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363阅读:2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栓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品,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栓剂。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治疗该病主要采用下述方法1.全身给药的方法1)口服抗生素,一般口服前列康、男康、喹诺酮类等药物;2)抗生素静脉和肌肉注射;3)服用中药口服液。但由于前列腺外包膜的存在,即使抗菌药物在血中浓度较高,也不易自血浆弥散入前列腺泡中,不仅疗效差,而且易对胃肠道和肝脏造成损害。2.对前列腺患者施行手术,经尿道切除前列腺,由于很难切除干净腺体,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不能治愈,同时付作用大,易引起阳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3.前列腺体穿刺直接给药法,患者痛苦,难以忍受,同时易引起血尿,感染到尿漏等并发症;4.双囊四腔管经后尿道抗生素药液灌注,但需要反复插管,患者难以接受,而且易导致医源性损伤、感染等并发症;5.药物离子导入法,需要灌肠,病人不易接受,而且对药物浪费也较大;6.采用局部理疗、激光、微波等先进技术治疗,但投资大,一般医院无此装备,治疗费用高,病人难以承受,不易推广普及。
本发明所要提供一是一种配方简单,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对组织器官无不良影响,病人乐于使用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栓剂。
本发明以喹诺酮类抗生素及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的药物为主要有效成分,与油脂性基质一起制成栓剂。
上述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有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嗪酸、氟哌酸等。
解热镇痛消炎药有消炎痛、双氯灭痛。
油脂性基质主要使用半合成脂肪酸酯、半合成椰子油等。
本发明的组方及其含量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占17-32%;解热镇痛消炎药占2-4%;油脂性基质占81-64%。
上述组方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系新一代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抑菌力强的特点,配上镇痛消炎药,二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经对365例病人临床治疗观察,全部病例无一例因用药有不适感,无任何毒付作用,动物实验观察,使用本发明对直肠、前列腺、肝脏的结构和酶组织化学功能无不良影响,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肯定。
实验室制备栓剂时,采用热熔法,即按处方量分别称取抗生素和消炎药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油脂性基质在水浴上加热熔化,双层灭菌纱布趁热过滤,冷至约40℃加入上述药品,搅匀,随即倾入已涂有润滑剂的栓模中至稍溢出模口为度,冷却,俟完全凝固后,用刀削去溢出部分,开启模型,推出,即得白色光滑整齐的栓剂。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和对前列腺、直肠、肝脏等器官的影响,下面详细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下述实验均使用本院实验室制备的前列腺栓)(一)本发明对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治疗观察的实验研究一、材料选择雄性大白兔24只,体重每只平均2.5-3KG,随机分为4组,即栓剂组(A组)9只、口服药物组(B组)9只、感染组对照组(C组)3只、健康对照组(D组)3只。4组大白兔使用标准饲料,在同等条件下喂养。大白兔均购自同济医大动物实验中心。
二、方法1.将A,B,C3组大白兔用输液胶管(直径2MM)制作的导尿管(在胶管孔后方0.5CM处用9号针头穿刺成孔,成为一端有侧孔的导尿管)插入尿道至膀胱,有尿液从胶管流出时留取2ML尿液作尿常规检查,然后向外退出胶管1.5CM至无尿液流出时即胶管进入前列腺部位(在此之前解剖一只大白兔,测量膀胱颈部后尿道括约肌至前列腺距离1.5-2CM),按摩耻骨上区,挤压睾丸,用30ML注射器负压抽吸,待有白色粘液时涂片,送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2.将培养的大肠肝菌菌液(用37℃培养箱内培养12小时,肉汤培养液配制成107-109CFU/ML浓度菌液)2ML从尿道胶管注入,同时请助手将手指压迫膀胱颈部(胶管前方1CM处)不要使菌液进入膀胱,B,C组用同样方法灌注等量0.9%盐水。
3.大白兔感染72小时后分别插导尿管,照上述方法留取尿液和前列腺液,分别编号。
4.随机取A,B,C,D组大白兔各一只,用静脉空气栓塞法迅速处死动物,分别取前列腺组织作病理检查。
5.将A组大白兔肛门塞入栓剂1支(含依诺沙星100MG)为防止滑出,肛门缝扎2针,留活结,以备松解和以后再用。B组喂服依诺沙星粉100MG(100MG依诺沙星加水20ML混合液喂服)C组不予治疗。A组用栓剂8小时后解开肛门缝线。
6.A,B组连续三天用药后,实验结束,用空气栓塞法迅速处死A,B,C,D4组动物,剖解后分别取出直肠、肝脏组织各一块,前列腺组织2块,每块重约5G,一块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另一块作酶组织化学观察。
结果1.感染前4组动物的尿液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均属正常范围,感染后治疗前和治疗后A组动物的尿液和前列腺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尿液和前列腺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见下表。项目尿液(WBC/HP) 前列腺液(WBC/HP)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P 治疗前 治疗后PA 7±2 0±3<0.05 15±5 5±2<0.05B 5±2 1±3>0.05 13±3 10±2 >0.05上述动物模型的前列腺、直肠、肝脏通过H,E光镜观察和酶组织化学观察均证实,使用本发明对上述组织器官无不良影响,对前列腺炎治疗作用明显。(其中反映具体观测结果的图片此处略)。
(二)本发明对家兔直肠刺激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检测前列腺栓对家兔直肠的原发性刺激作用及急性毒性作用。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大耳家兔,由湖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样品前列腺栓由市一医院生产,批号960604;空白基质栓由湖南益阳化工厂生产,批号950825。
三、实验方法与结果1.完整直肠粘膜刺激性实验。取健康家兔9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给药组,基质组及对照组。动物禁食12h,给药组及基质组各给栓剂一粒,给药深度6CM,指压肛门20min,每天1次连续给药10次,对照组如用光滑玻棒机械刺激10次,每次给药后压点给动物2h的排粪粒数及自主活动次数(以四脚均移动为一次),最后一次给药后19h处死动物,剖检取出直肠,分上、中、下三段肉眼观察标本刺激反应。并对每天给药后2h动物排粪数及自主活动次数、以及每段标本的积分值作统计处理,结果见下表。组动物数 标本积分(X±SD)排粪数 自主活动数别(只)上段 中段 下段 (X±SD) (X±SD)给药组 3 01.3±0.5* 3.0±0.7* 36.3±10.4.** 32.3±10.5***基质组 3 00.3±0.5 1.7±1.0 28.8±12.1 28.6±11.2对照组 3 00 0.7±0.5 29.8±6.3 9.5±2.3*——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基质比较P>0.05。**——与对照基质组比较P>0.05。***——与对照比较P<0.05,与基质组比较P>0.05。
2.标本的组织学检验。将标本置于中性甲醛液中固定,然后分别取其各组标本的上、中、下三段,石蜡包埋,H-E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指标评分按每项0-4分,每组动物所有评分值的平均值为该指标的炎症分值,四项指标的总和为分值。结果同见下表。
组织学观察″炎症分值″组别 指标分值(X±SD) 总分值充血 水肿 浸润 糜烂给药组0 00 00基质组0 00 00对照组0 00 00四、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与基质组的直肠下连肛门处均有非药物性刺激反应,组织学切片检查均无炎症反应。
2.本文实验给药剂量为临床用药的30倍以上,故可以判断临床用药不致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
(三)本发明对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一、病例选择315例以往均为长期使用过各种抗菌素、中药、离子透入、后尿道灌注抗菌素无明显疗效者;另50例为初发病者二、年龄及发病时间发病年龄为19-68岁,平均35.8岁,发病最短时间为2个月,最长达16年,平均时间为3.6年。
三、使用前列栓前症状以腰酸痛、下腹痛、会阴痛、尿频、尿不尽、滴白、性功能障碍等为最多。见下表。症状例次 %症状例次 %症状 例次 %滴白129 34 头晕141 48 两腿酸软 12023尿不尽 145 53 乏力154 64 尿频 26385下腹痛 154 64 血尿189.4肛门胀13 30尿急131 65 遗精1512 睾丸胀痛 16143腰酸痛 167 71 尿道痛 111 38 血精 25 29会阴痛 147 53 腹股沟痛112 39 性功能减退19651四、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365例中前列腺白细胞7-10/HP有186例(占51.4%),20-30/HP有103例(占29%),30-50/HP21例(占0.6%),50/HP以上13例(占0.4%)。
五、下尿路分段细菌培养50例采用mecmes stame正法进行下尿路分段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部位,其中20例前列腺液中培养到表皮葡萄球菌生长,10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2例为腐生葡萄球菌生长(总共占70%),其余15例无菌生长(占30%)。
六、诊断标准1.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液白细胞<7个/高倍视野或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2.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液白细胞<15/高倍视野;3.改善自觉症状部分消失,前列腺白细胞减少或无变化;4.无效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均无改变。
七、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由病人带药栓回家自己使用。使用前嘱病人排空大便,于睡前用手将栓剂塞入肛门内,约4个小时药栓溶化完毕。每7天为一个疗程。使用时间以症状开始消退或改善,前列腺液白细胞下降为起效时间。最短一个疗程,长8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
八、治疗结果1.症状症状基本消失者322例,占89.2%,症状改善者32例,占8%,症状无明显改善者11例,占2.8%左右。
2.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前列腺液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WBC7/HP以下)240例,占65.8%114例白细胞不同程度下降(WBC15/HP以下)占31.2%,白细胞未下降者11例,占30%左右。
3.下尿路分段细菌培养结果50例细菌培养,阳性者35例,占70%,使用前列栓后细菌培养转阴者30例,占60%,另15例细菌培养无菌生长,占30%。50例中有5例合并有尿路感染,占10%,在VB1、VB2标本中,找到致病菌。
4.统计治疗结果本组治愈240例,占65.83%,显效83例,占22.74%,改善37例,占10.27%,无效5例,占1.36%例,总有效率88.75%。
九、对照组随机选35例慢性前列腺炎采用口服依诺沙星作对照。方法每例每日口服依诺沙星片400MG,以一组为一疗程,平均两个疗程,疗效评判同栓剂一样;治疗效果治愈11人,占31.42%,显效8人,占22.85%,改善13例,占37.14%,无效3例,占6.8%。总有效率54.27%。见下表。
组别 前列栓 口服药疗效 例 % 例 %治愈 240 65.8311 31.42显效 83 22.74822.85总有效率 88.57 54.27
下面详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1000支栓剂投料,称取依诺沙星210G,消炎痛25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脂肪酸酯10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用双层灭菌纱布趁热过滤,冷至约40℃加入上述药品,随即倾入已涂有润滑剂的栓模中至稍溢出模口为度,冷却,俟完全凝固后,用刀削去溢出部分,开启栓模,推出,即得白色光滑整齐的栓剂。
实施例2按1000支栓剂投料,称取依诺沙星305G,消炎痛37.5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椰子油9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按1000支栓剂投料,称取依诺沙星400G,消炎痛50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脂肪酸8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按1000支栓剂投料,称取环丙沙星305G,消炎痛37.5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脂肪酸酯9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b称取依诺沙星400G,双氯灭痛50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椰子油8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称取氟嗪酸305G,消炎痛37.5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脂肪酸酯9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称取氟哌酸400G,双氯灭痛50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脂肪酸酯8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称取氟嗪酸305G,双氯灭痛37.5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椰子油9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称取氟哌酸400G,双氯灭痛50G,研细过筛,置于干燥灭菌的乳钵中研匀,另取半合成椰子油800G在水浴上加热溶化,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栓剂,其特征在于由喹诺酮类抗生素(A)和解热镇痛消炎药(B)及油脂性基质(C)组成,其中(A)为依诺沙星或环丙沙星或氟嗪酸或氟哌酸;(B)为消炎痛或双氯灭痛;(C)为半合成脂肪酸或半合成椰子油,上述组分中,(A)组分占总量的17-32%(重量比),(B)组分占总量的2-4%(重量比),(C)组分占总量的81-64%(重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剂,其特征在于由17-25%(重量比)的依诺沙星和2-3%(重量比)的消炎痛及81-72%的半合成脂肪酸酯组成。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栓剂,主要由17—32%(重量比)的依诺沙星和2—4%(重量比)的消炎痛及油脂性基质组成,本发明经365例患者临床使用表明:对细菌性前列炎治疗总有效率达88.57%,较口服组高,全部病例无一例因用药有不适感,对组织器官无不良影响。
文档编号A61K31/47GK1179941SQ96122919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6日
发明者周杏林, 柯昌胜, 邹明杰, 李香普 申请人:黄石市第一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