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用放药器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058373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腔用放药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把在药品存放室内充入的粉体状药品放入到鼻腔内的鼻腔用放药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对于鼻变应性、气喘等患者采用把粉体状药品放入鼻腔来治疗的方法。另外,用该治疗法就要使用专用的喷雾器,例如把胶囊等的在药品存放室内充入的粉体状药品放入到鼻腔内。
此外,作为用于这种治疗法的喷雾器,有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84年第34267号公报所示的产品。
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喷雾器,其结构是,在圆筒构件的空气流入侧设置泵部,在该圆筒构件的空气流出侧形成供胶囊插入的凹状部,并在该圆筒构件的头部一侧设有可拆卸的顶部,该顶部形成成为药品喷雾口的开口部,通过将顶部嵌合在所述圆筒构件上而在内部形成了胶囊存放部。而所述圆筒构件到顶部,嵌合着可装拆的盖子,在所述盖子内设有轴向延伸的针,以将顶部嵌合在所述圆筒构件上的状态下安装盖子,由此而用该盖子内的针对存放在胶囊存放部内的胶囊进行穿孔。
在如此结构的现有技术中,首先作为放药的准备,在对胶囊穿孔时,在把充入了粉体状药品的胶囊插入圆筒构件的凹状部后,将顶部嵌合在所述圆筒构件上而将胶囊存放到胶囊存放部,将针插入顶部的开口部内,并从该顶部安装盖子,由此而用设在所述盖子内的针在胶囊的轴向两侧开孔。
然后,在投放药品时,从圆筒构件拿去盖子,把顶部插入患者的一个鼻腔内,按压泵部,使来自泵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导入通道而流入到胶囊内,由该空气从开口部将所述胶囊内的药品喷到患者的鼻腔内,通过交替地交换插入鼻腔并重复按压泵部的动作,向患者投放药品。
此外,由于向鼻腔放药是左、右鼻腔交替进行的,故在胶囊存放部与胶囊之间设有间隙,这样在作1次按压泵部的动作时胶囊内的药品不会被全部投放,并通过在一个鼻腔中进行4次左右的按压泵部的动作,而投放规定量的药品。
然而,在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喷雾器中,由于是左、右鼻腔分别放药,所以,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为了将药品平均供给左、右鼻腔,必须反复按压泵部和朝鼻腔插入圆筒构件,且放药时的操作很麻烦。
另外,作为放药的准备而在向胶囊开孔时,要自圆筒构件拆去顶部而存放胶囊,以该状态把盖子插装到所述圆筒构件和顶部上来进行开孔。而且,在喷药品时,又要再拿掉盖子后按压泵部向鼻腔喷雾,故必须进行盖子的安装、拆卸,除准备动作烦琐外,还有丢失盖子之虞。
又,即使为了能将药品同时投放到左、右鼻腔而制造具有左、右的药品喷雾口的放药器,由于鼻腔间的距离因小孩、大人等因素而存在着个人差异,所以有着必须备齐多种不同鼻腔间距离的放药器的问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用简单操作将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同时投放到患者的左、右鼻腔,又可广泛用于从小孩到大人的鼻腔用放药器。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鼻腔用放药器的基本结构是,以在药品存放室内存放粉体状药品的状态,在将所述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从左、右喷嘴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时,可根据患者的鼻腔间的距离调整所述喷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距离。
因而,在将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从左、右喷嘴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时,通过根据患者的鼻腔间距离而调整喷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距离,能将左、右喷嘴插入鼻腔内所希望的部位。
另外,本发明包括存放粉体状药品的药品存放室;向所述药品存放室提供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利用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所提供的空气向患者的左、右鼻腔提供所述药品存放室内药品的具有左、右药品通道的通道装置;以插入患者左、右鼻腔的状态喷药用、设在所述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喷出一侧、可对照患者的鼻腔间距离而调整的距离调整喷嘴装置。
因而,当以在药品存放室内存放药品的状态,从空气供给装置向所述药品存放室提供空气时,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一面由来自空气供给装置的空气搅拌,一面从构成通道装置的左、右药品通道同时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此外,在要把距离调整喷嘴装置插入患者左、右鼻腔时,通过对照患者的左、右鼻腔间距离来调整距离调整喷嘴装置,可把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可靠地插入鼻腔内所需的部位。
又,本发明包括存放粉体状药品的药品存放室;向所述药品存放室提供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利用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所提供的空气向患者的左、右鼻腔提供药品存放室内药品的具有左、右药品通道的通道装置;以插入患者左、右鼻腔的状态喷药用、由设置在所述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喷出一侧的左、右喷嘴所组成的距离调整喷嘴装置;在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做成可旋转且使其配置在偏离旋转中心的位置。
因而,当以在药品存放室内存放药品的状态,从空气供给装置向所述药品存放室提供空气时,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一面由来自空气供给装置的空气搅拌,一面从构成通道装置的左、右药品通道同时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另外,当构成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可旋转的喷嘴旋转时,由于该喷嘴以偏心量作半径而旋转,故通过调整此时的旋转量,可使左、右喷嘴间的距离与患者的鼻腔间的距离一致。
此外,在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将至少一个喷嘴做成可装、拆在所述通道装置上。
因而,通过把左、右喷嘴从通道装置上拆下,可容易地冲洗各喷嘴和药品通道的各个角落。
另外,把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喷嘴的喷雾口做成大致呈直线状。
因而,在把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时,含有药品的空气从左、右药品通道向着喷雾口而直线流过,以给予整流性、直线性的状态喷向鼻腔内。
又,将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喷嘴的喷雾口做成偏心。
因而,当旋转构成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时,由于偏心的喷雾口与所述各喷嘴一起旋转移动,故在将所述各喷嘴插入了鼻腔内时,既可使喷雾口配置在鼻腔的中央,又可从所述喷雾口将药品均匀地喷向鼻腔内。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存放粉体状药品的药品存放室;向所述药品存放室提供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利用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所提供的空气向患者的左、右鼻腔提供所述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的具有左、右药品通道的通道装置;以插入患者左、右鼻腔的状态喷药用、由设置在所述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喷出一侧的左、右喷嘴所组成的距离调整喷嘴装置;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做成可相对另一个喷嘴向左、右方向移动。
因而,当以在药品存放室内存放药品的状态,从空气供给装置向所述药品存放室提供空气时,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一面由来自空气供给装置的空气搅拌,一面从构成通道装置的左、右药品通道同时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另外,通过使构成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可移动的喷嘴向左、右方向移动,可使左、右喷嘴间的距离与患者的鼻腔间的距离一致。
此外,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包括将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导向左、右方向的左右向导向部;在用该左右向导向部移动喷嘴时,支持该喷嘴的喷嘴支持部。
因而通过使左、右喷嘴中一个喷嘴沿左右向导向部移动,可使与另一个喷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距离对照鼻腔间的距离而调整,并可通过喷嘴支持部来防止喷嘴的脱落。
再者,用具有可挠性的连接管把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可调整的喷嘴与通道装置进行连接。
因而,即使使喷嘴向左、右方向移动,由于用具有可挠性的连接管连接所述喷嘴和通道装置,所以所述连接管根据喷嘴移动量而变形,既可容许所述喷嘴移动又始终连通所述喷嘴和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
又,在所述药品存放室,用胶囊或另外的供给器具提供药品。
因而,由于在药品存放室内用胶囊、或用另外的供给器具而提供药品,故每次向患者投放药粉时都可向药品存放室供给规定量的药品。
另外,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是用泵来提供空气的装置。因而当从泵排出空气时,所述排出空气向药品存放室供给。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最大间隔状态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最大间隔状态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最小间隔状态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最小间隔状态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在用第1穿孔针在胶囊上穿设空气流入孔后将通道构件安装在胶囊保持架上的状态剖视图。
图8是表示通过按压泵部而喷射胶囊内药品之状态的从与图1相同位置看到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最大间隔状态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最小间隔状态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变形例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变形例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在左、右导向槽、喷嘴保持突部安装可调喷嘴之状态的从图15中的箭头A-A方向看到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使可调喷嘴在左、右方向呈最大间隔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使可调喷嘴在左、右方向呈最小间隔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变形例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的剖视图。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下面,根据图1至图18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
首先,在图1至图8中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
图示中,1表示本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所述鼻腔用放药器1大致包括如图2所示、后述的胶囊保持架2;泵部14;药品通道20;距离调整喷嘴机构25。
所述胶囊保持架2是保持胶囊的,包括呈双重筒状的后述的固定构件3及位于所述固定构件3的内周侧可相对所述固定构件3沿轴向移动的可动构件8。
所述固定构件3大致包括呈有阶梯筒状的外筒部3A;设在所述外筒部3A内的内筒部3B;封闭所述外筒部3A下端一侧的底部3C;构成所述内筒部3B的底部的药品捕捉部3D;位于所述外筒部3A开口一侧而形成的法兰部3E;而所述法兰部3E不仅可防止在外筒部3A的内周面沿轴向移动的可动构件8抽出,并对从外周侧遮住所述固定构件3的泵部14进行定位。此外,外筒部3A与内筒部3B,在所述外筒部3A的轴向中间部位连接着内筒部3B的开口部,且在所述筒部3A、3B之间形成空气流入室4。
又,在所述固定构件3的底部3C形成与所述空气流入室4连通的空气供给通道5,在成为内筒部3B底部的药品捕捉部3D,后述的第1穿孔针16向一侧胶囊孔11一侧而突出形成。另外,在内筒部3B穿设有连通内周侧与空气流入室4的连通孔6、6,在外筒部3A内周面,沿轴向延长而形成嵌合回转挡销10的嵌合槽7。
所述可动构件8可在固定构件3的外筒部3A内沿轴向移动,包括筒部8A;设在所述筒部8A下端侧、保持在所述外筒部3A内可沿轴向移动的大直径底部8B;从该底部8B中央向内筒部3B内延伸的小直径突部8C;沿所述突部8C的轴向穿设有贯通底部8B而与筒部8A内连通、供第1穿孔针16插入的插针孔9。另外,在所述筒部8A的外周侧沿径向向外地突出形成回转挡销10,通过该回转挡销10嵌合在固定构件3的嵌合槽7,既容许可动构件8相对该固定构件3而沿轴向移动,又可限制可动构件8相对固定构件3的旋转。
另一方面,所述可动构件8的筒部8A内周侧成为一侧胶囊孔11,通过该一侧胶囊孔11与后述的另一侧胶囊孔19一体化,构成成为药品存放室的胶囊存放孔12。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胶囊保持架2中,当使可动构件8可沿着固定构件3外筒部3A而在沿轴向移动、且将可动构件8的外螺纹8D旋在后述的内螺纹18A上时,由于回转挡销10限制了可动构件8相对固定构件3的旋转,该可动构件8自动地被上提到通道构件17一侧。
13表示设在空气流入室4内的供给阀,该供给阀13是开、关形成在固定构件3上的空气供给通道5的,在从泵部14供给空气时打开阀,在将空气吸入到泵部14内时使其落座而关闭空气供给通道5。
14表示由橡胶材料形成有底圆筒状的作为空气供给装置的泵部,该泵部14包括厚壁的开口部14A;底部14B及所述开口部14A、底部14B之间的按压部14C;而所述开口部14A密封地安装在固定构件3的外筒部3A上。另外,在泵部14内容纳着胶囊保持架2的大部分,由此使所述鼻腔用放药器1沿轴向小型化。
15表示设在泵部14底部14B上的吸入阀,该吸入阀15大致包括位于中央部而与泵部14内连通的吸入通道15A;开、关该吸入通道15A的阀体15B;而所述阀体15B在从泵部14供给空气时关闭阀,在从外部将空气吸入到泵部14内时打开阀。
16是设在固定构件3上的第1穿孔针,该第1穿孔针16的基端一侧固定在药品捕捉部3D上,并且,头部一侧穿过插针孔9而向一侧胶囊孔11一侧伸出,其头部为尖锐的针头16A。在可动构件8位于泵部14一侧时,所述第1穿孔针的针头16A伸入到一侧胶囊孔11内,在这种状态下把胶囊K压入到一侧胶囊孔11内,即可在该胶囊K上穿设空气流入孔H1。另一方面,在可动构件8位于通道构件17一侧时,由于针头16A缩进销贯通孔9内,故该针头16A成为从空气流入孔H1被拔掉的状态。
另外,17表示作为旋在胶囊保持架2的可动构件8上的通道装置的通道构件,该通道构件17的靠胶囊保持架2的一侧为小直径部17A,另一侧为大直径部17B。又,在大直径部17B设有左、右距离调整喷嘴机构25。
此外,在所述小直径部17A形成有可动构件旋装孔18,在该可动构件旋装孔的开口一侧内周上,形成有旋装可动构件8外螺纹8D的内螺纹18A。又,在可动构件旋装孔18的深处,形成有与一侧胶囊孔11一起构成胶囊存放孔12的另一侧胶囊孔19。
20、20表示在通道构件17上所形成的左、右药品通道,所述各药品通道20如图3所示,由与另一侧胶囊孔19连通并分支的分支通道20A、及从所述分支通道20A沿轴向直线伸长的直线通道部20B形成大致U字状;而所述各直线通道部20B的喷出一侧成为后述的锥形状喷雾口28。
21是与第1穿孔针16对向地设在通道构件17上的第2穿孔针,该第2穿孔针21的基端一侧被固定在可沿轴向滑动地设置的滑块22上,头部一侧伸长并贯通密封橡胶23,其尖端为尖锐的针头21A。另外,所述滑块22为了操作第2穿孔针21而与在通道构件17外所设置的操作板24(参照图1)连接。这样,通过使操作板24沿图1箭头A方向移动,第2穿孔针21经滑块22而沿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由所述针头21A对胶囊K穿设空气流出孔H2。
25表示设在通道构件17上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该距离调整喷嘴机构25,包括在通道构件17一侧所设置的后述的左、右嵌合凸部26、26;在所述各嵌合凸部26上可旋转地安装有左、右可调喷嘴27、27;连续穿过所述各可调喷嘴27与各嵌合凸部26内的锥形状喷雾口28、28。
26、26表示在通道构件的上端面一侧所设置的左、右嵌合凸部,所述各嵌合凸部26形成从通道构件17一体突出的圆筒状而包覆左、右药品通道20的直线通道部20B。
27、27表示可装卸地安装在左、右嵌合凸部26、26上的左、右可调喷嘴,所述各可调喷嘴27,是插入到患者的鼻腔内的,形成向头部一侧而直径逐渐收缩的圆锥台状。另外,各可调喷嘴27的基端一侧内周,既可沿各嵌合凸部26旋转,又成为可装卸地嵌合的嵌合孔部27A。而且,各可调喷嘴27通过相对各嵌合凸部26而旋转,根据后述的原理,对照患者的鼻腔间距离而可调整所述喷嘴间距。
28、28是从各嵌合凸部26内周连续设置在各可调喷嘴27内周、向头部一侧而逐渐扩大的锥形状喷雾口,所述各锥形状喷雾口28,与各药品通道20的直线通道部20B配设在同一轴线上。当从各药品通道20供给含有药品的空气时,各锥形状喷雾口28就一面使含有所述药品的空气沿锥形状内壁面渐渐扩散一面使其流通,而将药品扩散、投放到鼻腔内。
这种结构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25,如图3所示,所述各可调喷嘴27设置成能以药品通道20的直线通道部20B及锥形状喷雾口28的轴线C1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且所述各可调喷嘴27的轴线C2以偏心量d1而偏离成为旋转中心的轴线C1。因而,通过使各可调喷嘴27旋转,在图3及图4所示的最大间隔状态,各可调喷嘴27的喷嘴间距成为L1,在图5及图6所示的最小间隔状态,各可调喷嘴27的喷嘴间距成为L2。结果,通过适当调整各可调喷嘴27的旋转量,可使喷嘴间距与患者的鼻腔间距离一致。
本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下面就其使用原理作说明。
首先,通过使胶囊保持架2的可动构件8位于泵部14一侧,使第1穿孔针16的针头16A伸入到一侧胶囊孔11内。一旦以该状态将胶囊K压入一侧胶囊孔11,则在该胶囊K上被针16的针头16A扎刺,并在该胶囊K上穿设空气流入孔H1(参照图7)。
其次,应将通道构件17安装在胶囊保持架2上,将通道构件17一侧的内螺纹18A旋在所述胶囊保持架2一侧的外螺纹8D上。由此,由于通道构件17的旋入,胶囊保持架2的可动构件8向所述通道构件17一侧移动,所以,胶囊K以在轴向略被按压的状态而保持在胶囊存放孔12内。而此时,在胶囊K上穿设了空气流入孔H1的第1穿孔针16的针头16A被拔去,胶囊K内通过空气流入孔H1、插针孔9及各连通孔6而与空气流入室4连通。
在该状态,要在胶囊K上形成空气流出孔H2,则通过使操作板24沿箭头A方向移动,使第2穿孔针21向胶囊K移动,并用其针头21A在胶囊K上穿设空气流出孔H2。之后,将操作板24复位,将针头21A拔出胶囊K。由此,完成了作为放药准备的开孔过程。
下面就将开了孔的胶囊K内的药品喷到患者鼻腔用的放药动作原理作描述。
首先,将各可调喷嘴27插入患者的两鼻腔,如图8所示,通过压弯泵部14的按压部14C,从泵部14处发生空气流,使该空气作用在空气供给通道5上将供给阀13推到内筒部3B的药品捕捉部3D上而使其打开,再通过空气流入室4、各连通孔6、插针孔9及空气流入孔H1而使空气流入胶囊K。由此,流入胶囊K的空气搅拌药品而成为混入了药品的空气,通过空气流出孔H2及左、右药品通道20、20,从左、右锥形状喷雾口28、28喷射混入了药品的空气,可同时把药品投放到患者的左、右鼻腔。
另一方面,当将左、右可调喷嘴27插入患者的左、右鼻腔,把胶囊K内的药品向患者投放时,通过使所述各可调喷嘴27适当旋转,在成为最大间隔状态的喷嘴间距L1与成为最小间隔状态的喷嘴间距L2之间适当调整各可调喷嘴27的喷嘴间距,可使各可调喷嘴27的喷嘴间距与患者的鼻腔间距离一致,进而可将所述各可调喷嘴27可靠且无不适感地顺利地插入患者鼻腔内的所需位置。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胶囊K安装在可动构件8上的动作和使第2穿孔针21沿轴向作一往复动作,可容易地沿胶囊K的轴向形成空气流入孔H1与空气流出孔H2,不仅可大幅度地简化放药动作前的准备动作,而且通过经左、右药品通道20、20而从左、右可调喷嘴27、27将胶囊K内的药品喷雾,还可对患者的左、右鼻腔同时投药,故可大幅度地提高所述鼻腔用放药器1在准备动作、放药动作中的操作性。
因而,在将各可调喷嘴27插入患者的鼻腔时,通过旋转所述各可调喷嘴27,可非常容易地在成为最大间隔状态的喷嘴间距L1与成为最小间隔状态的喷嘴间距H2之间使各可调喷嘴27间的喷嘴间距与鼻腔间距一致,故既可将各可调喷嘴27可靠地插入鼻腔内的所需部位,又可向鼻腔内进行良好的药品喷雾而提高放药效率。
这样,通过使各可调喷嘴27与患者的鼻腔间距离一致,在将各可调喷嘴27插入鼻腔内时可无不适感地顺利地插入,以符合各人的最佳状态进行放药,并且,从鼻腔间距离不相同的小孩到大人可用一种的鼻腔用放药器1,从而可大幅度地扩大所述鼻腔用放药器1的使用范围。尤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左右可调喷嘴27、27,故可较大范围地调整喷嘴间距,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另外,由于将各可调喷嘴27做成可相对通道构件17装、卸,故在放药后,通过拆卸各可调喷嘴27,可容易地冲洗所述各可调喷嘴27、药品通道20等的各个角落,可提高冲洗时的操作性与卫生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各药品通道20的直线通道部20B与锥形状喷雾口28配置在同一轴线上,使含有药品的空气在所述各药品通道20、锥形状喷雾口28直线地流通,能给予含有所述药品的空气成整流性、直线性而使其加速,故能有效地将药品供给到鼻腔内的深处。
另外,由于将各锥形状喷出口28设在各药品通道20的喷出一侧,由所述各锥形状喷出口28使含有药品的空气扩散,故可在从各锥形状喷出口28至患者鼻腔内的大范围内将药品均匀地投放,又由于提高了药品的喷雾效率,促进了人体的吸收,从而可提高放药的效能。
另外,由于在胶囊K上开孔用的器具,全部内藏在放药器1本体,故不用全部拆卸而可进行放药动作,较之现有技术,不仅可省略开孔器具的装、卸动作,而且无丢失开孔器具之虞,可进一步安全地操作。
又,除了可用固定构件3的药品捕捉部3D来捕捉从胶囊K的空气流入孔H1落下的药品外,可在放药动作时由来自泵部14的空气来输送在所述药品捕捉部3D捕捉的药品,并与胶囊K内的药品一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供给,故可使残留在鼻腔用放药器1内的药品量减少,从而不仅可将充入胶囊K内的药品的规定量可靠地投放到患者鼻腔,还可减少所述鼻腔用放药器1的清扫次数。
图9至图11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其特点在于,使可调喷嘴的喷雾口偏离旋转中心而配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上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31表示本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32表示所述鼻腔用放药器31的通道构件,所述通道构件32包括与第1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道构件17大致相同的小直径部32A和大直径部32B。然而,通道构件32的大直径部32B上面一侧形成有后述的嵌合凹部34、34,这一点与第1实施例的不相同。
33表示设在通道构件32上的本实施例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该距离调整喷嘴机构33包括设在通道构件32一侧的后述的左、右嵌合凹部34、34;在所述各嵌合凹部34上可旋转地安装的左、右可调喷嘴35、35;设在所述可调喷嘴35上的喷雾口36、36。
34、34表示设在通道构件32的上端面一侧的左、右嵌合凹部,所述各嵌合凹部34在与左、右药品通道2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形孔状。
35、35表示安装在左、右嵌合凹部34、34的本实施例的左、右可调喷嘴,所述各可调喷嘴35包括用于插入患者鼻腔内的头部一侧的直径逐渐缩小的鼻腔插入部35A;设在所述鼻腔插入部35A基端一侧、嵌合在嵌合凹部34内既可装、卸又可旋转的嵌合部35B。
这里,所述鼻腔插入部35A以嵌合部35B的轴线C3为旋转中心而旋转,所述鼻腔插入部35A的轴线C4以位移量d2而偏离成为旋转中心的轴线C3。因此,通过旋转各可调喷嘴35,在图10所示的最大间隔状态,各鼻腔插入部35A的喷嘴间距为L3,在图11所示的最小间隔状态,各鼻腔插入部35A的喷嘴间距为L4。结果,通过适当调整各可调喷嘴35的旋转量,能使喷嘴间距与患者的鼻腔间距离一致。
36、36是设在各可调喷嘴35、略弯成〈字形的喷雾口,所述各喷雾口36包括与各药品通道20的直线通道部20B连通的倾斜部36A;与该倾斜部36A连通、设在与鼻腔插入部35A同一轴线C4上的锥形部36B。这样,在各鼻腔插入部35A插入鼻腔内时,因各喷雾口36位于所述鼻腔内的中央,故能将药品均匀地喷到鼻腔内。而当从各药品通道20供给含有药品的空气时,所述各喷雾口36就一面使含有所述药品的空气沿锥形部36B内壁面渐渐扩散一面使其流通,由此而将药品扩散、投放到鼻腔内。
因此,不言而喻,在这种结构的本实施例中,也可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作用与效果,尤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喷雾口36的锥形部36B配设在插入患者鼻腔内的可调喷嘴35的鼻腔插入部35A中央(同一轴线上),可经过所述锥形部36B而将药品均匀地喷向鼻腔内,故可进一步促进鼻腔内的药品吸收,并提高药品的效能。
另外,在所述第1实施例中,在各嵌合凸部26与可调喷嘴27上连续地形成锥形状喷雾口28,而作为变形例、也可例如图12所示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41那样,在通道构件17上端面设置喷雾筒42、42,并在所述各喷雾筒42外周侧可旋转又可装、卸地安装可调喷嘴43、43,同时在所述各喷雾筒42的内周侧做成锥形状喷雾口44、44。
作为实施例变形例、也可如图13所示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33’那样,在各可调喷嘴35上形成直线延长的喷雾口36’。
在所述第1、2实施例中,设有左、右可调喷嘴27、35、43,通过旋转所述各可调喷嘴27、35、43而调整喷嘴间距,但也可使左、右喷嘴中一个喷嘴作为固定喷嘴,另一个作为可调喷嘴来调整喷嘴间距。
在所述第1、2实施例中,将各可调喷嘴27、35、43做成可装、卸,但也可以能旋转地固定各可调喷嘴,这样能防止各可调喷嘴的丢失。
图14至图18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其特点在于,将喷嘴设成可向左、右方向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上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示中,51表示本实施例的鼻腔用放药器,52表示作为所述鼻腔用放药器51通道装置的构件,该通道构件52包括与第1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通道构件17大致相同的小直径部52A和大直径部52B。而在本实施例的通道构件52上设有后述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56以替代第1实施例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25,这一点与第1实施例的不相同。
53、54表示在本实施例通道构件52上形成的左、右药品通道,所述左、右药品通道53、54由与另一侧胶囊孔19连通且分支的分支通道部53A、54A、及从所述分支通道部53A、54A沿轴向直线延长的直线通道部53B、54B而形成大致U字形,而左侧的直线通道部53B喷出一侧在后述的固定喷嘴57内成为喷雾口55。另外,右侧的直线通道部54B比左侧的直线通道部53B短,并在其喷出一侧连接有后述的连接管63。
56表示设在通道构件52的大直径部52B上的本实施例距离调整喷嘴机构,所述距离调整喷嘴机构56包括后述的固定喷嘴57、左、右向导向槽58、喷嘴支承突部59、可调喷嘴61及连接管63等。
57是位于左侧药品通道53的喷出一侧、从通道构件52的大直径部52B凸设的固定喷嘴,该固定喷嘴57是插入患者鼻腔内、向头部一侧而呈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台状。
58表示在通道构件52的大直径部52B另一端面开口形成的成为左、右向导向部的左、右向导向槽,如图15所示,所述左、右向导向槽58位于右侧药品通道54的直线通道部54B延长线上、呈沿径向伸长的长圆形。另外,左、右向导向槽58的宽度尺寸(圆弧部分的直径尺寸)做得比可调喷嘴61的直径尺寸大些,因而在所述左、右向导向槽58内可沿左、右向(箭头B、C方向)移动地支承可调喷嘴61。
59是设在左、右向导向槽58内的作为喷嘴支承部的喷嘴支承突部,该喷嘴支承突部59如图16所示,从左、右向导向槽58的内周面朝内突出呈环状,而且喷嘴支承突部59是嵌合在可调喷嘴61的环状槽61A内,既可容许所述可调喷嘴61在左、右向导向槽58内移动,又可防止所述可调喷嘴61脱落。
60是在右侧药品通道54的直线通道部54B与左、右向导向槽58之间所形成的连接管移动空间,该连接管移动空间60是根据可调喷嘴61的移动而容许连接管63沿左、右方向移动。
61表示从通道构件52的大直径部52B突出设置的可调喷嘴,该可调喷嘴61是与固定喷嘴57成一对,与所述固定喷嘴57大致相同,向头部一侧地呈直径逐渐收缩的圆锥台状。另外,在可调喷嘴61的基端一侧外周,沿全周连续地形成环状槽61A,该可调喷嘴61通过所述环状槽61A而可向左、右方向移动地嵌合在喷嘴支承突部59。
62是在可调喷嘴61内所形成的喷雾口,该喷雾口62位于可调喷嘴61的中心、在轴向将所述可调喷嘴贯通。另外,喷雾口62通过连接管63而与右侧药品通道54连通。
63是在连接管移动空间内所设的连接管,该连接管63的一端侧与通道构件17连接,以便与右侧药品通道54的直线通道部54B连通,另一端侧与可调喷嘴61连接,以便与喷雾口62连通。另外,连接管63用具有足够可挠性的树脂材料等做成,这样在可调喷嘴61移动时,可根据其移动量而变形,从而可始终连通药品通道54与喷雾口62。
而这种结构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56,如图17所示,通过使可调喷嘴61沿箭头C方向移动,可把所述可调喷嘴61与固定喷嘴57间的左、右方向间隔距离(喷嘴间距)调整至最大间隔状态L5,如图18所示,通过使可调喷嘴61沿箭头B方向移动,可把喷嘴间距调整至最小间隔状态L6。因而,沿箭头B、C方向移动所述可调喷嘴61,在最大间隔状态L5与最小间隔状态L6之间适当调整喷嘴间距,就可使固定喷嘴57和可调喷嘴61的喷嘴间距与患者的鼻腔间距离一致。另外,由于可调喷嘴61以环状槽61A嵌合在喷嘴支承突部59的状态安装在左、右向导向槽58内,故由所述喷嘴支承突部59防止其脱离通道构件17。
这样,在这种结构的本实施例中,也可获得与前述各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作用与效果,尤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沿左、右向导向槽58移动可调喷嘴61而可在最大间隔状态L5与最小间隔状态L6之间使所述可调喷嘴61和固定喷嘴57间的左、右方向间隔距离(喷嘴间距)与患者的鼻腔间距离一致,从而可更加简单地调整喷嘴间距。
另外,在方向导向槽58上设有喷嘴支承突部59,且使所述喷嘴支承突部59嵌合在可调喷嘴61的环状槽61A内,故既可沿喷嘴支承突部59顺利移动所述可调喷嘴61,又可防止可调喷嘴61脱离通道构件52。
又,由于用可挠性材料做成的连接管63连通右侧药品通道54与喷雾口62,故即使在移动可调喷嘴61时也能始终连通药品通道54与喷雾口62,能可靠地从所述喷雾口62向鼻腔内喷射药品。
在所述第3实施例中,例举了把左、右喷嘴中的左侧喷嘴做成固定喷嘴57、右侧喷嘴做成可调喷嘴61,使可调喷嘴61靠近、离开固定喷嘴57而调整喷嘴间距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56,但作为变形例、也可如图19所示的距离调整喷嘴机构71那样,在左、右设置左、右向导向槽72、72;喷嘴支承突部73、73及连接管移动空间74、74;而在所述左、右向导向槽72、72上可移动地安装有可调喷嘴75、75,并通过连接管76、76将所述可调喷嘴75、75与药品通道77、77连接。
此时,相对一个可调喷嘴75而移动另一个可调喷嘴75,可与第3实施例一样地适当调整喷嘴间距。而且在该第2变形例中,使各可调喷嘴75相对靠近或离开,在最大间隔状态时构成喷嘴间距L7,在最小间隔状态时构成喷嘴间距L8,故与所述第3实施例相比可以2倍的调整范围调整喷嘴间距,扩大了使用范围。
此外,在所述第1实施例中,作为喷雾口而例举了锥形状喷雾口28、44,在第2实施例中例举了具有锥形部36B的喷雾口36,在所述第3实施例中,图示的喷雾口56、62是在轴向相同直径的直线形状,但不限于此,喷雾口形状最好根据药品的喷射条件适当变化。
在所述第3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作为左、右向导向部而形成长圆形的左、右向导向槽58,且在所述左、右向导向槽58内安装可调喷嘴61,但也可作为左、右向导向部而设置左、右向导向突部,且在该左、右向导向突部安装可滑动的可调喷嘴。
另外,在所述第3实施例中是形成喷嘴支承突部59,并在可调喷嘴61上形成环状槽61A,使喷嘴支承突部59与环状槽61A嵌合,但也可将喷嘴导向做成凹槽,并在可调喷嘴上形成与所述凹槽嵌合的凸部。
另一方面,在前述各实施例中,作为药品存放室而设有胶囊存放孔12,在该胶囊出存放孔12内插入存放了药品的胶囊K,但也可用另外的供给器具等从外部直接在药品存放室内投放药品,此时,不需要胶囊K。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鼻腔用放药器及其使用方法可适用于通过弄破胶囊而吸出在该胶囊内所充入细微的粉体或颗粒等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以药品存放室内存放了粉体状药品的状态从左、右喷嘴将所述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时,可使所述喷嘴的左、右方向间隔距离对照患者的鼻腔间距离而调整。
2.一种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粉体状药品的药品存放室;向所述药品存放室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用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供给所述药品存放室内药品的具有左、右药品通道的通道装置;以插入患者的左、右鼻腔的状态喷射药品用的、设在所述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喷出一侧且可对照患者的鼻腔间距离而调整的距离调整喷嘴装置。
3.一种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粉体状药品的药品存放室;向所述药品存放室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用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供给所述药品存放室内药品的具有左、右药品通道的通道装置;以插入患者的左、右鼻腔的状态喷射药品用的、由设在所述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喷出一侧的左、右喷嘴所组成的距离调整喷嘴;而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做成可旋转,并使所述喷嘴位于偏离旋转中心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做成可在所述通道装置上装、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喷嘴的喷雾口大致呈直线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喷嘴的喷雾口大致呈直线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使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喷嘴的喷雾口偏心。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使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喷嘴的喷雾口偏心。
9.一种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粉体状药品的药品存放室;向所述药品存放室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装置;用由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供给所述药品存放室内药品的具有左、右药品通道的通道装置;以插入患者的左、右鼻腔的状态喷射药品用的、由设在所述通道装置的药品通道喷出一侧的左、右喷嘴所组成的距离调整喷嘴;而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可相对另一个喷嘴在左、右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包括对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在左、右方向进行导向的左、右向导向部;在所述左、右向导向部移动喷嘴时支承所述喷嘴的喷嘴支承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用具有可挠性的连接管连接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可调喷嘴与通道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用具有可挠性的连接管连接构成所述距离调整喷嘴装置的左、右喷嘴中可调喷嘴与通道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品存放室用胶囊或另外的供给器具供给药品。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品存放室用胶囊或另外的供给器具供给药品。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品存放室用胶囊或另外的供给器具供给药品。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品存放室用胶囊或另外的供给器具供给药品。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是用泵供给空气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是用泵供给空气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腔用放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装置是用泵供给空气的装置。
20.一种鼻腔用放药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药品存放室内存放了粉体状药品的状态,在将所述药品存放室内的药品从左、右喷嘴喷向患者的左、右鼻腔内时,通过使所述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旋转,并使所述喷嘴偏离旋转中心,或使左、右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相对另一个喷嘴在左、右方向滑动,而对照患者的鼻腔间距离调整喷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鼻腔用放药器,位于左、右药品通道的喷出侧、在通道构件上设有距离调整喷嘴机构、该距离调整喷嘴机构包括装在通道构件上的嵌合凸部、安装在嵌合凸部上可旋转可装卸的可调喷嘴、与药品通道连通且在嵌合凸部与可调喷嘴上连续设置的锥形状喷雾口;可调喷嘴的轴线偏离旋转中心,当旋转各可调喷嘴时,在偏心量范围内互相靠拢、离开,故可对照患者的鼻腔间距离简单调整各可调喷嘴间的间距,各可调喷嘴可拆下,便于冲洗。
文档编号A61M15/00GK1156968SQ9619068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30日
发明者大木久朝, 中村茂己, 石关一则, 柳川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优尼希雅杰克斯, 德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