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00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双座滚轮按摩器。
人体筋骨、肌肉在过份劳动、紧张或承受过重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紧绷或酸痛的疲劳现象,除可服药、休息外,还可用按摩器直接对酸痛部位进行揉、压、槌击等,可最直接且快速地消除酸痛感,在短时间内恢复体能。
常见的电动式按摩器由马达驱动、齿轮传动,使单作用面凸柱振动或使球体扭动,达到振动、按摩的效果。该类结构按摩器因作用面均独立动作,缺乏均衡搭配的设计,不仅影响了按摩效果而且由于按摩器是定点作用,是一种由高转速或低转速齿轮所控制的规律性动作,因此所形成的同时作用范围极小,即使操作者不断地挪动按摩位置来扩大按摩点,也不能大面积地同时且均匀地揉、压身体部位。
现有一种滚轮式按摩器,有多个小滚轮枢设在一盘型滚轮座内侧,该盘型滚轮座可接受驱动而回转,多个小滚轮顶段凸出部位与肌体接触,当滚轮座被驱动旋转时带动小滚轮回转,以辗压肌体,达到均匀及扩大按摩面积且同时按摩的效果。
为给消费者提供更经济实用的产品,在加倍扩大按摩面积并受同一驱动源作用的思想指导下而设计的双座滚轮型按摩器是由单一滚轮型衍生而出的,其结构如


图1所示。主体2由座体21底侧突延方柱型握部22,其内部固定槽221供安装马达31及与马达31结合的齿轮组3。齿轮组3包括齿轮轴311、若干个设于下盖片34端面上的减速齿轮32和两个大齿轮33,齿轴齿轮间成塔阶式啮合传动,再将上盖片35抵压齿轮轴心并与下盖片34锁固,且上盖片35也锁固在主体2的螺孔柱211中,此时大齿轮33突延出上盖片35并与滚轮座4的中央套管44紧密套接,套管44周缘有内、外环层41、42及轨槽43,座盖45顶端与内、外环层41、42对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成对的孔耳46,与轨槽43对正的位置处有环孔47。扁园状滚轮5的凸杆51定位在孔耳46内,再用热熔方式将滚轮座4顶端面与座盖45固接,马达31经齿轮组3传动两滚轮座4成水平回转,滚轮座4上数个滚轮5通过其自身任意的滑转性而产生垂直向动作,实现双滚轮座4同时驱动按摩的效果。
在双座滚轮按摩器的制造、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下列不足1.元件多、成本高,双座滚轮按摩器包括主体2、齿轮组3(含马达31、若干减速齿轮32、若干大齿轮33、下盖片34及上盖片35)和两滚轮座4,元件品种多数量大,制造费时,装配费工,因而成本较高,不利于大众使用;2.重量太重,由于元件间层次组合的需要,主体2必须设计有凹深的内槽及有较厚实的外形结构,加之装配元件多,而造成按摩器整体较重,若长时间手持按摩,易造成手部疲劳;3.有回转暂停的现象,由于滚轮座4是伸露在上盖片35顶面作水平回转运动的,故在按摩接触肌体时常会因阻力大于回转动力而造成滚轮座4暂停转动,失去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作出改进设计,可解决回转暂停问题,且结构简单,重量减轻、组装方便,有简易且高效的二次滚动按摩作用,滚轮接触肌体舒适感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改进双座滚轮按摩器的传动结构实现的,特别是利用大齿轮直接锁接滚轮座形成拘夹上盖座定位的简易式组接及同时以马达控制齿轮轴旋转,由双向啮合大齿轮形成传动,进而使分置左、右的滚轮座回转,滚轮座因受环座架保护不会在接触阻力过大时中止回转运动,同时利用滚轮的任意滑转性而可提供简易高效的二次滚动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包括主体、齿轮传动机构、马达、上盖座和由一个以上的滚轮组合构成的双滚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由齿轮轴和两个大齿轮组成;所述的马达设置在齿轮轴一端,所述的两个大齿轮于齿轮轴两侧直接与齿轮轴啮合卡接,所述的两大齿轮分别与一滚轮座锁接和定位在主体内部。
还包括有马达定位片、衬套和凸形套管,所述的主体包括一椭园槽座及突延于椭园槽座侧面的形槽握部,椭园槽座及形槽握部内部周边上有凹缘,椭园槽座内两中心位置上分别设凸形杆柱,椭园槽座与形槽握部的交接处设有凹口片槽座,与凹口片槽座对应的椭园槽座内壁上设有弧槽座,弧槽座上设有阶段状嵌置槽;所述的马达定位片是一中央设有大园孔的矩形片体并垂直插入所述凹口片槽座中定位,马达定位片大园孔侧设有固接孔;所述的凸形套管分别套置在主体的椭园槽座的凸形杆柱顶端及横向跨放于所述弧槽座的阶段状嵌置槽上定位;所述的大齿轮套固于凸形杆柱顶端的凸形套管上,大齿轮顶面上设有螺孔;所述的马达水平伸入在所述主体的形槽握部中,马达端部锁固在马达定位片侧的固接孔中,所述齿轮轴穿过马达定位片的大园孔,齿轮轴末端经所述衬套与定位于所述弧槽座的阶段状嵌置槽的凸形套管连接;所述的上盖座是一盖片,与所述主体内部周边的凹缘同形,盖片左右分设有环座,环座内有园孔,上盖座内壁上与主体的弧槽座的阶段状嵌置槽相对应的位置处也设有弧槽座,弧槽座上也设有阶段状嵌置槽;所述的滚轮座装设在上盖座的环座的园孔中,有螺钉穿过滚轮座上螺孔与顶面露出于环座上园孔的大齿轮锁固。
所述主体的形槽握部末端设有弧凹口,所述上盖座侧端有与主体槽握部的弧凹口相对应的弧凹口;所述主体的凹口片槽座的高度与所述的凹缘齐平。
马达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使两滚轮座旋转,达到均匀、稳定的按摩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现有技术双座滚轮按摩器结构示意图;图2、改进结构双座滚轮按摩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改进结构双座滚轮按摩器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改进结构双座滚轮按摩器马达锁固结构示意图;图5、改进结构双座滚轮按摩器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3、图4,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主要包括主体6,齿轮组传动机构7,马达定位片7A、上盖座8、衬套S、数个凸形套管10及设有数个滚轮91的滚轮座9(图2)。
主体6的椭园槽座61侧面突延有形槽握部62,槽握部62末端有弧凹口621,主体(61、62)内部周边形成有一凹缘63,椭园槽座61的两中心位置分别突延凸形杆柱64,槽握部62与槽座61的交接处设有与凹缘63高度齐平的凹口片槽座65,与凹口片槽座65对应的槽座61内壁上则设有带阶段状嵌置槽661的弧槽座66。
马达定位片7A是一中央设有大园孔71A的矩形片体,以垂直方式插入凹口片槽座65中定位,于大园孔71A两侧分设固接孔72A。
凸形套管10分别套置在杆柱64顶侧及横向跨放于阶段状嵌置槽661上定位。
齿轮组传动机构7由马达71、齿轮轴711、两个大齿轮72直接啮合构成,大齿轮72套固在主体内部的杆柱64及凸形套管10上,于大齿轮72顶面上等距离设置数个螺孔721,马达71则成水平放置。
上盖座8的椭园形盖片81与主体凹缘63一样大,盖片顶面左右分设环座82,环座82上有园孔821,盖片末端配合主体6的621凹设相对应的弧凹口83,另端内壁则设有与主体弧槽座66相对应的弧槽座84及阶段状嵌置槽841(见图4)滚轮座9装入环座82中,利用内设的螺孔92,有螺钉穿过螺孔92及环座82上园孔821与大齿轮72的螺孔721锁接,座盖93则粘固在环座82顶面上而将数个滚轮91拘固住。
组装时,将齿轮组7置于主体6的椭园形槽座61内,马达71成水平状伸入形槽握部62中,端部与定位片7A通过固接孔72A锁固定位,齿轮轴711穿过定位片大园孔71A并恰位于两个大齿轮72间而与之形成啮合卡接,齿轮轴711末端则经衬套S与嵌置槽661、841上定位的套管10连接,如图4所示。大齿轮72与滚轮座9锁接后将上盖座8拘夹定位,上盖座8与主体凹缘63嵌合并粘固。电源线A由弧凹口621及83向内延伸,而组成由滚轮91按摩的双轮型按摩器,如图3所示。
参见图5,马达71动作时,其端面齿轮轴711即带动两侧与之啮卡的大齿轮72回转,大齿轮72分别经由螺孔721锁接滚轮座螺孔92,而带动滚轮座9成水平回转,滚轮座9上的数个滚轮91则由其本身的任意滑转性而产生垂直向动作,有双座滚轮同时驱动动作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利用大齿轮直接锁接滚轮座而拘夹上盖座定位,马达控制齿轮轴旋转并双向啮合大齿轮形成传动,使两滚轮座旋转,滚轮座又有上盖座的环座保护,不会因接触阻力过大而中止旋转,同时又利用滚轮自身的任意滑转性而产生二次滚动按摩作用。滚轮座上安装的数个滚轮成扁园形,直接触碰肌肤表面时有非常舒适的按摩触觉。改进后的结构,由于简化了传动机构,使制造及组装更加容易,便于组装节省成本,整体结构小巧、轻便、适于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包括主体、齿轮传动机构、马达、上盖座和由一个以上的滚轮组合构成的双滚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由齿轮轴和两个大齿轮组成;所述的马达设置在齿轮轴一端,所述的两个大齿轮于齿轮轴两侧直接与齿轮轴啮合卡接,所述的两大齿轮分别与一滚轮座锁接和定位在主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马达定位片、衬套和凸形套管,所述的主体包括一椭园槽座及突延于椭园槽座侧面的形槽握部,椭园槽座及形槽握部内部周边上有凹缘,椭园槽座内两中心位置上分别设凸形杆柱,椭园槽座与形槽握部的交接处设有凹口片槽座,与凹口片槽座对应的椭园槽座内壁上设有弧槽座,弧槽座上设有阶段状嵌置槽;所述的马达定位片是一中央设有大园孔的矩形片体并垂直插入所述凹口片槽座中定位,马达定位片大园孔侧设有固接孔;所述的凸形套管分别套置在主体的椭园槽座的凸形杆柱顶端及横向跨放于所述弧槽座的阶段状嵌置槽上定位;所述的大齿轮套固于凸形杆住顶端的凸形套管上,大齿轮顶面上设有螺孔;所述的马达水平伸入在所述主体的形槽握部中,马达端部锁固在马达定位片侧的固接孔中,所述齿轮轴穿过马达定位片的大园孔,齿轮轴末端经所述衬套与定位于所述弧槽座的阶段状嵌置槽的凸形套管连接;所述的上盖座是一盖片,与所述主体内部周边的凹缘同形,盖片左右分设有环座,环座内有园孔,上盖座内壁上与主体的弧槽座的阶段状嵌置槽相对应的位置处也设有弧槽座,弧槽座上也设有阶段状嵌置槽;所述的滚轮座装设在上盖座的环座的园孔中,有螺钉穿过滚轮座上螺孔与顶面露出于环座上园孔的大齿轮锁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双座滚轮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形槽握部末端设有弧凹口,所述上盖座侧端有与主体槽握部的弧凹口相对应的弧凹口;所述主体的凹口片槽座的高度与所述的凹缘齐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是对双座滚轮按摩器的改进设计。包括主体、齿轮传动机构、马达、马达定位片、衬套、若干个凸形套管、上盖座和由数个滚轮组合构成的双座滚轮。齿轮传动机构由齿轮轴和两个大齿轮组成,马达设于齿轮轴一端,两大齿轮于齿轮轴两侧直接与齿轮轴啮合卡接,两大齿轮又分别与一滚轮座锁接并定位于主体内。马达转动经齿轮传动机构驱动两滚轮座旋转,有元件少、组装容易、按摩均匀稳定面积大、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H15/00GK2259164SQ9621173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3日
发明者巫东和 申请人:巫东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