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转阴散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9702阅读:18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乙肝转阴散及其制备方法
乙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流行较广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肿大伴压痛,肝功能损害等表现,如不及时医治将转变为慢活性或迁延性乙肝,一旦演变为肝硬化,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治疗过程长,预后效果差。
西医对本病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大都使用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巩固率低,副作用大,治疗费高,因而人们偏爱以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乙型肝炎为湿热之邪缠绵,日久正气损,由实致虚,形成肝郁脾虚,脉络瘀阻等虚实夹杂的病理表现,其治疗可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多种方法。
近年来中医学界对乙肝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治疗方法取得了可喜进展,涌现出一些乙肝治疗专家,研制出了许多医治乙肝的方剂和中成药,如针剂、喷剂、保健袋及多种中成药,有些已申请了专利如公开号CN 1111142“乙肝王散剂”即为一种类似505元气袋的袋芯用药,据称有较好疗效,但其疗程长,见效慢,不适于重症患者,还有公开号CN 1113772的“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生晒参等22味中药材制成,制作时是将其中一部分药材煎煮、过沪、浓缩,再用乙醇浸取,并减压浓缩后制成清膏,其余药材粉碎为粉末后与清膏混合制成丸粒成药,这种制作方法,必然损失一些药味的有效成分,而且手续繁杂,增加成本。还有公开号为CN 1110588A的“乙肝散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龙胆草、人参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的中药材配伍,把其中一部分药材煎煮、过沪后浓缩为浸膏,然后加入其余药材和辅料制成散剂,据介绍虽有较好的乙肝转阴效果,但未见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选择一些较好的疏肝开郁,益气固表、滋阴解热的中草药,使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成价格低兼转阴率较好的中成药。
本发明是以如下配伍方剂和制备方法实现的,其配伍药材和重量份数为柴 胡45-55 附 子15-20 肉 桂12-18 桂 枝16-20女贞子18-22 生黄芪25-32 生山药16-20 白 芍25-35丹 参25-35 板兰根30-35 虎 杖25-35 甘 草8-10其制备方法为选取纯净干燥的上述12味药材,按各自重量份数配伍混合,粉碎并全部通过60目筛孔,将药物放入扁平容器,用酒精润湿后加盖闷放,并上蒸锅汽蒸,冷后取出药物在阳光下晒干,再充分碾细,过100目筛孔,制成散剂。
根据患者需要,制成的散剂可分装入小袋、胶囊,或加辅剂制成颗粒或片剂。
本发明所有药材均为普通中药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保持各药材固有成份。并以温阳为主,辅以益气、护阴、凉血、解毒,具有疏肝开郁,益气固表,滋阴解热的功能,而且服用方便,药效持久,无任何毒副作用,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具有显著疗效,经西西安光明医院,陕西省康复中心医院,西安古城医院,湖北襄樊市第五人民医院等九家医院429位病员临床应用,HBsAg阴转率达39.9%,HBeAg阴转率68.6%,抗HBC-IgM阴转率为80.2%,使用本发明一月后的肝功能恢复率为92.5%,用药后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48.6%。
实施例所用药材均需纯净干燥,分别秤取下述12味药材进行配伍柴 胡55g 附 子180g 肉 桂150g 桂 枝170g女贞子200g 生黄芪300g 生山药180g 白 芍300g丹 参300g 板兰根350g 虎 杖250g 甘 草90g。
将上述药材充分混合后进行粉碎,过60目铜筛,放入扁平铜容器内,以酒精润湿加盖后闷放一天,然后上笼汽蒸1小时,冷却后取下容器,倒出药物,在阳光下晒干后碾细,过100目铜筛制成散剂,可直接装入小袋或胶囊,亦可加辅料制成颗粒或片剂。本发明采用酒润、汽蒸、日晒等制作工艺,其目的在于灭菌、活化和熟化,以增强药物补肝肾,滋阴血的力度。
本乙肝转阴散,口服1次为6克,日服2-3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乙肝转阴散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配伍药材和重量份数为柴 胡45-55 附 子15-20 由 桂12-18 桂 枝16-20女贞子18-22 生黄芪25-32 生山药16-20 白 芍25-35丹 参25-35 板兰根30-35 虎 杖25-35 甘 草8-10
2.所述乙肝转阴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上述12味中药材,按各自重量份数配伍混合,粉碎,并全部通过60目筛孔,将药物放入扁平容器,用酒精润湿后加盖闷放,并上汽蒸锅汽,冷后取出药物在阳光下晒干,再充分碾细,过100目筛孔,制成散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乙肝转阴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肝转阴散的散剂,可分装入小袋,胶囊,或加辅剂制成颗粒或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乙肝转阴散中成药,它是由柴胡、附子、肉桂、桂枝、女贞子、生黄芪、生山药、白芍、丹参、板蓝根、虎杖、甘草等中药配伍,经粉碎、过筛、酒精浸润、汽蒸、晒干、再碾细过筛等工艺制成,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有显著疗效,临床表明HBsAg阴转率为39.9%,HBeAg阴转率为68.6%,抗HBcIgM阴转率为80.2%,治愈率达48.6%,有效率达96%以上,而且制作简易,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14GK1192918SQ97108440
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2日
发明者戴福华 申请人:戴福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