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椎间盘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41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式椎间盘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制作,尤其涉及经皮椎间盘切割器的结构的改进。
现有的经皮腰椎间盘自动切割器是1985年由美国奥尼克(Onik Getol.Clin orthop,1989,23871-76.临床矫形骨科杂志)发明的,自此之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并且已经在国内和国外广泛开展,其专用器械的关键部件是两根套管(可以分别看作内刀管和外刀管)滑动配合组成的切割装置,外刀管在端部开有侧孔,内刀管在外刀管内抽动,从而切割从侧孔伸进刀口的髓核组织,两刀管还分别接有进水口和负压出水口,两管之间有间隙容留负压循环水流,集切割、水流冲洗和负压吸引于一体,将切割的组织自动排出,此后,又有多种改良型的器械问世,但基本结构相似。但是,上述类型的经皮腰椎间盘切割器存在一个在手术中容易发生管腔堵塞的通病,这是因为内外刀管之间必须容留水流的通道,所以内外刀管不能紧密咬合切割髓核组织,而且切割下来的组织也只能单纯依靠负压吸引下的水流冲刷出来。因此若切割下来的组织较大较韧时,往往容易堵塞在内外刀管之间,此时,必须拆下切割器才能排除堵塞物。这样做,不仅影响了手术的进程,而且也增加了感染机会。若试图增加切割器的管径用以改善抽吸通畅的话,必然增加患者的组织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作一种对组织损伤小而且切割抽吸效率高,能从根本上消除堵管现象的切割器,而且操作方便,成本和制作均有优势,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在说明书中还有列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两根套管即内外刀管配合组成的切割装置,外刀管在端部开有侧孔,内刀管在外刀管内运动,从而切割从侧孔伸进刀口的组织,两刀管还分别接有进水口和负压吸口,其特征是在内刀管上设有螺纹槽,内刀管外径和外刀管内径滑动配合。其中,内刀管接进水通道,外刀管接负压出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由于两刀管可以密合,在内刀管的旋转之下,髓核组织能被充分切割,切割效率大大提高,而随着螺纹内刀管的旋转,以及负压水流的作用,被切割的组织在机械力和水流的带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很容易被抽吸出体外,这种特殊结构的医疗器械可以不依靠扩大管径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管腔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与其它结构的切割器相比,还有着其它特点,增加了切割抽吸量,在切割时对人体的创伤也最小,成本不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等。
以下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刀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刀管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刀管1的前端2封闭且制成钝园形,在端部开有侧孔3,并将侧孔磨光成外刀片,外刀管内与内刀管滑动配合,内刀管从外刀管的底座4插进外管,在底座上设有负压吸管口5,外刀管的外径有多种规格,最细的规格外刀管直径为2mm左右,可以选择合适的器械以确保对病人的创伤影响最小,底座内腔到外管腔成喇叭状6过渡。工作时内刀管套入外刀管内旋转工作。
在内刀管7的结构图中,螺纹状槽8延长至整个外管,直到喇叭口,螺纹槽有多种选择,主要保证槽的边缘与外管刀口有很好的相切作用,内刀管的截面如果以三角形或矩形制成的螺纹管亦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螺纹的宽度为1.5-5mm为好,而螺纹在一个圆周的长度为5-12mm为好,一般取8-10mm,图中螺纹内刀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者近似半圆形、月牙形等。截面的形状还有多种选择,只要保证有一条切割边即可,如可用在半圆形上只保留一个切角,这样在加工时可能更方便,如先在模具中成一螺纹槽,再加工一条边为切割边,内刀管的前端部为开口,用以供水,此口被设置于外刀管侧孔的远端,可增加对椎间盘的负压吸引力。内管与基座亦固接。
内刀管被电机直接带动旋转,也可以通过一连轴器或传动轴带动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椎间盘切割器,包括两根套管即内外刀管配合组成的切割装置,外刀管在端部开有侧孔,内刀管在外刀管内运动,从而切割从侧孔伸进刀口的组织,两刀管还分别接有进水口和负压吸口,其特征是在内刀管上设有螺纹槽,内刀管外径和外刀管内径滑动配合。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切割器,其特征是内刀管接进水通道,外刀管接负压出水通道。
3.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椎间盘切割器,其特征是内刀管的截面为半圆形的螺纹管。
4.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椎间盘切割器,其特征是内刀管的前端部为开口,用以供水,此口被设置于外刀管侧孔的远端。
5.由权利要求2、3所述的椎间盘切割器,其特征是内刀管螺纹槽的宽度为1.5-5mm,而螺纹在一个圆周的长度为5-12mm。
6.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椎间盘切割器,其特征是内刀管被电机或通过一连轴器或传动轴带动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椎间盘切割器,包括两根套管即内外刀管配合组成的切割装置,外刀管在端部开有侧孔,内刀管在外刀管内运动,从而切割从侧孔伸进刀口的组织,两刀管还分别接有进水口和负压吸口,在内刀管上设有螺纹槽,内刀管外径和外刀管内径滑动配合。用电机给内刀管提供旋转的动力。本装置对组织损伤小而且切割抽吸效率高,能从根本上消除堵管现象的切割器,而且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32GK2296698SQ97235949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6日
发明者滕皋军, 胡玉震 申请人:南京英特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