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83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中,陆地,平时,战时均可抢救伤病员的组合式担架。
担架——作为伤病员的搬运、救援工具,几百年来,尽管经历过许许多多次改进,但始终未能克服需两人或多人操作,功能简单以及携带、存运不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担架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便于携带存运,既可作担架,又可充当手术床或担架车,具有包扎、止血、固定、输液、给氧及照明功能,适用于战地、平时、夜间及水中救护的多功能组合式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包括担杠、手柄,担架支脚、万向轮、车轮和车轮叉,四根L形的担杠的端部设有活动插杆和手柄,担杠中间设有担架面,担架面上方设有两块缓冲垫,担杠下方设有担架脚锁销、电池灯、急救器械袋、担架支脚、氧气瓶、车轮袋和万向轮袋,担杠的弯头端通过铰链连接,担杠上设有万向轮锁销孔和固定带,电池灯袋中装有干电池和夹式照明灯,急救器械袋中装有绷带、敷料、担架背带、抽气气筒、抽气气筒接头、输氧管、包扎带、表式血压计、木质小夹板、松紧带固定卡、止血带和输液架,万向轮袋中装有万向轮和充气袋,车轮袋中装有车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担架面采用金属条网状担架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缓冲垫内胆内充装有五分之四内容量的直径为3~5mm的泡沫塑料小球。
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缓冲垫的外套采用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集担架、手术床、担架车为一体、展收便捷,1~2分钟内即可展开组装成担架、手术床或担架车,收拢时呈轮箱式,救援人员可拖运前进,重力负荷轻,存放或车船运载时,可累叠,占用空间小。该担架可单人操作,能减少战地战斗力的分流,从而减少非战斗性减员。在平地,本实用新型可折成担架车运送伤病员,不用歇息,缩短了伤病员进入救护地点的时间,从而赢得及时抢救的宝贵机会。在战地上,本实用新型可组装成手术床,对危急伤病员可随时随地实施手术。该担架上设有真空缓冲垫,固定带,有减振作用,可减少伤病员在运送途中的病苦和预防致残。该担架上还备有包扎敷料、小夹板、止血带、输液架及微型氧气瓶、有利于紧急包扎、固定、止血、输液、给氧。本实用新型中备有轻质充气袋和抽、充气筒,快速向真空缓冲垫和充气袋充气后、具有浮托担架和一个人的浮力,适用于水中救护。本实用新型中备有干电池和照明灯,便于夜间救护和观察伤病员。本实用新型的担架部分可采用轻质耐火材料制成,经火焰燎烤后,仍可作为传统担架行使救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乡小道、小巷以及宾馆、楼房、车站、码头、机场等建筑物中急救伤病员的运送,还适用于家庭中行走困难的非住院病人门诊治疗的接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实施例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呈担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呈手术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呈担架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面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成旅行箱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气咀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参照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该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包括四根L形的担杠1、四个手柄4、四个担架支脚8、两个万向轮19、两个车轮20和车轮叉21、担杠1的端部设有活动插杆3和手柄4,担杠1中间设有金属条网状担架面5,担架面5上方固定有两块缓冲垫9,缓冲垫9的外套采用耐火材料,缓冲垫9内胆内充装有相当于4/5内容量,直径为4mm的泡沫塑料小球,缓冲垫9上设有充放气口13、担架1下方设有担架脚锁销2、电池灯袋6、急救器械袋7、担架支脚8、氧气瓶12、车轮袋18和万向轮袋17,担杠1的弯头端通过铰链10连接,担杠1上设有万向轮锁销孔11和固定带15,电池灯袋6中装有干电池34和夹式照明灯14,急救器械袋7中装有绷带22,敷料23、担架背带24、抽气气筒25、抽气气筒接头26、输氧管27、包扎带33、表式血压计32、木质小夹板30、松紧带固定卡31、止血带29和输液架16、万向轮袋17中装有万向轮19和充气袋28,充气袋28上设有充气袋固定带35和气咀36,车轮袋18和装有车轮20。
当需将担架改装成手术床时,只需将活动插杆3和手柄4从担杠1的端部拔下,与担架支脚8对接即可,并将夹式照明灯14和输液架16安装在担杠1上。
当需将担架改装成担架车时,将两根活动插杆3和手柄4从担杠1的端部卸下,与担架支脚8对接,手柄4再与万向轮19连接,另外一端的两个担架支脚8与车轮叉21连接,车轮叉21上装有车轮20,这样就安装了一台担架车。
当需将担架折叠成带轮箱体时,只需将4根担杠1向下折90°,通过担架脚锁销2扣紧,再将两个万向轮19分别插连万向轮锁销孔11中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包括担杠(1)、手柄(4),担架支脚(8)、万向轮(19)、车轮(20)和车轮叉(21),其特征在于四根L形的担杠(1)的端部设有活动插杆(3)和手柄(4),担杠(1)中间设有担架面(5),担架面(5)上方设有两块缓冲垫(9),担杠(1)下方设有担架脚锁销(2)、电池灯袋(6)、急救器械袋(7)、担架支脚(8)、氧气瓶(12)、车轮袋(18)和万向轮袋(17),担杠(1)的弯头端通过铰链(10)连接,担杠(1)上设有万向轮锁销孔(11)和固定带(15),电池灯袋(6)中装有干电池(34)和夹式照明灯(14),急救器械袋(7)中装有绷带(22)、敷料(23)、担架背带(24)、抽气气筒(25)、抽气气筒接头(26)、输氧管(27)、包扎带(33)、表式血压计(32)、木质小夹板(30)、松紧带固定卡(31)、止血带(29)和输液架(16),万向轮袋(17)中装有万向轮(19)和充气袋(23),车轮袋(18)中装有车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担架面(5)采用金属条网状担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水陆平战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真空缓冲垫(9)内胆内充装有五分之四内容量的直径为3~5mm的泡沫塑料小球。
专利摘要一种水中、陆地、平时、战时均可用于抢救伤病员的组合式担架。该担架由四根L形担杠1、活动插杆3、手柄4、担架面5、担架支脚8、万向轮19、车轮20和车轮叉21组成。担架面5上方设有缓冲垫9,担杠1下方设有电池灯袋6、急救器械袋7、氧气瓶12。该担架可单人操作,便于携带存运,既可作担架,又可充当手术床或担架车,具有包扎、止血、固定、输液、给氧及照明功能。
文档编号A61G1/00GK2286045SQ9624218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2日
发明者余临州, 柴长春, 董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