或操作者稍活动,就可能使针外管或勾头针摆动,其针尖挑破肺实质,严重时造成医源性气胸,再是多次拔取针芯,使外界空气通过针外管进入到胸膜腔内,也易造成医源性气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切取胸膜组织成功率极高、操作简便的一种胸膜腔抽液活检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活检器的结构示意图,1手柄、2复位弹簧、3本体、4拉杆、5针外管、6销轴、7连杆、8轴、9刀片、10轴。
图2是刀片9及其相关部份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杆7的俯视图。
图4是刀片9的主视图。
图5是刀片9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外管5,其特征在于本体3的前端具有针外管5,本体3及针外管5内具有拉杆4,拉杆4的尾端具有复位弹簧2,拉杆4的前端具有可绕拉杆4上的销轴6转动的相同两个连杆7,连杆7可分别绕刀片9上的轴8转动,刀片9可分别绕针外管5前端的轴10转动,相对于刀片9的针外管5的上下方具有让刀槽11;本体3的侧方具有抽液管道13,抽液管道13上具有开关阀12。
使用时,首先将针外管刺入患者胸膜腔内,开启开关阀,胸膜腔积液则从抽管道、外接软管及接于软管上的注射器抽到体外,确定好针外管的位置后,手推拉杆可将刀片张开,再使针外管后退,在刀片触及壁层胸膜瞬间,松开手柄,复位弹簧动作,刀片在复位的过程中就取下了对称的两块胸膜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取活检阳性率高,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次取材成功;2.操作简便,本器械只需一个人操作即可,并且免去了反复拔取针芯的操作等;3.安全性强由于本实用新型活检器的抽液管道可外接软管,注射器通过外接软管抽液,这就避免了现有活检针的硬性连接抽液的方式,使针尖保持稳定;另外,免去了现有的用勾头针取样的方式,这就大大减少造成气胸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胸膜腔抽液活检器,包括针外管5,其特征在于本体3的前端具有针外管5,本体3及针外管5内具有拉杆4,拉杆4的尾端具有复位弹簧2,拉杆4的前端具有可绕拉杆4上的销轴6转动的相同两个连杆7,连杆7可分别绕刀片9上的轴8转动,刀片9可分别绕针外管5的前端的轴10转动,相对刀片9的针外管5的上下方具有让刀槽10;本体3的侧方具有抽液管道13,抽液管道13上具开关阀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关于胸膜腔抽液及胸膜组织活检器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通过手控拉杆带动两刀片的张合作活检,通过本体的侧方设置抽液管道抽液。本实用新型具有取活检阳性高,操作简便,安全性能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0/00GK2041558SQ88216998
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7日
发明者阎鸿, 全宝文, 刘庆才 申请人:阎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