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枣口香糖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741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茵陈枣口香糖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香糖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中草药茵陈和大枣的利肝益脾口香糖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口香糖,主要是由胶姆基、糖醇、甜味剂、香料、软化剂、填充剂等组料制成,易于保存,携带方便,但多数口香糖只能起到洁齿爽口的作用,具有保健作用的很少,尤其没有能够利肝益脾的口香糖;茵陈大枣汤是传统的利肝益脾中药方剂,但汤剂既不好保存又不便携带。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含利肝益脾中草药茵陈和大枣的茵陈枣口香糖及其制造方法,既填补了口香糖利肝益脾的空白,又合理地解决了益肝方剂—茵陈大枣汤不易保存和携带的难题,并通过口腔咀嚼促进了人体对中草药的充分吸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1.该口香糖组料配比(重量百分比)为茵陈3%-8%大枣10%-20%口香糖基料余量2.具体实施过程(1)将茵陈用纱布包好,在容器中加适量蒸馏水浸透并在常压下煮沸,保持沸腾30-60分钟后,将茵陈水冷却、并在常压下煮沸,保持沸腾30-60分钟后,将茵陈水冷却、过滤,滤掉残渣;(2)将大枣研磨成细粉,过筛后浸入过滤后的茵陈水中搅拌,制成茵陈枣泥;(3)将茵陈枣泥掺入口香糖基料中,拌匀即可。
要求制成的口香糖中,各组份配比(重量百分比)为茵陈3%-8%大枣10%-20%口香糖基料余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对人体肝脾的益处,现将本发明所选中草药的功能效用简介如下茵陈祛湿热,散风解郁,除诸黄,发汗利水。治热结黄疸病,遍体皆黄,伤寒头痛发热,小便不利;大枣调气血,润心肺,益气补脾。治牌血不足,胃弱,肠滑,泻痢,咳嗽怔忡,虚损劳伤,血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根据以上方法制作成的茵陈枣口香糖除具有一般口香糖的口感口味以外,略带茵陈的草香味和大枣的甜香味,在洁齿爽口的基础上,增加了利肝益脾的作用,同时合理地解决了益肝方剂--茵陈大枣汤不易保存,不便携带的难题,并且通过咀嚼茵陈枣口香糖,促进了人体对中草药的充分吸收,将口香糖这种大众化的食品与利肝益脾这项大众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更好地结合了起来。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按下列配比(重量百分比)组料
茵陈5%大枣15%口香糖基料80%具体操作过程将茵陈用纱布包好,在容器中加3倍水浸泡20分钟后在常压下煮沸,保持沸腾40分钟后冷却,过滤,滤掉残渣,将大枣研磨成细粉后,过100目筛(筛孔内径0.152mm),过筛后将其浸入过滤后的茵陈水中搅拌均匀,制成茵陈枣泥。将茵陈枣泥掺入口香糖基料中,拌匀即可。
要求制成的口香糖中,各组份配比(重量百分比)为茵陈3%-8%大枣10%-20%口香糖基料余重。
权利要求
1.一种茵陈枣口香糖,其特征在于口香糖中含有中草药茵陈和大枣的有效成份,其产品的具体组料配比(重量百分比)为茵陈3%-8%大枣10%-20%口香糖基料余量
2.一种为了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茵陈枣口香糖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将茵陈用纱布包好,在容器中加适量水浸透,并在常压下煮沸,沸腾30-60分钟后,将茵陈水冷却、过滤,滤掉残渣;(2)将大枣研磨成细粉,过筛后浸入过滤后的茵陈水中,搅拌,制成茵陈枣泥;(3)将茵陈枣泥掺入口香糖基料中,拌匀即可;要求在制成的口香糖中,各组份配比为茵陈3%-8%大枣10%-20%口香糖基料余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茵陈枣口香糖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在口香糖基料中加入了利肝益脾中草药茵陈和大枣的有效成分,既填补了口香糖利肝益脾的空白,又合理地解决了利肝益脾方剂——茵陈大枣汤不易保存和携带的难题,其中茵陈的含量为3%-8%,大枣的含量为10%-20%。
文档编号A61K9/68GK1144612SQ9610650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2日
发明者韩春来 申请人:韩春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