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活动隔层的医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44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活动隔层的医药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箱,尤其是便携式小型简易医药箱。
目前,小型医药箱的隔层(多为一隔层)是支持在箱体壁顶端,使用时,翻开箱盖,再取出隔层,此时,隔层和箱体内的药物或小型医疗器械均能外露,供医疗使用,既费时又麻烦,尤其急诊时易耽误治疗。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把两隔层侧壁用多根连杆枢接在箱体或箱盖相应侧壁上,翻开箱盖(180°)后,两隔层底面和箱体底面便处于阶梯平行状,使两隔层及箱体底面上放置的药物或小型医疗器械全部或部分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箱体、箱盖及上、下隔层,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前连杆、中连杆、后连杆及盖连杆,其中箱体侧壁中间和后端分别枢接前连杆的下端和中连杆的下端,下隔层侧壁的前端、中间和后端分别枢接前连杆的上端,中连杆的中间和后连杆的下端及盖连杆下端,上隔层侧壁的前端和中间分别枢接中连杆的上端和后连杆的上端,而箱盖侧壁的中间枢接盖连杆的上端。
上述前连杆、中连杆、后连杆及盖连杆均处在箱体、箱盖侧壁内和上、下隔层侧壁外。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方便,药物或小型医疗器械迅速还快。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箱盖翻开180°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箱盖盖合状态侧剖视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上隔层;4、下隔层;5、前连杆;6、中连杆;7、后连杆;8、盖连杆。
本实施例包括箱体1、箱盖2、上、下隔层3、4及枢接的各连杆5、6、7、8,如
图1、2所示,其中箱体1与箱盖2(长方体)以后壁顶端铰接,上、下隔层3、4均为带边沿的托盘状长方形(比箱体1、箱盖2尺寸小)容纳在箱体1和箱盖2盖合组成的医药箱内;均为现有技术(显然箱体1和箱盖2前壁顶端还会有锁扣)。
前连杆5两端分别枢接在下隔层4侧壁前端(枢接点)和箱体1相对应侧壁上部中间(枢接点)。
中连杆6上端、中间和下端分别枢接在上隔层3侧壁前端、下隔层4侧壁中间和箱体1相对应侧壁上部后端(枢接点)。
后连杆7两端分别枢接上隔层3侧壁中间和下隔层4侧壁后端(枢接点)。
盖连杆8两端分别枢接在箱盖2侧壁中间和下隔层4铡壁后端的后连杆7枢接轴上(枢接点),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活动隔层的医药箱包括箱体、箱盖及上、下隔层,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前连杆、中连杆、后连杆及盖连杆,其中箱体侧壁中间和后端分别枢接前连杆的下端和中连杆的下端,下隔层侧壁的前端、中间和后端分别枢接前连杆的上端,中连杆的中间和后连杆的下端及盖连杆下端,上隔层侧壁的前端和中间分别枢接中连杆的上端和后连杆的上端,而箱盖侧壁的中间枢接盖连杆的上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活动隔层的医药箱,其特征是上述前连杆、中连杆、后连杆及盖连杆均处在箱体、箱盖侧壁内和上、下隔层侧壁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箱,尤其是便携式具有活动隔层的医药箱。它主要是箱体侧壁上枢接前连杆和中连杆一端枢接点,下隔层侧壁枢接前连杆、中连杆和后连杆及盖连杆一枢接点,上隔层侧壁枢接中连杆和后连杆一枢接点,箱盖侧壁上枢接盖连杆8一枢接点。从而箱盖翻开180°时,两端层和箱体上敞开面部分或全部外露,使用方便迅速。
文档编号A61F17/00GK2246502SQ9620456
公开日1997年2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6日
发明者崔大镇 申请人:崔大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