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43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接触电极施加电流导致睡眠的装置。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及伴随的其他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为了治疗上述疾病,先后出现不少治疗方法及治疗装置,例如“凉枕”、“催眠枕”、“乐曲催眠钟”等。CN1091984A公开一种时变磁场促睡装置,它是靠外磁场作用于失眠症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以促进其入睡并根治其失眠症的装置,主要由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磁场发生线圈组成。模拟电波发生电路按设计的程序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该模拟电波经功率放大后送入磁场发生线圈,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并以非接触的方式耦合入患者脑内,诱导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与时变磁场同步谐振,从而促进患者入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电极将乐曲仿生低频电流输入经穴位经络感传接触性的催眠装置。
本发明设有一个产生仿生低频脉冲信号的装置;设有接触性电极,接触性电极的一端接仿生低频脉冲信号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设有一个乐曲发生器。
仿生低频脉冲信号装置由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升压电路和输出幅度调节电路组成。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的低频脉冲信号输出端接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入端,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接输出幅度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输出幅度调节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接触性电极。
乐曲发生器由乐曲产生电路,音量调节电路和扬声器组成,乐曲产生电路的输出端接音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音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扬声器。
脑电图及有关资料显示,1~25Hz/S的低频电流对大脑中枢神经能产生抑制作用,安静闭目时脑电图出现频率为8~13Hz/S的α波,困倦时出现频率为4~7Hz/S的θ波,睡眠时出现频率为0.5~3Hz/S的δ波。频率0.5~13Hz/S属慢波,14~25Hz/S属快波,睡眠两个时相,慢波睡眠→快波睡眠→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循环进行,慢波时限长,快波时限短,故以慢波为主诱导睡眠。本发明科学和巧妙地将上述低频电流通过经络感传和皮层诱发电位机制从促进镇静、催眠的头部相关穴位或其他感觉系统接触性地传入大脑中枢神经,使之加强中枢神经内抑制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诱导和促进生理性睡眠。另外,重复单调刺激的某种乐曲或节拍器,仿自然风雨声等均能引起条件反射及泛化抑制(尤如乘车时汽车转动的车轮使人易打嗑睡一样),具有聚精会神,避除杂念对催眠起协同和促进作用。因此,本发明的使用具有健脑、安神、镇静和催眠的功效,而且通过接触性电极,其作用切实可靠,疗效好。实践证明,中枢神经内抑制与睡眠是同一神经活动过程,失眠是大脑中枢神经平衡失调的一种临床表现。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及伴随的其他临床症状,由于是仿生低频电流诱导使之达到生理性睡眠,因此对人体无损害,更无如安眠药那样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产生仿生低频脉冲信号的装置由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1)、脉冲调制电路(2)、升压电路(3)、输出幅度调节电路(4)组成,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1)的低频脉冲输出端接脉宽调制电路(2)的输入端,脉宽调制电路(2)的输出端接升压电路(3)的输入端,升压电路(3)的输出端接输出幅度调节电路(4)的输入端,输出幅度调节电路(4)的低频脉冲信号输出端接于电极(G)。乐曲发生器由乐曲产生电路(6)、音量调节电路(7)和扬声器(8)组成,乐曲产生电路(6)的输出端接音量调节电路(7)的输入端,音量调节电路(7)的输出端接扬声器(8)。产生仿生低频脉冲信号的装置与乐曲发生器由电源(9)供电。
如图2所示,集成电路由IC2、R1~R3、C1、C2等组成RC脉冲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由可调电阻R3调节。低频脉冲信号由IC1的第3脚经C3耦合到脉宽调制电路,脉宽调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2、C3~C5、R4、R5组成,实际上R4、C3组成微分电路,将脉冲信号变为窄脉冲送至IC2的第2脚,以避免上跳沿形成的误触发。IC2的第3脚输出脉宽一定的脉冲信号送入由三极管Q1、Q2和升压变压器B等组成的升压电路,在变压器B的次级接有电位器W1,2,以调节输出的幅度升压电路的输出接入电极G。乐曲发生器由乐曲产生电路(集成电路IC3)、音量调节电路(三极管Q3、R7)和扬声器S组成,其音量由R7调节。电源可由干电池或/和交流整流电源提供上述电路的主要参数可为输出频率f=0.5~25Hz,输出脉冲宽度ι≤10ms,输出脉冲幅度VPP≤55V。
频率、幅度可调的低频脉冲信号和音量可调的乐曲信号同时作用于人体,能有效地抑制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从而引导患者进入生理性睡眠。
权利要求
1.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产生仿生低频脉冲信号的装置;设有接触性电极,接触性电极的一端接仿生低频脉冲信号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设有一个乐曲发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其特征在于仿生低频脉冲信号装置由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升压电路和输出幅度调节电路组成,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的低频脉冲信号输出端接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入端,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接输出幅度调节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接触性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可调脉冲振荡电路由RC脉冲振荡电路组成,频率可调电阻R3接于集成电路IC1(NE555)的第6脚,电容C1、C2接于IC1第1与6脚之间,低频脉冲信号输出端为IC1的第3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脉宽调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2(NE555)、C3~C5、R4、R5组成,R4、C3组成微分电路,微分电路窄脉冲信号输出端接IC2的第2脚,低频脉冲信号的输出端由IC2的第3脚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其特征在于升压电路由三极管Q1、Q2和升压变压器B组残,升变压器B的次级接可调节幅度的电位器W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乐曲发生器由乐曲产生电路、音量调节电路和扬声器组成。
全文摘要
乐曲仿生低频电子睡眠仪,涉及通过接触电极施加电流导致睡眠的装置。设有一个产生仿生低频脉冲信号的装置、接触性电极和乐曲发生器,接触性电极接仿生低频脉冲信号装置。利用低频脉冲信号通过经络感传和皮层诱发电位机制从促进镇静、催眠的头部相关穴位或其他感觉系统接触性地传入大脑中枢神经,使之加强中枢神经内抑制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诱导和促进生理性睡眠;另外,重复单调刺激的乐曲能引起条件反射泛化抑制。
文档编号A61N1/32GK1187372SQ9710111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9日
发明者曾友三, 曾繁建, 叶美端 申请人:福建省漳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