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提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86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形提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概括地说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用的腹壁提拉器。
目前,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用的腹壁提拉器有扇形、螺旋形、T把、U形等。其缺点是使用时腹壁创伤较大、受力不均、而且提起后形成的手术空间呈梯形形状、侧方暴露不够满意,影响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手术时腹壁创伤小,受力均匀,提起后形成的手术空间开阔、呈近似半球形,侧方暴露较好的伞形提拉器。
本实用新型的伞形提拉器包括由内管及固定在其外管壁上的限位套筒组成的内管组件、由外管及固定在其管内壁上的导向环组成的外管组件和由若干个由翼座和固定在其上的翼片组成的伞翼组件,所述内管组件和外管组件同轴可相对移动地套装在一起并由所述导向环导向,所述伞翼组件翼座内端与大环铰接一起,所述大环固定在所述外管的下端,所述翼座的外端与支撑臂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臂的内端与小环铰接在一起,所述小环固定在所述内管的下端,所述限位套管通过螺纹与用于调节限定外管升起位置的限位螺母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内管的上端装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伞形提拉器由于其使用时只需要在脐上或脐下缘作一2cm左右的弧形切口即可将其插入腹腔内,张开后使腹壁呈穹顶状隆起,手术空间呈近似半球形膨隆,侧方暴露较好,便于手术,腹壁受力均匀、创伤小,其提拉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伞形提拉器的其他细节和优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伞形提拉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
图1的A向视图,表示伞翼组件合拢后的状态。
参阅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伞形提拉器由内管组件1、外管组件2、伞翼组件3、支撑4、大环5、小环6、限位螺母7和吊环8组成。内管组件1由内管11和固定在其外管壁上的限位套筒12组成,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图示的焊接方式,也可以用螺纹连接后用螺母锁紧或黏接等方式。外管组件2由外管21及固定在其内圆周壁上的导向环22组成,其固定方式与上述方法相同。内管组件1和外管组件2同轴可相对移动地套装在一起并由导向环22导向。伞翼组件3由翼座31和固定在其上的翼片32组成,翼片横截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其固定方法同上。伞翼组件3的翼座31的内端与大环5铰接在一起,大环5固定在外管21的下端;翼座31的外端与支撑臂4用销轴9铰接在一起;支撑臂4的内端与小环6铰接在一起,小环6固定在内管11的下端。大、小环固定在外管、内管下端的方法可采用焊接或黏接。限位套筒12外圆用螺纹与限位螺母7连接在一起,限位螺母7用于调节限定外管21的升起高度,从而达到控制伞翼张开角度的目的。在内管11的上端穿入吊环8。伞翼组件最好为6~8个,并沿周向均布。
手术时,首先在脐上或脐下缘作一2cm左右的弧形切口,似开放式腹腔镜技术,用二个小拉钩暂时提拉起小切口周围的前腹壁,垂直插入合拢的伞形提拉器约3~4cm,然后慢慢提起内管1,各支撑臂4将伞翼组件撑开,此时伞翼与水平面夹角成8~12°。犹如在前腹壁下撑开一把伞,使腹壁均匀受力呈穹顶状隆起至适当高度,用吊环8将张开的伞形提拉器固定于机械臂上,然后在支撑臂4之间插入10mm套管,引入腹腔镜,即可检查、手术。
本实用新型伞形提拉器适用于各种非气腹腹腔镜技术,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气腹的心肺病患者,及经腹腔镜要实施的胃肠手术、妇科手术等。因其中心拉杆为管状,可为电烧时接续负压提供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伞形提拉器,其特征在包括由内管(11)及固定在其外管壁上的限位套筒(12)组成的内管组件(1)、由外管(21)及固定在其管内壁上的导向环(22)组成的外管组件(2)和由若干个由翼座(31)和固定在其上的翼片(32)组成的伞翼组件(3),所述内管组件(1)和外管组件(2)同轴可相移动地套装在一起并由所述导向环(22)导向,所述伞翼组件翼座(31)内端与大环(5)铰接一起,所述大环(5)固定在所述外管(21)的下端,所述翼座(31)的外端与支撑臂(4)的外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撑臂(4)的内端与小环(6)铰接在一起,所述小环(6)固定在所述内管(11)的下端,所述限位套筒(12)通过螺纹与用于调节限定外管(21)升起位置的限位螺母(7)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内管(11)的上端装有吊环(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片(32)的横截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伞形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翼组件(3)为6~8个沿周向均布。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形提拉器,其特征在于伞翼组件(3)撑开时,所述伞翼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12°。
专利摘要一种内镜外科手术用的伞形提拉器,包括内管组件、外管组件和伞翼组件,内管组件和外管组件同轴可相对移动地套装在一起,伞翼组件由与内管下端的小环铰接在一起的支撑臂控制其开合并由限位螺母通过外管限定其张开的角度,内管的上端装有吊环。该提拉器使用时只需在脐上或脐下缘作一2cm左右的弧形切口即可将其插入腹腔内,张开后使腹壁呈穹顶状隆起,手术空间呈近似半球形膨隆,侧方暴露较好,便于手术,且腹壁受力均匀、创伤小,提拉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B17/00GK2221943SQ9521779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8日
发明者王秋生 申请人:北京亚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王秋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