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41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外线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的器具。特别适宜于医院和其它场所的室内空气消毒。
紫外线杀菌是目前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式紫外线杀菌器具是采用30瓦直管型紫外线灯管装在手推车上推行移动的紫外线杀菌车,由于30瓦直管长度近1米,灯杆长度长,自重较大,手推车也相应有一定的自重、整个杀菌车就比较笨重。不利于上下楼梯紫外线灯管在使用时为了减少照射死角,不能象普通灯具一样采用灯罩保护灯管。目前使用的紫外线杀菌车,在不使用时,将灯杆象折刀一样折向推车立柱,再用两扇灯罩状的门关闭保护起来,在使用时比较麻烦,门与灯杆容易碰撞,造成灯管破损。
近年来各种新型的紫外线灯管已经研制成功,体积较30瓦直管有明显缩小,紫外线辐照强度有较大的提高,设计一种新颖的便携式紫外线灯具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新型的紫外灯管,提出一种移动灵活的便携式紫外线落地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在安装灯管的灯座杆和底盘之间,设置灯盒和灯盒盖,灯座杆上设置至少一个紫外线灯管座,灯座杆下端插入灯盒的上部并与之绞接,灯盒的下端插入灯盒盖的上部并与之绞接,在上述的二绞接处设有定位装置,灯盒盖与底座固定连接。
上述的定位装置是在绞接螺杆轴上设有定位片和收紧止动手柄,定位片上设有滚珠,在灯座杆和灯盒相对定位片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滚珠相配合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多节折叠结构,灯座杆可以折入灯盒内,灯盒再次折叠后,灯盒盖关闭灯盒,使灯管得到良好的保护。折叠后的消毒灯高度为0.6米左右,使用时高度可达到1.7米左右,自重约5公斤,可以方便地携带,灵活地移动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灯座杆1.灯座杆上设置至少一个灯管座3.一般安装两个灯管座,灯管座上装有紫外线灯。本实施例采用目前较新颖的H型紫外线灯管,在灯座杆1的下部设有电器盒4.灯座杆的下方设有灯盒7.灯座杆下端插入灯盒的上部并与之绞接,在灯盒7的下方设有灯盒盖8.灯盒7的下端插入灯盒盖8的上部并与之绞接。灯盒盖8与底座9固定连接,在底盘的底面上设有橡胶脚10在灯杆座1与灯盒7的绞接处以及灯盒7与灯盒盖8的绞接处设置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很简单,在绞接螺杆轴上设有定位片5和收紧止动手柄6.定位片上设有滚珠,在灯座杆1和灯盒7相对定位片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滚珠相配合的定位孔,滚珠在定位片上的外露部分可以嵌入定位孔。
使用时,把灯盒从灯盒盖中取出,灯座杆从灯盒中取出,使定位片上的滚珠嵌入相应定位孔中,旋动收紧止动手柄使绞接处相对紧定即可通电使用。
图2所示是折叠后的紫外线落地灯示图,经折叠后体积小,灯管保护良好,可随身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紫外线落地灯,具有按装灯管的灯座杆(1)底盘(9),在灯座杆和底盘之间设置灯盒(7)和灯盒盖(8),在灯座杆上设置至少一个紫外线灯管座(3),灯座杆(1)下端插入灯盒(7)的上部并与之绞接,灯盒(7)的下端插入灯盒盖(8)的上部并与之绞接,在上述的二绞接处设有定位装置,灯盒盖(8)下端与底盘(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线落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是在绞接螺杆轴上设有定位片(5)和收紧止动手柄(6),定位片(5)上设有滚珠,在灯座杆(1)和灯盒(7)相对定位片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滚珠相配合的定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杀菌用的紫外线落地灯,具有灯座杆和底盘,在灯座杆和底盘之间设置灯盒和灯盒盖,灯座杆上设置至少一个紫外线灯管座,灯座杆下端插入灯盒的上部并与之绞接,灯盒的下端插入灯盒盖的上部并与绞接,在上述的二绞接处设有定位装置,灯盒盖与底盘固定连接,在使用时灯具高度可达1.7米左右,折叠后,灯管封闭在灯盒内,高度降为0.6米左右;本实用新型折叠后可以方便携带,具有使用方便、轻巧灵活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L9/18GK2317388SQ97235929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5日
发明者姚宪成, 徐亚中 申请人:姚宪成, 徐亚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