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刀治疗设备的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82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刀治疗设备的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X-刀治疗设备的配套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型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在使用X-刀进行分次大剂量照射治疗颅内变病时所使用设备的配套装置。
自1968年γ-刀问世到1985年X-刀问世,对颅内病变的治疗均采用一次大剂量照射的方法,随着病例的积累,大宗病例长期临床追踪随访,结果表明,一次大剂量照射并不是最佳治疗方案,晚期并发症明显,据最新文献报导一次大剂量治疗后有35%患出脑水肿,并持续18个月或更久。自1985年国文学者Leitien及Greiz提出了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概念(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FSRT)要完成立体定向条件下的分次大剂量照射。在使用X-刀进行分次大剂量照射方法其优点在于1、符合放射生物学基本理;2、对靶点进行三维定位;3、比一次大剂量照射并发症少,安全;4、病人是在完全无创条件下进行定位、照射;5、比一次大剂量照射治疗的病灶大;6、本套装置方便,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7、对直线加速器所有设备毫无损害。但由于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对头颅进行无创,可重复,高精度的定位。既要使颅内靶点定位后,每次均可置于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点,又要良好解决固定头颅,所避免在治疗期间靶点的位移。因此,原有的一次大剂量照射的配套装置已不能满足多次大剂量照射方法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立体定向条件下,对颅内病变进行分次大剂量照射,在重复立体定位时,能做到对头颅完全无创,精度可靠,且可重复定位和固定,而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包括一个无创可重复立体定向适配器,一个系列准直部分、一个与CT、MR、DSA和直线加速器的床相匹配的联接部分及一个验证部分。所述适配器包括水平托盘及双耳联动自锁固定装置和枕部、顶部、下颌带毫米刻度重复固定装置及立体定位标尺。系列准直部分包括系列准直仪(11个),准直仪前套筒,可微调节的法兰盘及与直线加速器机头相匹配的插极。与CT、MR、DSA和直线加速器的床相匹配的部分包括水平底盘、二相或三相可调节装置及固定装置。验证部分包括接杆、夹片夹、接点杆。所述的X-刀治疗设备的配套装置包括直线加速器机头1、准直仪2、多功能治疗床3、病床连接器4、无创立体定向头架5、连接板6、准直仪外套筒7、法兰盘8、双耳孔固定装置9和13,颅顶固定装置10、底板11、下颌定位装置12、枕部固定装置14、立体定位标尺15及准直仪限光筒16。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方式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加速器治疗过程示意图。
图2-1为无创立体定向头架工作原理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2—2为无创立体定向头架工作原理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3为准直仪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中1为直线加速器(Linac)的机头Gantry;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准直仪,其目的是限制X线束作用。连结板包括,滑动板、固定座、准直仪外套筒,可行微调的法兰盘。滑动板具备去除加速器机头限位开关功能,准直仪外套筒上有固定校正系统的基座,微调法兰盘,可调节准直仪的中心垂线(毫米刻度),以确保与高能X-线束线相吻合,固定座确保在Gantry旋转治疗时绝对稳固。3为Linac多功能治疗床Couch,5为无创立体定向头架,和治疗床相匹配的并可适用于多种可创头架治疗床固定器(Couch mount)共包括治疗床的侧旁手把式螺旋固定装置,与无创头架相匹配的托板,与现有国内外可创头架相匹配的X、Y、Z三轴可调的适配器,其目的是可重复CT,MRT头颅固定位置,最终通过Couch的X、Y、Z移动,将颅内靶区中心置于Linac的等中心点。
参见图2,其中无创立体定向头架,包括11底板,其包括水平测试装置,头颅固定装置9、10、12、13。所有固定装置均设有毫米刻度装置,以确保在第一次定位后(CT MR定位后),以重复定位使用,9、13装置采用了双耳联动、自锁、装置,以保证重复定位精度。15立体定位标尺。(左右侧板和面板),其目的为将CT、MR下定位的靶心坐标借助定位尺和治疗室激光灯行重复定位。
图3中与直线加速器相匹配的联结板6,及系列准直仪2,联结板借直线加速器上滑槽插入,插入后联板上的小缺口,以躲开直线加速器的限位开关。联结板上,安装有法兰盘8,调节器以行水平方面向微调准直仪确保与直线加速器机头的中轴线完全重合,准直仪外套7为园筒套,下端配有底盖,以达到固定准直仪的作用。系列准直仪7为不同直径的铅筒,达到限制X线来及抗散射用途,准直仪是安装在准直仪套筒内,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已首先在国内进行临床验证,经63余例20个月病人随访。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疗效肯定。经过43例颅内占位病变的12个月,和20例脑AVM的14个月的随访,颅内占位病变缩小率39%,症状改善率72.1%,病变控制率44.2%;脑AVM组畸形血团缩小率70%,有效率80%,得到本领域专家肯定。
本实用新型除可用颅内疾患的治疗外,将无创重复的立体定位原理扩展到躯干,将可完成躯干内相对稳定器官的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X-刀治疗设备的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无创可重复立体定向适配器、一个系列准直仪部分、一个与CT、MR、DSA和直线加速器的床相匹配的联接部分,及一个验证部分;所述适配器包括水平托盘及双耳联动自锁固定装置和枕部、顶部、下颌带毫米刻度重复固定装置及立体定位标尺;系列准直仪部分包括系列准直仪(11个),准直仪前套筒、可微调节的法兰盘及与直线加速器机头相匹配的插极;与CT、MR、DSA和直线加速器的床相匹配的联接部分,包括水平底盘、二相或三相可调节装置及固定装置;验证部分包括接杆、夹片夹、接点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装置包括直线加速器机头(1)、准直仪(2)、多功能治疗床(3)、病床连接器(4)、无创立体定向头架(5)、连接板(6)、准直仪外套筒(7)、法兰盘(8)、双耳孔固定装置(9)和(13)、颅顶固定装置(10)、底板(11)、下颌定位装置(12)、枕部固定装置(14)、立体定向标尺(15)、准直仪限光筒(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X-刀分次治疗配套装置,由无创,可重复立体定向适配器,与CT和直线加速器相配的联接板,准直仪,固定器,头颅X-刀分次治疗计划系统整套装置的校正系统组成。X-刀分次治疗配套系统是一种能将高能X射线准确的射向颅内可见靶点,对靶病灶实施较大剂量的分次照射。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无创伤,可重复头颅立体定位和穿刺,而且本实用新型为颅内靶病灶提供一在立体定向条件下,高能射线分次治疗方法。
文档编号A61N5/10GK2224634SQ9523307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0日
发明者赵奇煌, 陈炳桓, 杨炯达, 徐桐铭 申请人:赵奇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