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62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可安全输液的装置。
现有的输液器是由与输液瓶相接的接头1,与接头1相接的其上连接有漏斗2的输液管3所组成,在输液管3的前端安装有针头对人体静脉输液,这样的输液器如操作不当等,空气易随药液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空气随药液进入人体的安全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安全输液器,设有与输液瓶相接的接头1,与接头1相接有其上连接有漏斗2的输液管3,在输液管3上还设有气体滞留器4,所述的气体滞留器4为设有外壳5,在外壳5的上端设有一次排气孔6及与其对应的盖7,外壳5的侧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进液口8,在外壳5的底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出液口9。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增加了气体滞留器,使输液管路中所产生气泡均能滞留在此,而避免了空气随药液进入人体内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又由于设有报警装置,在药液即将输完时,可及时报警,以提醒人们,以防止血液倒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体滞留器的剖示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报警电路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输液器,设有与输液瓶相接的接头1,与接头1相接有其上连接有漏斗2的输液管3,在输液管3上还设有气体滞留器4,所述的气体滞留器4为设有外壳5,在外壳5的上端设有一次排气孔6及与其对应的盖7,外壳5的侧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进液口8,在外壳5的底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出液口9。进液口8、出液口9可与输液管3连为一体。在外壳5内的侧面连接有其上设有排气孔10的挡板11。而外壳5的形状最好为多棱园锥体,并且体积越小越好,使滞留在空气滞留器4中的药液较少。
为了能够及时地提醒人们注意输液即将完毕以防止血液倒流,在输液管3上设有浮子室12,内装有传感元件13的浮子14置于浮子室12中,在浮子室12外设有与传感元件13相对应的报警电路15。所述的传感元件13为涂于浮子14内的铝箔,所述的报警电路15为设于浮子14两侧的分别与电源E1、E2相接的红外发射管D1,红外接收管D2,扬声器Y1与红外接收管D2相接。当浮子14随药液下浮时,红外接收管则接收到红外发射管所发出的红外线扬声器Y1报警。所述的传感元件13也可为置于浮子14内的磁铁,所述的报警电路15为与电源E3相串接有金属弹性开关K及扬声器Y2。当浮子14内的磁铁随浮子14下浮至金属弹性开关K附近时,金属弹性开关K动作,扬声器Y2报警。
使用时,将接头1与药瓶相接,打开漏斗开关,一次排气口盖7,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再关闭漏斗开关、一次排气口盖7。将针头进入静脉后,再调整漏斗开关进行注射,如输液管3中有气泡则会滞留在空气滞留器4中,而不会随药液进入人体。若输液即将完毕,可自动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输液器,设有与输液瓶相接的接头[1],与接头[1]相接有其上连接有漏斗[2]的输液管[3],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3]上还设有气体滞留器[4],所述的气体滞留器[4]为设有外壳[5],在外壳[5]的上端设有一次排气孔[6]及与其对应的盖[7],外壳[5]的侧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进液口[8],在外壳[5]的底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出液口[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5]的内侧面还相接有其上设有排气孔[10]的挡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3]上设有浮子室[12],内装有传感元件[13]的浮子[14]置于浮子室[12]中,在浮子室[12]外设有与传感元件[13]相对应的报警电路[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元件[13]为涂于浮子[14]内的铝箔,所述的报警电路[15]为设于浮子[14]两侧的分别与电源E1、E2相接的红外发射管D1,红外接收管D2,扬声器Y1与红外接收管D2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元件[13]为置于浮子[14]内的磁铁,所述的报警电路[15]为与电源E3相串接有金属弹性开关K及扬声器Y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输液器,设有与输液瓶相接的接头1,与接头1相接有其上连接有漏斗2的输液管3,在输液管3上还设有气体滞留器4,所述的气体滞留器4为设有外壳5,在外壳5的上端设有一次排气孔6及与其对应的盖7,外壳5的侧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进液口8,在外壳5的底面加工有可与输液管3相连的出液口9。由于增加了气体滞留器,使输液管路中所产生气泡均能滞留在此,而避免了空气随药液进入人体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文档编号A61M5/36GK2266428SQ9623864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7日
发明者梁延庆 申请人:梁延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