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43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的,固定在衣服之类上而使用的吸收性物品,更详细地是,涉及可在穿着时不错位和没有折皱、且不太费事的吸收性物品。以往,以于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的吸收性物品,是通过在与衣服之类接触的,不与皮肤接触的面上形成粘合部,该粘合部与衣服之类粘合,可防止吸收性物品错位和折皱。粘贴部在使用之前是通过粘合剥离纸或在包装材料的内侧施以剥离处理,与其粘合而进行保护的。在这样的以往吸收性物品中,为了充分防止穿着中的错位和折皱,需要在不与皮肤接触的较大面上形成粘合部。但是,上述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由于是以三折等状态分别包装,若仅以在包装材料的内侧施以剥离处理的技术,进行粘结、保护粘贴部时,则设置粘合部的位置和粘合部面积受到限制,不能充分防止穿着中的错位和折皱。另一方面,若使用在粘合部粘贴保护材料的技术时,在使用时,需要剥离、废弃保护材料,相当费事。特别是,在具有从卫生巾的长方向大致中央部(以下称中央部位),向宽方向外方延伸形成的一对翼片和在穿着时,从该中央部后侧部位(以下称后方部位)的左右两侧边缘部位,向宽度方向向外方延伸形成的一对后部折翼的吸收性物品中,在这些翼片和后部折翼形成粘合部时,需要使用多个保护材料,这样上述问题更显得突出了。另外,作为不具有粘合部,而可在穿着中防止错位和折皱的技术,以往是将机构搭扣的凸部件和凹部件中的一方设在吸收性物品上,将另一方设在衣服之类上,相互结合,防止错位的。但是,对于这样的技术,需要在衣服之类上设有机构搭扣,存在衣服之类受到限制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限于衣服之类,而都可避免在穿着中错位和折皱,且不太费事穿着使用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是通过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至少具有保持液体的吸湿层及不透过液体的防漏层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是在该吸收性物品的与衣服之类接触而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粘合部及具有机械搭扣的凸部材的结合部,而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其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中,在吸收性物品的前方部形成上述结合部,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中央部及后方部形成上述粘合部。本发明是通过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其特征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从吸收性物品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的一对翼片及位于该翼片后方的一对后部折翼,在上述一对翼片的与衣服之类接触而不接触皮肤的表面上,分别形成上述粘合部,在上述一对后部折翼的与衣服之类接触而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分别形成上述结合部。本发明是通过提供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其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主体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中央部上形成剥离部,该剥离部可剥离地粘合上述一对翼片的上述粘合部,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方部及后方部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上述粘合部和/或上述结合部。本发明是通过提供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其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方部及中央部以及后方部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上述结合部。按照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即使不设置粘合部也可与衣服之类固定,所以可很好地避免穿着中的错位和折皱。另外,通过设置结合部,以代替粘合部,可减少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和用保护材料对粘合部的保护,省去穿着时的粘合部的剥离和废弃保护材料的麻烦。进而,按照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由于结合部可直接与衣服之类结合,所以不需要对衣服之类特别下功夫,在穿着时可得到上述效果。图1是表示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将图1的吸收性物品的翼片及后部折翼折叠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将图1的吸收性物品分别包装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表示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5实施方案的平面图。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案。另外,本实施方案是将本发明适用于生理用卫生巾的。图1是表示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将图1的吸收性物品翼片及后部折翼折叠在卫生巾上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对于图1的吸收性物品分别进行包装的状态的剖视图。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生理用卫生巾)1,如图1或图2所示,至少具有作为保持液体的吸湿层的吸湿体12及作为不透过液体的防漏层的里面片11。进一步详述时,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具有形成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透过液体的表面片10、形成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不透过液体的里面片11、及界于该两片(表面片10和里面片11)之间的吸湿体12。而且,上述表面片10和里面片11,是在周边部进行连接着,吸湿体12具有由表面片10和里面片11夹住的卫生巾主体13和,表面片10及里面片11,从卫生巾主体13的中央部13b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横向外方延伸而形成的一对翼片14,14,及从后方部13c左右分别向两侧边缘部,横向外方延伸形成的一对后部折翼15,15。这些构成及各部件的形成材料与以往技术相同。而且,对于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在吸收性物品1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作为粘合部的后方粘合部18及翼片粘合部19,19、作为具有机械搭扣的凸部材的结合部的前方结合部16及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若对于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进行详述,在穿着卫生巾主体13时,在其中央部13b前侧的部位(前方部位)13a的中央上形成上述前方结合部16,在一对后部折翼15,15上分别形成上述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另外,在后方部13c的中央上形成上述后方粘合部18,上述一对翼片14,14上分别形成翼片粘合部19,19。另外,对于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在中央部13b的里面片11的表面,形成施以剥离处理的剥离部20,若在卫生巾主体13的边缘部上,将里面片11作为内侧弯曲翼片14、14时,在该剥离部20上,可剥离地粘合上述翼片粘合部19,19。作为形成上述前方结合部16及上述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的机械搭扣的凸部件,可带使用马吉克(マジツクテ-プ)(注册商标)的凸部件,快克隆(クィツクロン)(注册商标)的凸部件,马吉克斯(マジクロス)(注册商标)的凸部件,等。另外,对于这些机械搭扣的凸部的结合力,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的是100-3000g/cm2、最优选的是250-1000g/cm2。上述前方结合部16,优选的是占卫生巾本体13、翼片14,14及后部折翼15,15的不与皮肤接触面的总表面积中的2-10%。另外,上述凸部的结合力是用以下方法定义的,即在贴在玻璃板上的耐龙布(トリコツト-468K、株式会社仓丽制)上,以115mm×75mm的面积结合上述凸部,进而在其上,放置750g重锤停留1分钟后,去掉该重锤,取而代之,在放置225g的重锤状态下,上述凸部上连接着使拉伸荷重下垂的绳,将上述凸部件向水平方向拉伸,在拉伸开始后的1分钟内,换算对于每1cm2凸部件的耐龙布和上述凸部件错位时的拉伸荷重的质量而定义的。可通过涂敷粘合剂或固定涂敷有粘合剂的胶带,形成上述后方粘合部18及翼片粘合部19,19。作为上述粘合剂,除了橡胶系粘合剂之外,可使用含有机硅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含硅丙烯酸系粘合剂,及硅系粘合剂。对于后方粘合部18及翼片粘合部19,19的粘合力,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的是50-300g/25mm、更优选的是100-200g/25mm。后方粘合部18,最好是占卫生巾本体13、翼片14,14,及后部折翼15,15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总表面积中的2-10%。上述粘合力是通过以下方法定义的,即将粘合剂,以厚度50μm涂敷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使其粘合在不锈钢板(SUS304)上,用2kg的橡胶辊,往返压接1次,在25℃、65℃RH的条件下,用Tensilon拉伸试验机,以300mm/分钟的速度,剥离薄膜的一端时的180°剥离强度。上述剥离部20的剥离处理,可以通过在里面片11表面上涂敷或吹涂剥离处理剂或相当粘合剥离胶带。作为上述剥离处理剂或上述剥离胶带的剥离剂成分,优选的是硅树脂系、氟树脂系、十八烷基异氰酸酯系等。接着,对于分别包装上述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时的状态,加以说明。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如图2所示,翼片14,14分别在与卫生巾主体13的交界部上,以里面片11为内侧折叠,翼片粘合部19,19粘合在剥离部20上。另外,后部折翼15,15也分别在与卫生巾主体13的交界部,以里面片11为内侧折叠,与卫生巾主体13的后方部13c的里面片11相接。进而,将折叠了翼片14,14及后部折翼15,15的卫生巾主体13,如图3所示,在前方部13a和中央部13b的交界部、中央部13b和后方部13c的交界部上折叠、将前方部13a及后方部13c,以该顺序,叠在中央部13b的表面片10侧,折成3折状态。于是,本实施例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在这样折叠状态下,分别包装成内侧面经过剥离处理的袋状包装物9中,将后方粘合部18可剥离地粘合在包装物9的内侧面上。如上所述,分别包装的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若从包装物9中取出,展开时,会露出整个粘合部(后方粘合部18,18及翼片粘合部19,19)。在穿着时,前方结合部16及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与衣服之类结合,且后方粘合部18,18与衣服之类粘合,使翼片14,14,在与卫生巾主体13的交界部处折曲,将翼片粘合部19,19从外侧与衣服之类结合。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在前方部13a、后方部13c、翼片14,14及后部折翼15,15上,形成结合部或粘合部中的任何一种,所以可很好地避免错位及折皱。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在后部折翼15,15上形成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所以可特别有效地避免错位及折皱。机械搭扣的凸部件,由于对于横向具有阻力,所以特别是对于生理用卫生巾类的长方体吸收性物品,若在其前方部或后方部具有结合部,可特别有效地防止错位及折皱。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结合部(前方结合部16及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可直接与衣服之类结合,可不限于衣服之类种类,进行穿着。另外,对于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在分别包装时,由于在表面片10的对置部分(本实施方案中的前方部13a上)不形成粘合部,所以不用剥离,就可以保护整个粘合部(后方粘合部18及翼片粘合部19,19)。因此,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在使用时,不需要剥离、废弃,可不费事地穿着、使用。进而,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在相互分开的一对后部折翼15,15上,不是粘合部,而是分别形成结合部(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所以在后部折翼15,15上形成粘合部,与分别附着剥离纸时,可极省事地穿着、使用。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1,由于在一对翼片14,14上形成的不是结合部而是分别的粘合部(翼片粘合部19,19),可最小限度地抑制裤裆下松弛,得到良好的穿着感。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案。对于本实施方案中,与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案相同部件,用相同符号表示,省略说明。图4是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对于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2,如图4所示,除了不形成前方结合部之外,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在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2中,也可不用剥离纸,而保护整个粘合部(后方粘合部18及翼片粘合部19,19),使用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2时,可不需要剥离、废弃剥离纸,而不费事地穿着、使用。进而,由于整个结合部(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可直接与衣服之类结合,所以不限于衣服之类的种类而能够穿着。另外,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2,由于分别在一对后部折翼15,15上形成结合部(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所以可很好地避免在这些后部折翼15,15上的错位。进而,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2,由于在相互离开的一对后部折翼15,15上,分别形成不是粘合部而是形成结合部(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所以与形成粘合部位部分别附着剥离纸时相比,可极其省事地穿着、使用。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案。另外,对于本实施方案中,与图1-图3所示的第2实施方案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符号表示,省略说明。图5是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案的平面图。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3,如图5所示,不形成后方粘合部,取而代之,形成作为结合部的后方结合部38。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相同。该后方结合部38是通过固定上述第1实施方案的前方结合部16及与上述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相同的机械搭扣的凸部件而形成的,它占卫生巾主体13、翼片14,14,及后部折翼15,15的不与皮肤接触面的总表面积的10-20%。在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3中,也可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作用和效果。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案。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与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符号表示,省略说明。图6是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案的平面图。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4,如图6所示,不形成前方结合部、后方粘合部及剥离部中的任何一种。而在卫生巾主体13的里面片11的表面上形成从前方部13a的中央,经过中央部13b,到后方部13c的中央的结合部的主体结合部46。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此主体结合部46是通过固定上述第1实施方案的前方结合部16及与上述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相同的机械搭扣的凸部件而形成的,它占卫生巾主体13、翼片14,14及后部折翼15,15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总表面积的20-30%。在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4中,是将翼片粘合部19,可剥离地粘合在主体结合部46上,在该状态下,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相同地,分别包装成3折状态。在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4中,主体结合部46具有剥离部的功能,它可剥离地粘合翼片粘合部19,19。这是由于翼片粘合部19,19和机械搭扣的凸部件的粘合面积小的缘故。因此,使用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4,也可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作用的效果。特别是,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4,由于在大致整个吸收性物品4上,形成结合部(主体结合部46、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或粘合部(翼片粘合部19,19),所以可在大致整个吸收性物品4上很好地避免错位和折皱。接着,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5实施方案。另外,本实施方案中,对于与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符号表示,省略说明。图7是从里面片一侧,观察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5实施方案的平面图。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5,如图7所示,不具有翼片及后部折翼,不形成后部折翼结合部及翼片粘合部。另外,也不形成剥离部20,在卫生巾主体13的中央部13b上,沿着长方向,形成作为粘合部的2个中央粘合部50,50,沿着长方向,也形成2个后方粘合部58,58。除此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上述中央粘合部50,50及后方粘合部58,58,是通过使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粘合剂,用与该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方法形成的,通过与上述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方法测定的粘合力,任何一个,最好的是50-300g/25mm、更好的是100-200g/25mm。将这些中央粘合部50,50和后方粘合部58,58加起来,占卫生巾主体13的不与皮肤接触面侧的表面积的10-30%。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5,在不具有翼片及后部折翼的任何一种的生理卫生巾中,使用时,不需要剥离、废弃剥离纸,可不太麻烦地穿着、使用。进而,由于所有的结合部(前方结合部16)都可直接与衣服之类结合,所以可不限于衣服之类的种类而能够穿着。另外,在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全面上,形成结合部(前方结合部16)或粘合部(中央粘合部50,50及后方粘合部58,58)中的任何一种,对于整个吸收性物品5,可很好地避免错位及折皱。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吸收性物品5,由于在前方部13a上,形成结合部,对于横向的力具有阻力,所以可特别有效地避免错位和折皱。作为评价本发明,对于上述第1实施方案-第5实施方案相应的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可用以下所示的方法,测定错位阻力、错位稳定性及操作性,其结果如表1所示。错位阻力作为预处理,使用展平的,在30-31℃下静置2小时以上的试样,在30-31℃下进行下述测定。将棉布片80mm×200mm(但,可按照试样的大小变化尺寸)贴合在玻璃板上,在该棉布片上,重叠上预处理完毕的试样,在有翼片时,卷曲翼片,以包入棉布片,放平,用拉伸用夹子夹住试样的后方端部。接着,将750g的粘着用重锤,放置在试样的大致中央部停留1分钟。接着,取下粘着用重锤,取而代之,在试样上,放置拉伸用重锤225g,在该状态下,将使230g的拉伸荷重下垂的绳与拉伸用夹子连接,通过拉伸荷重的力,将试样沿水平方向拉伸。在拉伸开始后的1分钟内,试样与棉布片不错位时,每一次增加20g拉伸荷重,在1分钟内错位时的拉伸荷重的质量作为错位阻力。错位稳定性对于50个人,进行实际应用试验,用以下4个阶段评定错位稳定性的程度。◎未感到错位。○几乎未感到错位。△感到错位。×感到大的错位。操作性对于50个人,进行实际应用试验,用以下4个阶段,评定操作性的程度。◎非常好。○良好。△稍差。×差。作为比较例,采用以下各方案比较例1是具有翼片及后折翼的生理用卫生巾,在卫生巾主体上,形成从前方部,经过中央部,到后方部的结合部且在翼片及后部折翼上,分别形成一对结合部。比较例2是具有翼片及后折翼的生理用卫生巾,在卫生巾主体的中央部形成剥离部,在卫生巾主体的后方部及翼片上形成粘合部。比较例3是具有翼片和后部折翼的生理用卫生巾,在卫生巾主体上,形成从前方部,经过中央部,到后方部的粘合部,且在翼片上也形成一对粘合部。比较例4是不具有翼片及后折翼中的任何一种的生理用卫生巾,从中央部到后方部,形成2个粘合部。〖表1〗</tables>另外,在生理用卫生中,错位阻力,优选的是600g以上、更优选的是800g以上、最优选的是1000g以上。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案限制,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在如第1实施方案的前方结合部16及后部折翼结合部17,17那样,形成多种类的结合部时,作为使用的机械搭扣的凸部件,也可使用钩状的和蘑菇状等不同状态的和不同结合力的凸部件。可将粘合部及结合部配置在各种位置上,但在分别包装的状态中,最好在与其他部分的表面片10相接的部分和,后部折翼15,15上,形成非粘合部的结合部时,从制造简单和使用上看是有利的。另外,在翼片14,14上不形成结合部,而形成粘合部,从穿着感上看是理想的。翼片14,14的制造,不限于将表面片10和里面片11,从卫生巾主体13的中央部13b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横向外方拉伸而形成,也可是只是里面片11拉伸形成的,和在拉伸的里面片11上,再贴合其他的片而制成。本发明适用的吸收性物品,不只限于在分别包装时是3折形态,例如也可以是2折和辊状的,但3折的,可得到优良效果。本发明,除了生理用卫生巾之外,也可适用失禁垫、织物垫等,但特别是生理用卫生巾时,可得到优良效果。另外,对于各部件的具体形状、尺寸等,当然也可适当变更。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性物品,是至少具有保持液体的吸湿层及不透过液体的防漏层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在该吸收性物品与衣服之类接触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粘合部及具有机械搭扣的凸部件的结合部。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在吸收性物品主体的前方部形成上述结合部,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主体的中央部及后方部形成上述粘合部。3.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从吸收性物品主体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横向外方延伸的一对翼片及位于该翼片后方的一对后部折翼,在上述一对翼片与衣服之类接触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分别形成上述粘合部,在上述一对后部折翼与衣服之类接触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分别形成上述结合部。4.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主体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的中央部上,形成剥离部它可剥离地粘合上述一对翼片上的上述粘合部,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主体的前方部及后方部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上述粘合部和/或上述结合部。5.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主体的前方部及中央部以及后方部的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上述结合部。全文摘要本发明是至少具有保持液体的吸湿层12及不透液体的防漏层11的吸收性物品,在该吸收性物品1的、与衣服之类接触而不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粘合部18,19,19及具有机械搭扣的凸部件的结合部16,17,17。文档编号A61F13/476GK1160531SQ97100889公开日1997年10月1日申请日期1997年3月17日优先权日1996年3月22日发明者滝田浩美,木贺田哲行,村井淳,中西稔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