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12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学技术领域,是一种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
由于内窥镜不能用高温高压消毒,所以它的消毒问题一直是个难题,目前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四桶清洗消毒法这是传统而简单的方法,但其桶深有限,会造成长镜身在桶内不能完全被浸泡,消毒不彻底。二、卧式清洗消毒槽,它消毒较彻底,但占地面积大,需工作人员手持操作部,同时消毒液易污染和挥发。三、超声雾化消毒机。它可自动洗消和吹干,但造价高,易坏,本身清洗困难。四、NCC系统消毒机,它功能全,但造价也很高。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消毒器,操作方便、造价低的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由圆柱形液筒借助卡箍(12)和支撑杆(7)垂直固定在有滑轮的底座(5)上。其特征在于底部装有可控排水管(3)的圆柱状液筒(1)借助于筒座(4)竖直地放置在底座(5)上,杆状的支撑杆(7)借助于螺母(8)竖直地固定在底座(5)上,且液筒(1)与支撑杆(7)两者之间借助可上下移动的卡箍(12)连接并固定。由于底座(5)较重而使这种固定方式比较稳定,同时,支撑杆(7)又是一个空心套杆,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9)自上而下插入套杆内,并用固定螺钉(10)定位,升降杆(9)的顶部装有夹子(11)。使用时只要将消毒液注满液筒(1),将内窥镜的操作部夹持在夹子(11)上,其需消毒清洗的部分就可以在液筒(1)内方便地进行。如果需要更稳固地支持液筒(1),可以在底座(5)固定上1-4根支撑杆(7)。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取得以下效果1.液筒细而高,内窥镜可舒展地浸入筒内,消毒彻底;2.支撑杆上部有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内窥镜的操作部可夹持在夹子上并任意调节高度,保证内窥镜不受弯曲和碰撞。
3.结构简单、造价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有附图可见,液筒(1)是一个开口朝上的,竖直放置的圆柱状容器,其作用是盛装消毒液。它的上部设了一个筒盖(2),目的是在停止使用时保护液筒(1)内不受污染和防止消毒液挥发,它的下部底部有一个排水管(3),作用是方便放出筒内的液体。实际产品生产时,此排水管(3)上应该接阀门或用胶管接出再在胶管上设一个夹子,以控制是否放出筒内的液体。由于有了这一个排水管(3),使液筒(1)的底部无法座落在底座(5)的平面上,所以又在液筒(1)的下部加设了一个筒座(4)来支持液筒(1)的重量。液筒(1)设计的高度根据所消毒的内窥镜的长度加长设计,使内窥镜能舒展地彻底地浸泡在筒内的消毒液内。由于液筒(1)高而细,它竖直地放在底座(5)上不太稳定,所以在它的旁边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是一个细长的空心金属杆,其下部借助于螺母(8)固定在底座(5)上,液筒(1)与支撑杆(7)之间用卡箍(12)将它们互相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保持液筒(1)的稳定。对于高而粗的液筒(1),可设1-4根支撑杆(7)。底座(5)用金属板制成,质量较重,以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固性,它承受着设备及工作液体的全部重量。为了方便移动,在底座(5)的下部可装上轮子(6),对于固定不动的,则可不装轮子(6)。由于内窥镜都比较长,为了操作方便,在支撑杆(7)的上部插入一根升降杆(9),升降杆(9)是一根细长的金属杆,它下部可插入支撑杆(7)的内孔内,高度随插入的深度而进行调节,高度确定后,用固定螺钉(10)将升降杆(9)固定定位在支撑杆(7)上。升降杆(9)的顶部装有一个夹子(11)、这个夹子(11)的作用是夹持内窥镜的操作部分。这些操作部分是内窥镜上不常消毒的部分。
在实际使用时,先将消毒液注入液筒(1)内,再将用清水冲洗后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分夹持在夹子(11)上,调整升降杆(9)的高度,使内窥镜上需消毒的部位完全浸泡在液筒(1)的消毒液内,消毒完成后再调整升降杆(9),取出内窥镜去清洗。失效的消毒液可从液筒(1)下部的排水管(3)放出。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由圆柱状液筒(1)借助卡箍(12)和支撑杆(7)垂直固定在滑轮底座(5)上,其特征是底部安有可控排水管(3)的圆柱状液筒(1)借助筒座(4)直立在底座(5)上,且液筒(1)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卡箍(12)固定在空心支撑杆(7)旁,并在支撑杆(7)上部插入一根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器,其特征是将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在底座(5)上,其上插入的升降杆(9)由固定螺钉(10)定位,而升降杆(9)顶端固定有一夹子(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杆(7)的数量为1~4根。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内窥镜立式消毒器,由圆柱状液筒(1)借助卡箍(12)和支撑杆(7)垂直固定在滑轮底座(5)上,其特征是:底部安有可控排水管(3)的圆柱状液筒(1)借助筒座(4)直立在底座(5)上,且液筒(1)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卡箍(12)固定在空心支撑杆(7)旁,并在支撑杆(7)上部插入一根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9)。本消毒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
文档编号A61L2/18GK2368513SQ9723173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6日
发明者胡传松, 屈文安, 吴成富, 罗向荣, 胡晓萍 申请人:胡传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