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74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佩戴在女性身体上用于吸收体液的卫生巾,特别涉及后端部分比前端部分宽的卫生巾。
背景技术
卫生巾是一种佩戴在女性身体上用于吸收体液的日常用品。常用的卫生巾在佩戴时,从佩戴者身体前端的部分到身体后端的部分的宽度一般相同。由于这类卫生巾所具有的形状、恒定宽度,从而能对其进行高效生产,并且有利于节省材料。但这类卫生巾不能充分防止体液从巾体的后端部分渗漏出来。因此,在夜间睡眠中较长时间使用卫生巾时,如何防止体液从躺卧的身体后端部分渗漏出来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采用了将与佩戴者身体相应的后端部分加宽的卫生巾,其后端部分比前端部分宽。
这类卫生巾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加宽的后端部分使其无法牢牢地固定在内衣上,后端部分的侧边在使用中会翻起,从而无法防止长时间使用时的渗漏问题。在包装各卫生巾时,加宽的后端部分使小包装体变大,小包装内的单个卫生巾的加宽部分需折叠,在完全包装之前,该加宽部分必须一直保持折叠状态,从而对其生产造成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端部分加宽的卫生巾以防止体液渗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端部分加宽的卫生巾,它能安全固定,从而能有效地防止体液渗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端部分加宽的卫生巾,其加宽的后端部分能稳定折叠。
发明简述本发明的卫生巾包含一层可透液体的顶层,它位于该卫生巾的一面,即与佩戴者身体相对的那一面,卫生巾的另一面是不可透液体的底层,它与佩戴者的内衣相对,在这两层之间是吸收芯,该底层的形状与卫生巾的外形相匹配,基本是从佩戴者的身体前侧延伸至其身体后侧,其中与佩戴者身体后侧相应的巾体后端比与佩戴者身体前侧相应的巾体前端要宽,吸收芯比底层的前端部分窄,在底层的一侧是第一粘结剂层,它与内衣相对,位于吸收芯存在的区域内,在底层的该侧还有第二粘结剂层,它们与内衣相对,位于底层的后端部分,分布在吸收芯的两侧和没有吸收芯的部分上,第一粘结剂层使卫生巾固定在内衣内部,第二粘结剂层使底层的后端部分平铺固定在内衣上。
发明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卫生巾沿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卫生巾处于折叠状态的俯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附图1-3所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标号2表示的卫生巾一般包括可透液体的顶层4、不可透液体的底层6和吸收芯8。重要的是,当顶层4与佩戴者皮肤直接接触时,佩戴者体内排出的体液应不会使佩戴者产生过分的不适感。顶层4适于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成孔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多孔合成树脂泡沫材料、网状合成树脂泡沫材料、网状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热塑性合成树脂纱布(scrim)等的纺织或无纺布制成。底层6的重要作用在于防止吸收芯8吸收的体液渗出污染佩戴者的身体和/或其衣物,该底层6适于由不可透液体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例如,聚烯烃薄膜)制成。特别适用于底层6的薄膜包括厚度为0.01-0.05毫米(特别是约0.025毫米)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市售的Ethyl公司(Visqueen Division)出品的“MODEL XP 39385”,和Clopay公司(Cincinnati,Phio,U.S.A)出品的“SOFLEXX1401”)。重要的是吸收芯8应位于顶层4和底层6之间,它吸收和容纳由佩戴者体内排出并经顶层4透过的体液。吸收芯8适于由例如微粉碎纸浆(称为air felt)、起皱(creped)的纤维素填充棉、熔吹聚合物、经化学硬化、改性或交联的纤维素纤维、吸收性合成树脂泡沫材料、薄纸层、吸收性凝胶材料(能吸收体液和胶状物),或者适于将这些材料结合使用。
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顶层4与底层6的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顶层4和底层6非间断地沿其整个边缘经热熔合粘结在一起。顶层4与底层6的热熔合部分10在图2中分别由交叉斜线和斜线表示。如果需要,顶层4与底层6可以经例如粘结剂结合在一起。如上所述,顶层4与底层6的形状相同,即卫生巾本身的形状。吸收芯8沿卫生巾的长度方向(沿图1从上到下)填充,并且沿卫生巾的整个长度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图1中的横向长度)。用于使卫生巾固定在内衣上的粘结剂层3位于底层6的外表面,基本与吸收芯8的位置相对应。粘结剂层适于采用由Century Adhesive Corp。(Columbus,Ohio,U.S.A)出品的“Century Adhesive A-305-IV”。当粘结剂层3位于底层6的外表面上时,优选该粘结剂层上覆盖有一层涂有聚硅氧烷的纸,以防止在使用前该粘结剂层被沾脏。
顶层4和底层6在巾体前方(图1的上端)的纵向侧边向前突出,超出吸收芯的侧边缘8a,存在一定横向距离(图1的上端)。该突出部分配备有卫生巾2的护翼。使用卫生巾2时,护翼12翻向内衣裆部的下方。如果需要,可由粘结剂层14使护翼固定在内衣上,该粘结剂层位于底层上朝向内衣的那一面。
顶层4和底层6在巾体后方(图1的下端)的纵向侧边向前突出,超出吸收芯的侧边缘8a。该突出部分配备有加宽部分16,能防止体液沿巾体纵向由其后端部分(图1的下端)渗漏。卫生巾2上与佩戴者臀部相应的部分就是该加宽部分16,从而这些部分的渗漏问题得到改进。
所形成的超出吸收芯8侧边缘8a的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之间存在明显的凹进部分18。使用卫生巾2时,卫生巾2的护翼12翻向佩戴者内衣的下方,因此在使用时,从前端20到凹进部分18的底边22纵向之间的侧宽基本相同,从凹进部分18的底边22纵向向后,巾体逐渐变宽。
如上所述,顶层4和底层6在热熔合部分10处经热熔合彼此粘结在一起。热熔合过程确保了顶层4和底层6在吸收芯8的前端边缘、后端边缘和侧边缘的外边均经热熔合而彼此粘牢。顶层4和底层6还在护翼12的底边24和加宽部分16的底边26处经热熔合粘结在一起(在图1和图2中,热熔合部分由斜线表示)。在热熔合部分的热熔合过程基本确保了顶层4和底层6沿吸收芯8边缘外侧的部分彼此粘牢。因此吸收芯8位于卫生巾2内部。
如上所述,吸收芯8沿纵向基本与卫生巾2等宽。吸收芯8的这种形状减少了在生产卫生巾2时从巾体上切下的部分,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吸收芯8两侧突出的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内均没有吸收芯8。护翼12内没有吸收芯8有利于使护翼12具有足够的柔顺性而易于翻折。在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内没有吸收芯8减少了该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的硬度。为弥补硬度不足带来的缺点,在底层6朝向佩戴者内衣的那一面还配备有粘结剂层28,正好位于加宽部分16的相应位置。使用卫生巾2时,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平铺于佩戴者内衣里面,通过粘结剂层28粘结于内衣的内表面。粘结剂层28能防止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在与佩戴者的身体接触时剥离。
图3所示的是图1实施方案中卫生巾在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折叠时的状态。如图3所示,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折叠在顶层14上方。护翼12上的粘结剂层14表面覆盖有防粘层,该防粘层上涂敷有防粘剂,如聚硅氧烷等,左右两片护翼通过防粘层30彼此连接。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上的粘结剂层28上也覆盖有防粘层32,该防粘层上涂敷有防粘剂,如聚硅氧烷等,左右两片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通过防粘层32彼此连接。
因此,从吸收芯8横向突出的部分,即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沿吸收芯8的侧边缘8a折向吸收芯8的横向中心,从而使卫生巾2的宽度较小。卫生巾2的包装能相应地更小。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分别通过防粘层连接,因此无需经压制使护翼12和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折叠,从而简化了生产线。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巾体上配备有用于使巾体2固定在内衣上的粘结剂层3,用于防止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从内衣上剥离的粘结剂层28,或者粘结剂层3和粘结剂层28可连接在一起。无论如何,在加宽部分16的突出部分(其中不含吸收芯)内底层底面上应配备粘结剂层。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化。
在本发明的卫生巾上,通过粘结剂层使位于卫生巾后端的加宽部分的突出部分固定在内衣里面,从而防止该加宽部分的突出部分从内衣上剥离,能长时间安全地防止体液渗漏。即使由于卫生巾后端的该设计加宽部分内不含吸收芯,造成该加宽部分的突出部分缺乏足够的硬度,也不存在设计加宽部分从内衣上剥离的危险。
权利要求
1.一种卫生巾,它包含一层可透液体的顶层,该顶层位于卫生巾的一面,即与佩戴者身体相对的那一面,该卫生巾的另一面是不可透液体的底层,它与佩戴者的内衣相对,在这两层之间是吸收芯,该底层的形状与卫生巾的外形相匹配,基本是从佩戴者的身体前侧延伸至其身体后侧,其中与佩戴者身体后侧相应的巾体后端比与佩戴者身体前侧相应的巾体前端要宽,吸收芯比底层的前端部分窄,在底层的一侧的第一粘结剂层,它与内衣相对,位于吸收芯存在的区域内,底层的该侧还有第二粘结剂层,它们与内衣相对,位于底层的后端部分,分布在吸收芯的两侧和没有吸收芯的部分上,第一粘结剂层使卫生巾固定在内衣内部,第二粘结剂层使底层的后端突出部分平铺固定在内衣上。
2.权利要求1的卫生巾,其中吸收芯的宽度从佩戴者身体相应的前侧到后侧相同。
3.权利要求2的卫生巾,其中底层的加宽后端部分沿吸收芯的侧边缘折向吸收芯的纵向中心线。
4.权利要求3的卫生巾,其中底层的加宽后端部分折叠在顶层的上方,并且在粘结剂层表面覆盖有侧防粘层。
5.权利要求4的卫生巾,其中对应于佩戴者身体前侧的底层的前端部分横向延伸,从吸收芯的两侧突出,形成护翼,该护翼翻向内衣裆部的下方。
6.权利要求5的卫生巾,其中护翼上配备有粘结剂层,该护翼沿吸收芯的侧边缘折向卫生巾的纵向中心线,并且粘结剂层上涂敷有防粘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卫生巾(2),它包含一层可透液体的顶层(4),不可透液体的底层(6),在这两层之间是吸收芯(8),底层(6)的形状与卫生巾的外形相匹配,基本是狭长的,其中巾体后端部分(16)比与前端部分(20)要宽,吸收芯(8)比底层的前端部分窄,在底层的一侧是第一粘结剂层(14),它位于吸收芯存在的区域内,底层的该相同侧还有第二粘结剂层(28),它们位于底层(6)的后端部分,分布在吸收芯(8)的两侧和不含吸收芯(8)的部分上,第一粘结剂层(14)使卫生巾固定在内衣内部,第二粘结剂层(28)使底层的后端部分平铺固定在内衣上。
文档编号A61F13/514GK1190884SQ96195625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日
发明者长古川真纪 申请人: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