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皮成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20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眼皮成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眼部美容。
目前医疗美容开双眼皮一般采用开刀法和缝线法。首先分析一下天然双眼皮是怎样形成的。在每个人的上睑下半部分有一块像软骨样的硬的特殊组织,称为睑板,在睑板上方有提双眼皮(睁眼)的肌肉,称“上睑提肌”。单、双眼皮的区别在于上睑的皮肤是否与睑板有粘连。当皮肤和睑板或皮肤和上睑提肌有许多细小纤维连接时,即可形成皱褶,睁开眼时即成为双眼皮。缝线法采用高分子线将皮肤与睑板连接,依靠线的机械牵拉产生双眼皮。该方法历史悠久,具有简单、自然等优点,但保持的时间较短,常在半年至两年后变浅或消失。开刀法虽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愈合方法,但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长,一刀切下去后很难修改,顾客承担的风险较大。多年来,整容医生一直在寻找一种即像缝线法这样简单自然,同时又像开刀法能保持永久的眼部美容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简单的双眼皮成形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双眼皮成形器由上下两夹片组成,两夹片由夹柄连接,上下两夹片端部为圆弧状,上夹片短于下夹片,在上夹片顶端开有多个小孔,小孔内置放探针,多个探针针尖组成圆弧面,与下夹片相配合。


图1为本实用新形双眼皮成形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左视示意图,图3为
图1俯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双眼皮成形器包括上下两夹片1、3、两夹片由夹柄2连接,上下两夹片1、3端部为圆弧状,见附图2,上夹片1短于下夹片3,在上夹片顶端开有多个小孔,小孔内置放探针4,多个探针针尖组成圆弧面,与下夹片相配合。使用时,按顾客需要的重睑形状和宽度设计定点,局部麻醉后,将双眼皮成形器下夹片插入眼睑下即眼球表面,上夹片放在眼睑皮肤上,压紧后将皮肤和睑板固定,上夹片上的探针刺入皮肤,探针外接高频电流发生器,高频电流经探针刺激皮肤,形成组织凝固粘连,愈合后即成为双眼皮。
本实用新型对许多单眼皮的但很想有一双美丽的双眼皮的朋友是一个福音,可消除他(她)们怕开刀、怕朦眼、怕埋线脱落、怕开刀一锤定音无法挽回等顾虑,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双眼皮成形器,由上下两夹片组成,两夹片由夹柄(2)连接,其特征是上下两夹片(1)、(3)端部为圆弧状,上夹片(1)短于下夹片(3),在上夹片顶端开有多个小孔,小孔内置放探针(4),多个探针针尖组成圆弧面,与下夹片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双眼皮成型器涉及一种眼科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眼部美容。该双眼皮成型器由上下两夹片组成,两夹片由夹柄2连接,上下两夹片1、3端部为圆弧状,上夹片1短于下夹片3,在上夹片顶端开有多个小孔,小孔内置放探针4,多个探针针尖组成圆弧面,与下夹片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对许多是单眼皮的但很想有一双美丽的双眼皮的朋友是一个福音,可消除他(她)们的许多顾虑,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B17/00GK2262416SQ9623064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5日
发明者张威 申请人:张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