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45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火罐疗法中的一种火罐垫。
在传统的中医火罐疗法中,均是将火罐的口部直接吸合在人体的穴位上,虽能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但由于患者胖、瘦不同以及穴位在体位的不同,因此火罐口直接接触人体有些部位上时易产生漏气、吸合不牢甚至脱落损坏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保持原有火罐的功能,又具有在身体的骨突部位拔罐的优点,以及在拔火罐过程中病员可随意改变体位的一种加套在火罐口部的火罐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火罐垫,加套在火罐的口部,所述的火罐垫包括套口、托台和垫圈,三者连成一体;所述的套口的上边沿内侧设有一圈凸边,该凸边卡在火罐口部外侧凸边的上方;所述的托台是从套口中部内侧横向延伸而成,其上方抵在火罐口上;所述的垫圈是由套口向下延伸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结构,使火罐加套了火罐垫后,火罐拔得更紧,且不易漏气、不易脱落,在上罐、留罐以及取罐时,减少了病员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附图2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附图4是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附图6是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请参见
图1、图2,这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是火罐垫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火罐垫加套在火罐口部时的使用状态图。本实施例的火罐垫包括套口1、托台2和垫圈3,三部件连成一体。套口1的上边沿内侧设有一圈凸边11,该凸边11紧卡在火罐4口部外侧凸边41的上方,火罐口部凸边41的外侧与套口1的内侧紧配合。从套口1中部内侧横向延伸出一托台2,该托台2的上方正好抵在火罐4的口上,使火罐垫与火罐紧密地配合。在托台2的下方,由套口1向下延伸一垫圈3,该垫圈3与人体的穴位接触,可使火罐拔得更牢靠。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火罐垫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火罐垫加套在火罐口部时的使用状态图。本实施例的火罐垫如实施例一类似,包括套口1、托台2和垫圈3,唯不同处,在套口1的边沿加长至火罐4的颈部,在垫圈3的底部再向内侧横向延伸出一圈吸盘31,由于吸盘31与人体接触部位大,因此可减轻病员的疼痛感。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火罐垫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火罐垫加套在火罐口部时的使用状态图。本实施例也与上述二个实施例类似,包括套口1、托台2和垫圈3,本实施例中除将套口1上边沿延伸到火罐颈部,将垫圈3底部向内侧横向延伸一圆吸盘31外,又在托台2的内侧垂直向上延伸一挡块21,该挡块21紧贴在火罐口及颈部内侧,可使火罐与火罐垫结合更紧密,密封程度好,从而使拔火罐更不易漏气和脱落。
本实用新型最好采用对人体无刺激的、有弹性和高强度及阻燃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制成的火罐垫具人体生理隋性,可在人体表面任何需拔火罐的部位都能牢牢吸住,且在上罐、取罐的操作中,患者无不适感。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制成各种形状的火罐垫,均不失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火罐垫,加套在火罐的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罐垫包括套口、托台和垫圈,三者连成一体,所述的套口的上边沿内侧设有一圈凸边,该凸边卡在火罐口部外侧凸边的上方;所述的托台是从套口中部内侧横向延伸而成,其上方抵在火罐口上;所述的垫圈是由套口向下延伸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可在其底部再向内侧延伸出一圈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台可在其内侧再垂直向上延伸一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火罐疗法中加套在火罐口部的火罐垫;由套口、托台和垫圈三部分构成,该三部分连成一体。套口的上边沿有一圈凸边卡在火罐口部外侧凸边的上方;托台是由套口内侧中部横向延伸而成,其上方抵在火罐口边上;垫圈是由套口向下延伸而成。由此构成的火罐垫与火罐配合紧密,拔火罐牢靠,尤其在身体的骨突部位拔火罐不易漏气或脱落,在上罐、取罐操作中,病员无不适感,且病员可在拔火罐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意改变体位。
文档编号A61M1/08GK2251385SQ9620472
公开日1997年4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日
发明者赵若旺, 李燕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分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