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11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产后阴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产后阴道出血的药物。
米非司酮用作为抗旱孕的药物,成功率可达90%左右,它为妇女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简便、易行的,非意愿怀孕的补救措施,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药物流产仍存在6~10%的不完全流产的失败率;2.在完全流产的患者中大部分因蜕膜排除不净导致胎襄排出后,阴道流血时间大于15天,平均17~25天,最多的可达40天。
3.变性绒毛附着于蜕膜会障碍子宫内膜再生,继发感染而持续出血或大出血;4.目前国内一般采用口服西药抗菌素、止血药配合治疗,效果不佳,或用手术清宫,尚无有效、简便,可接受性好的方法。
5.目前虽有一些产后口服的中成药、如“产复康”、“宫血宁”等中成药,但用于治疗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效果并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流产、人工流产特别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副反应,能减短在流产后的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的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中成药,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中药组成全当归10~15%,人参2~6%,川黄芪18~30%,川芎8~12%,泽兰8~15%,益母草8~12%,枣皮8~12%,肉桂5~9%。
上述配方中的全当归、川芎、肉桂均含挥发油,不需专门提取,同其它药物共同煎煮,按常规工艺煎煮、浓缩、制成合剂、冲剂或片剂。
本发明上述配方的一个最好的配比实施例是全当归15%、人参5%,川黄芪25%、川芎10%、泽兰10%、益母草10%、桃仁10%、枣皮10%、肉桂5%。
本发明经急性毒性试验即用小鼠一日一次给最大量为121.6g/Kg(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相当于临床一日量的57.9倍;小鼠一日二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82.4g/Kg,相当于临床一日量的86.8倍。小鼠一日三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73.6/kg,相当于临床一日最大量的130.2倍(临床126g原生药/人/日),一日三次,以60Kg的人计算,即2.10g原生药/Kg,结果提示该药毒性小。
本发明经长期毒性试验即用大鼠分为对照组,受试药大、中、小剂量组、其剂量分别为100、50、25g原生药/Kg,分别相当于拟用临床剂量的40、20、10倍,连续口服30夭,结果提出该药毒性小,一日临床126g原生药/人/日是安全的。
本发明经临床试验,证明疗效显著临床分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相当于原生药126g/天,药物完全流产胎襄排出后一日三次,连服五天。统一诊断标准,统一剂量和疗效、统一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结果分析总有效率90%、其中显效60%、有效30%。疗效标准显效为药物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小于7~10天,有效为药物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大于10~15天,无效为药物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大于16天。
本发明除用于治疗药物流产疗效显著外,还可用于治疗人工流产后的出血副反应及痛经。
本发明填补了国内中医药治疗药物、人工流后阴道出血副反应的空白,作药物流产的辅助药,不仅可以提高米非司酮抗早孕的效果,而且能减小在流产后的出血时间,减小出血量,提高接受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中成药物,其特征是药物组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即全当归10~15%,人参2~6%,川黄芪18~30%,川芎8~12%,泽兰8~15%,益母草8~12%,枣皮8~12%,肉桂5~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中成药物,其药物组分由全当归、人参、川黄芪、川芎、泽兰、益母草、桃仁、枣皮及肉桂组成。本发明经临床试验证明对药物流产带来的阴道持续出血有明显的疗效,可作为米菲司硐药物流产的附助药,能提高其抗早孕的效果,能明显减少流产后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提高接受性。此外,本发明对流产及人工流产阴道出血也有显著效果,还可治疗痛经。
文档编号A61P15/00GK1156616SQ96117819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4日
发明者周幸 申请人:重庆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