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9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阀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一次性输液器。
目前医院里通常使用的国标GB8368—93型一次性输液器,在病人点滴时输液瓶内直接进入普通的空气,易于将细菌带入药液中,另外这种输液器所采用的软管较粗,中部带有漏斗,药液速度调节器大且使用不方便过滤器功能单一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有封闭给气装置,而且节省原材料的阀式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装有净化空气的塑料薄膜袋、穿刺器、软管、流量调节阀、双功能变压壶等主要部件组成,其塑料薄膜袋上端带有一阀口和穿刺器进气口相连,阀呈弹头状,内径小于进气口接头外径,常态下弹性关闭,软管采用细管,内径小于2mm,可防止残留气泡;软管下连接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由外套件和内接件连接而成,阀外套件其内带有一由沿阀内壁纵向凹陷而成的流道,相通与其垂直沿半圆形的内壁凹陷的锥形流道。阀内接件顶端封闭,在侧面带有一开口,它被装入流量调节阀内,与外套件密接并可旋转,阀内接件侧向开口旋至外套件内壁凹陷的流道时药液就可通过,越向锥形顶部旋转药液的流速越小,旋过锥顶内套件开口被外套件内壁封死,阀呈关闭状态,这样就起到了调节药液流速的目的,药液的流速可根据药瓶内所产生气泡的速度确定,变压壶连接于调节阀下端内装过滤膜,上壁为薄壁波纹状,具有一定的弹性,推拉变压壶上壁,可使管内产生正负压。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装净化气体的薄膜袋,采用接件式流量调节阀代替调节器、软管为细管,无滴斗所以节省了生产该输液器的原材料和加工难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阀式输液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情况,该输液器是由塑料薄膜袋1、穿刺器4、软管5、流量调节阀6、变压壶12等主要部件组成,其塑料薄膜袋1上端带有一阀口2和穿刺器4进气口3相连,塑料薄膜袋1内装有净化的气体,当穿刺器进气口3和阀口2相接时,由于阀口2受张力开放,袋1内的气体将通过进气口3进入输液瓶内,软管5采用细管,流量调节阀6的顶端和软管5相连,外套件内带有一沿内壁纵向凹陷流道7,相通和其垂直,沿半圆形的内壁凹陷的锥形流道8,阀内接件9顶端是封闭式的,在侧面带有一开口10,它被装入流量调节阀6内,当阀内接件侧向开口10旋至外套件凹陷形流道7、8时药液就可通过,越向锥形顶部旋转药液的流速越小,旋过锥顶内接件侧向开口由阀外套件内壁封死,阀呈关闭状态,这样就起到了调节药流流速的目的;调节阀下部与变压壶11相接,变压壶上壁为薄壁波纹状,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内装有过滤膜,在调节阀6关闭时推拉波纹壁11可使阀下段软管内产生正负压。使用时安装上气袋1,使调节阀6旋至所需药液的流速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阀式输液器,该输液器是由塑料薄膜袋(1),穿刺器(4),软管(5)、流量调节阀(6),变压壶(12)等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a、塑料薄膜袋(1)上端带有一阀口(2)和穿刺器(4)的进气口(3)相连;b、软管(5)内径小于2mm,阀内接件(9)顶端是封闭的,在侧面带有一开口(10)与阀外套件内壁凹陷流道(7、8)构成通路,与无凹陷外套件内壁构成闭路;c、变压壶(12)位于调节阀(6)下方,其上壁(11)为薄壁波纹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使管内产生正负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没有污染、节省原材料的阀式输液器,该输液器是由塑料薄膜袋、穿刺器、软管、流量调节阀、过滤器等主要部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装净化气体的薄膜袋,采用流量调节阀代替调节器、软管为细管所以节省了生产该输液器的原材料和加工难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221979SQ9520560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0日
发明者金建华, 李英莉 申请人:金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