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23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属医疗器械。
目前医疗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都是手工操作,完全靠护士或操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巧来完成。对于初学者,非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血管较细(新生儿血管)易滑动的血管、弹性不良的又长期多次静脉穿刺的血管,就不易一次性成功,因而增加病人痛苦,甚至血管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具有熟练操作技巧即能一次穿刺成功的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支架板(1)构成,在支架板(1)中央制有一静脉固定槽孔(2),在支架板(1)一端与静脉固定槽孔(2)中心相对应位置制有一静脉穿刺针引导凹槽(3)和一静脉穿刺针入孔(4),在引导凹槽(3)与穿刺针入孔(4)之间一侧有一退针孔(5)。在静脉固定槽孔(2)一端边缘底部有一尖利凸(6),槽孔(2)两侧边缘为30°角的斜面(7),便于固定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初学者或非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不需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即能一次穿刺成功,且对于血管细小,易滑动的硬化静脉弹性不良的,长期多次静脉穿刺的,肥胖者的血管使用本引导器均能一次穿刺成功。在穿刺过程中,因可快速进针而减轻疼痛及疼痛时间,同时减去了系止血带等程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A-A剖面图图3为
图1中B-B剖面图图4为
图1中C-C剖面图图5为
图1中D-D剖面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引导器中,支架板(1)为一块长35毫米、宽30毫米、厚0.1毫米的透明硬质塑料板,在支架板(1)中央制有一长20毫米、宽4毫米的长形静脉固定槽孔(2),槽孔(2)一端底部制有一0.1毫米尖利凸(6),为静脉压迫突,槽孔(2)的左、右两侧为30°角的斜面(7),在支架板(1)一端与静脉固定槽孔(2)中心相对应位置制有圆弧形静脉穿刺引导凹槽(3)和一静脉穿刺入孔(4),在引导凹槽(3)与穿刺入孔(4)之间一侧有一退针孔(5)。
使用方法如下选择合适静脉,肢体下垫塑料小枕,常规消毒皮肤,左手将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支架板(1)置于皮肤上,长形静脉固定槽孔(2)对准静脉,左右轻移动,使静脉处于充盈隆起,固定状态,依血管的大小量,施压力的轻重,嘱病人轻握拳,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穿刺引导器平行,通过引导凹槽(3)和静脉穿刺入孔(4),快速推入静脉,嘱病人松拳,穿刺引导器支架板(1)从退针孔(5)处退出穿刺针,固定针栓,支架板(1)可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后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其特征在于由支架板(1)构成,在支架板(1)中央制有一静脉固定槽孔(2),在支架板(1)一端与静脉固定槽孔(2)中心相对应位置制有一静脉穿刺针引导凹槽(3)和一静脉穿刺针入孔(4),在引导凹槽(3)与穿刺针入孔(4)之间一侧有一退针孔(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在静脉固定槽孔(2)一端边缘底部有一尖利凸(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槽孔(2)两侧边缘为30°角的斜面(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针见血浅表静脉穿刺引导器,它由支架板构成,在支架板中央制有一静脉固定槽孔,在支架板一端与静脉固定槽孔中心相对应位置制有一静脉穿刺针引导凹槽和一静脉穿刺针入孔,在引导凹槽与穿刺针入孔之间一侧有一退针孔,在静脉固定槽孔一端边缘底部有一尖利凸,槽孔两侧边缘为30°角的斜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初学者或非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不需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即能一次穿刺成功。
文档编号A61M5/00GK2309839SQ97215110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8日
发明者钟炳安 申请人:钟炳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