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67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表面式活性钛基牙种植体,属于牙科修复医学领域,涉及新型骨膜下牙种植体,用于因牙病、外伤引起的牙列缺失修复。
牙缺失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美观,有碍发音,现代人工种植牙技术使失牙再植成为可能。牙种植体由冠桩和牙根两部分构成,用纯钛金属或钛合金作基底,牙根植入牙槽骨内,短时期稳定固位后,安装冠桩,镶配牙冠,完成失牙修复。国外对冠桩与牙根凸凹嵌合固定连接的结构十分复杂,配件相当繁多,成本高,不易操作。中国专利CN1064610是在钛金属牙基底表面,用高温等离子体喷涂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涂层,因羟基磷灰石的强度及可烧结性均很差,涂层的结合强度不理想(一般为10MPa左右),临床上表现为涂层的脱落,影响使用性能,制作时还需大型昂贵的设备和特殊气氛保护,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嵌合结构简单,抗扭转性能好,涂层结合强度高、生物学性能优良的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组合式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钛基牙种植体,其基底由纯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冠桩与牙根为凸凹嵌合固定连接,冠桩的下部外六方柱与牙根上部的内六方槽相嵌合,通过中心的螺孔由螺栓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牙根表面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多孔涂层与钛金属基底界面之间是热膨胀系数介于钛金属基底和涂层之间的过渡层,牙根外表面的螺纹区有至少两条轴向对称分布的防扭转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牙根外表面的螺纹牙形为矩形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多孔状表面涂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P2O5-SiO2-MgO,过渡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K2O-Na2O-SiO2-MgO-Al2O3-CaO-P2O5-F。种植体涂层的厚度为30-10微米,孔径范围为10-100微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和图2所示组合式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钛基牙种植体,其基底由纯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冠桩(1)的下部外六方柱与牙根(2)上部的内六方槽相嵌合,通过中心的螺孔由螺栓(3)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牙根(2)的下部外表面的螺纹牙形为矩形齿(8),螺纹区有三条轴向对称分布的防扭转槽(7)。牙根(2)的表面烧结的多孔状涂层是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4),主要化学成分为CaO-P2O5-SiO2-MgO,其烧结性能好,界面结合方式以化学键为主,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但涂层(4)与纯钛金属或钛合金基底(5)的热学性能不匹配,为解决这个矛盾,在涂层(4)与纯钛金属或钛合金基底(5)之间加入一个化学成分为K2O-Na2O-SiO2-MgO-Al2O3-CaO-P2O5-F的过渡层(6)。高温烧结喷涂在钛金属表面的过渡层,再高温烧结喷涂在过渡层表面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其种植体涂层厚度为30-100微米,孔径范围为10-100微米,界面结合强度13MPa以上。
使用时,先将牙根植入牙槽骨内,骨组织可以长入涂层孔穴和防扭转槽内,界面区能形成牢固的骨性结合,种植体能在短期内稳定固位。三个月后,安装冠桩,镶配牙冠,完成失牙修复,可以行使正常牙齿的咀嚼功能。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种植体牙桩与牙根采用六方嵌合、螺钉固定结构和牙根表面矩形螺纹上径向对称的防扭转槽结构,增加了种植牙的结合强度和防扭转的能力。
2、采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为表面涂层,主要成分为氟氧磷灰石、硅灰石和少量玻璃相,其烧结性能高,硅元素和微量氟元素的存在,使种植体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同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在体内不发生降解。涂层耐久,不易脱落。
3、牙根表面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多孔状涂层与基底钛金属界面之间,是具有良好生物学性能的中间过渡层,其热膨胀系数介于基底钛金属和涂层之间,使涂层与基底在热学性能上能相互匹配,能在烧结过程使涂层界面各种元素相互扩散,按界面区形成化学键结合,涂层的结合强度高达13MPa以上,有利于涂层结构的稳定和牢固,增加了界面结合强度,不会因局部缺陷而发生大面积剥离。
4、结构和制作烧结工艺简单,不需大型昂贵的设备和特殊气氛保护,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其基底由纯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冠桩与牙根为凸凹嵌合固定连接,牙根表面有涂层,其特征在于冠桩(1)的下部外六方柱与牙根(2)上部的内六方槽相嵌合,通过中心的螺孔由螺栓(3)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牙根(2)表面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多孔涂层(4)与钛金属基底界面(5)之间是热膨胀系数介于钛金属基底和涂层之间的过渡层(6),牙根(2)外表面的螺纹区有至少两条轴向对称分布的防扭转槽(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牙根(2)外表面的螺纹牙形为矩形(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多孔状表面涂层(4)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P2O5-SiO2-MgO,过渡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K2O-Na2O-SiO2-MgO-Al2O3-CaO-P2O5-F。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种植体涂层(4)的厚度为30-100微米,孔径范围为10-100微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牙列缺失后,需要实施牙种植受术需用的组合式表面活性钛基牙种植体,由冠桩和牙根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冠桩与牙根间由六方结构嵌合,并用螺钉固定成一个整体,牙根螺纹为矩形结构,并且螺纹区外侧有至少二条对称分布的防扭转槽,牙根表面为用烧结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呈多孔状态,表面涂层与钛基底之间引入过渡层,有利于涂层结合强度的提高。涂层界面结合强度达13MPa。
文档编号A61C8/00GK2294032SQ9622426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6日
发明者诸培新, 黄占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