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甲烷监测警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51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肠内甲烷监测警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测定肠内甲烷的监测警报装置。
人体肠腔内的气体主要是大肠细菌发酵产生的H2、CH4、CO2以及自血流弥散入肠腔的气体,其中H2和CH4是可燃性气体,纤维结肠镜下对结肠息肉进行电凝电切手术时,可产生电火花。若手术病人肠内H2和CH4达到燃烧浓度,通电后即可在肠内燃烧甚至爆炸。目前为防止作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手术时发生意外,是靠反复注入新鲜空气、再抽出、再注气、再抽气的办法来减少可燃性气体,或者在肠内注入惰性气体。但无有效的手段来监测肠内可燃气体浓度,因此,对病人肠内到底有无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浓度多少并不知晓。所以,在作肠镜下息肉电切手术时,手术者只能凭运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定肠内CH4浓度的监测警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该装置主要包括一个一般矿井中测定甲烷的报警器,该报警器的进气孔设在气窗顶部,在该报警器的气窗上安装一根管子,该管子同与肠镜吸引管和吸引器相连通的水封瓶接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肠内可燃性气体甲烷被吸到水封器中,经连通管进入工作状态的甲烷报警器,达到报警阈值时,即可听到警报之蜂鸣,看到红色警示灯闪亮,读到CH4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可作肠内有无甲烷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用以判定是否达到燃烧阈值,为作肠内通电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此外,文献报道肠内甲烷是由甲烷细菌产生,甲烷与结肠癌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1990;152,中华消化杂志1991;5273)。以往因无简易可行的方法检测肠内甲烷,所以这方面研究较少,更谈不上普及。本实用新型简便有效,为进一步弄清甲烷与肠癌及其它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开辟了临床科研新领域。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一个一般矿井用袖珍甲烷报警器(1),报警器(1)的进气窗(2)的进气孔设在进气窗的顶部,在进气窗(2)上安装一根塑料软管(3),该软管与封水瓶(4)相接通,接管(8)接吸引器,肠镜吸引管(7)通过一个封水瓶(5)经接管(6)与封水瓶(4)相接。
权利要求1.一种肠内甲烷警报装置,包括一个矿井用甲烷警报器(1),其特征在于,报警器(1)的气窗(2)的进气孔位于气窗的顶部,在气窗上安装有接管(3),该接管(3)同与吸引器和肠镜吸引管(6)相连能的封水瓶(4)接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肠内甲烷监测警报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矿井用甲烷报警器(1)和安装在报警器(1)气窗(2)上的进气管子(3)及与吸引器和肠镜吸引管(6)相接通的封水瓶(4)组成。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肠内甲烷定性定量检测,防止纤维镜下进行肠内电凝电切手术发生燃烧和爆炸意外,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文档编号A61B1/31GK2301970SQ97238210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7日
发明者周波 申请人:周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